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順啟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順啟選自中國古代的一部著名兵書《六韜》卷二《武韜》。

《六韜》分別以文、武、龍、虎、豹、犬為標題,各為一卷,共六十一篇,近二萬字。《六韜》中的《虎韜》(日本作:「虎之卷」),在日本成為「成功之路必讀之書」的同義詞[1]

提示

本篇首先闡明了君主應該具備大、信、仁、恩、權、事而不疑六個方面的素質和能力,「此六者備,然後可以為天下政。」然後通過利與害、生與殺、徹與夯、安與危的比較、說明「天下者非一人之天下,惟有道者處之」。

原文

文王問太公曰:「何如而可為天下?」

太公曰:「大蓋天下,然後能容天下;信蓋天下,然後能約天下;仁蓋天下,然後能懷天下;恩蓋天下,然後能保天下;權蓋天下,然後能不失天下;事而不疑,則天運不能移,時變不能遷。此六者備,然後可以為天下政。

「故利天下者,天下啟之;害天下者,天下閉之;生天下者,天下德之;殺天下者,天下賊之;徹天下者,天下通之;窮天下者,天下仇之;安天下者,天下恃之;危天下者,天下災之,天下者非一人之天下,唯有道者處之。」

譯文

文王問太公道:「怎樣才能治理好天下呢?」

太公回答說:「器量蓋過天下,然後才能包容天下;誠信蓋過天下,然後才能約束天下;仁愛蓋過天下,然後才能懷柔天下;恩惠蓋過天下,然後才能保有天下;權勢蓋過天下,然後才能不失天下;遇事果斷毫不猶疑,就象天體運行那樣不能改變,象四時更替那樣不可變化一樣;這六個條件都具備了,然後就可以治理天下。所以為天下人謀利益的,天下人就歡迎他;使天下人受禍害的,天下人就反對他;使天下人遭到殺戮的,天下人就仇視他的殘暴;順應天下人意願的,天下人就歸附他;造成天下人貧困的,天下人就憎惡他;使天下人安居樂業的,天下人就把他當作依靠;給天下人帶來危難的,天下人就把他看成災星。天下不是一個人的天下,只有道德高尚的人,才能占有這個治理天下的君主位置。」

軍事思想

《六韜》的內容十分廣泛,涉及戰爭觀、軍隊建設、戰略戰術等有關軍事的許多方面,其中又以戰略和戰術的論述最為精彩,它的權謀家思想也很突出。

《六韜》的軍事思想比較複雜,差不多先秦各家的軍事思想在書中都有反映。書中最突出的是陰謀權術思想。《六韜》一開頭就說:"夫魚食其餌,乃牽於緡,人食其祿,乃服於君。故以餌取魚,魚可殺。以祿取人,人可竭。以家取國,國可拔。以國取天下,天下可畢。"(《文師》)這就是說,國君統治百姓,就要像漁人釣魚,以釣餌來誘使人們上鈎,聽從驅使。權謀可以表現在多方面:第一,"予之為取"。就是欲將取之,必先與之。《文師》說:"能與人共之者仁也。仁之所在,天下歸之……與人同憂同樂,同好同惡,義也。義之所在,天下赴之。"

司馬遷《史記·齊太公世家》稱:「後世之言兵及周之陰權。皆宗太公為本謀。」宋神宗元豐年間,《六韜》被列為《武經七書[2]之一,為武學必讀之書。《六韜》在16世紀傳入日本,18世紀傳入歐洲,現今已翻譯成英語、法語等多種文字。

視頻

順啟 相關視頻

六韜
六韜兵法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