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頂呱呱的絲瓜絡(康火南)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 頂呱呱的絲瓜絡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網

《頂呱呱的絲瓜絡》中國當代作家康火南的散文。

作品欣賞

頂呱呱的絲瓜絡

在我印象中,絲瓜絡是個寶!

我10歲那年,洗碗的菜瓜布(絲瓜絡的閩南方言)不能用了,媽媽要我去瓜棚摘一個老熟的絲瓜回來。我手揮鐮刀來到瓜棚下,在枯黃葉叢中找到一條表皮褐色斑駁的絲瓜,有碗口粗,近一米長。我毫不猶豫地割了下來,剝開乾癟的外皮,那聲音如同撕扯紙張的聲音,呲啦、呲啦……剝完後,裡面又露出一層淡黃色如薄紙的膜。乾枯成絲網狀的瓜瓤,摸起來好象海綿泡沫一樣。接下來,我再把尾部鑿破3孔,輕鬆地倒出隱藏在瓜瓤里黑亮的絲瓜籽,連同絲瓜絡交給母親。母親接過絲瓜絡截為兩段,拿最好的一段當洗碗布,不黏油又環保,還不傷手呢。而另一段也剪成幾小塊,做成竹筒的隔離網過濾泉水,以及做下水道口的瀝水網等。

在農村,絲瓜絡用作洗碗布很普遍。農家自種絲瓜吃不完的,不在意採摘,或是掛在藤葉茂密的地方,就像躲迷藏,躲過主人的眼睛,一直掛在瓜藤上,任憑風吹雨打,自然老去。春去秋來,由小變大,由綠變青,再變黃變褐,最後乾癟枯萎,看似廢物,實則不然。絲瓜與其他果蔬不同,算是「老來俏」。等瓜藤乾枯了,母親將瓜摘下來,用手輕輕一拍,表皮瞬間脫落,只剩下緊實的網狀纖維。再根據絲瓜大小,剪成十幾厘米見長的一段段,盛放在一個籃子裡,稱它為絲瓜絡,有的用不完拿到集市上去賣,更多是備作廚房餐具和清理灶台的清潔用具。洗刷鍋碗瓢盆再好不過了,既不劃手,也不沾油膩,確實是不可多得的低碳環保用品。

科技的進步,廚房洗刷工具和洗滌產品日新月異,方便了廚具的清潔衛生;但閩南農村酷愛用絲瓜絡當洗碗布。20世紀70年代中期,我遷居城裡,絲瓜絡一時斷供,曾買了塑料製品和鋼絲球來代替。有一個中午,我用洗潔精洗碗,還沒有清水沖洗,突遇客人來訪,我放下碗筷忙着接待。後來,小女洗自個的碗順手將放置一邊的碗筷也收進碗櫃中。晚飯,我從碗櫃拿出碗盛雞湯喝,多喝了一些,引起腹痛拉稀。兩個女兒也有類似症狀顯現。我本來就有胃腸毛病不敢大意,看了醫生,經化驗得出結論:洗潔精惹的禍。我愛人的手被割破了皮,沒有貼創口貼,傷口被污染了,不僅延緩傷口痊癒,還造成身體不適。她說:「洗潔精害人精,還有致癌風險呢。」鋼絲球也不好使,精製的高檔碗具磨幾次就不再精製美觀了。而且塑料製品和鋼絲球等用完還不好處理呢。或許在我看來,傳統的並非落後的,這與烹製美食一樣,裡面都蘊藏着無盡的民間智慧和大自然原生態的奧秘呀。

絲瓜絡不外就是葫蘆科植物絲瓜或者粵絲瓜的成熟果實的維管束罷了,即使是扔掉或埋進泥土裡,不要太長的時間就化為泥了。而且很多人都認為絲瓜老了就沒有食用的價值,其實絲瓜絡老了不能當菜蔬,卻還有豐富的營養元素是鮮瓜不具備的。它含有木聚糖、甘露聚糖、半乳聚糖、維生素A、維生素C,還有皂苷、蛋白質等營養成分,不但可以外用還能食用,有很高的藥用價值。老家農婦拿絲瓜絡用作洗碗布前,先用它煮湯服用可以美容養顏;加上瓜萎、鬱金、枳殼、延胡索等配伍,可治療經絡不暢,寬胸理氣;還可催奶、緩解痛風,抑制和延緩上皮細胞癌變。

重返大自然,返璞歸真,也許能體會到更多生活中的美好。

[1]

作者簡介

康火南,中國科普作家協會會員,福建作協會員。出版農業、農村專著、實用科技書籍、科學小品、科學童話、科普寓言等書籍21本。發表研究論文19篇,2003年獲全國科普先進工作者。科學小品及文學作品在《人民日報》《知識就是力量》《新民晚報》等全國多家報刊發表。

參考資料

  1. [中國作家網 (chinawriter.com.cn)中國作家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