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顧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顧榮
逝世 312年
籍貫 吳郡吳縣(今江蘇蘇州)
職業 西晉末年大臣
知名於 琅邪王司馬睿移鎮建業(後改建康,今南京),有任何政事籌劃都會諮詢顧榮的意見。 顧榮作為江南名士,又居要職,因而甚得朝野敬重。


顧榮(?-312年),字彥先。吳郡吳縣(今江蘇蘇州)人。西晉末年大臣、名士,也是擁護司馬氏政權南渡的江南士族首腦。孫吳丞相顧雍之孫、孫吳宜都太守顧穆之子。 顧榮弱冠時仕於孫吳,與紀瞻賀循閔鴻薛兼並稱「五俊」。吳亡後,與陸機陸雲同入洛,號為「洛陽三俊」[1]。初拜郎中,轉廷尉正,歷任諸王僚屬,封嘉興伯。顧榮見北方大亂,故棄官南歸。後任琅玡王司馬睿(晉元帝)安東將軍府軍司,加散騎常侍。司馬睿但凡有謀劃,都與顧榮商議。

永嘉六年(312年),顧榮去世,獲贈侍中、驃騎將軍、開府儀同三司,諡號「元」。建武元年(317年),追封嘉興公。原有《顧榮集》傳世,今已佚[2]

八王之亂

永康元年(300年),趙王司馬倫廢殺賈后掌權,淮南王司馬允討伐司馬倫但失敗,遭司馬倫誅殺,部下僚屬都收付廷尉,將被誅殺。顧榮公平處理,很多人獲免罪而得以存活。 建始元年(301年),司馬倫篡位稱帝,顧榮改任大將軍司馬虔(司馬倫之子)的長史。 同年,齊王司馬冏討伐司馬倫成功,任大司馬執掌政權,並召顧榮為主簿。顧榮見司馬冏專權擅權,恐怕日後司馬冏倒台後會被株連,提心弔膽並有輕生念頭,於是終日酒醉,不理公事,並將事情告知朋友馮熊。馮熊於是向司馬冏長史葛旟建議轉顧榮為中書侍郎。顧榮獲轉任中書侍郎後不再飲酒,但被人懷疑為何有這麼大的轉變,顧榮因害怕獲追究而再飲。 太安元年(302年)十二月,司馬冏被長沙王司馬乂擊敗被殺,顧榮亦因討伐葛旟有功而封嘉興伯,轉太子中庶子。司馬乂任驃騎將軍,又任命顧榮為長史。 永安元年(304年),成都王司馬穎與河間王司馬顒聯軍擊敗司馬乂,司馬穎升任丞相,又以顧榮為從事中郎。同年,東海王司馬越帶晉惠帝親征司馬穎失敗,晉惠帝被俘至鄴城,顧榮兼任侍中,並被派往拜謁皇陵。但當時司馬顒部將張方已據洛陽,顧榮受阻不得進,逃到陳留。同年晉惠帝被張方脅逼到長安,又徵召顧榮為散騎常侍,但顧榮見中原大亂,不應命並回到吳國。次年,東海王司馬越在徐州起兵迎惠帝回洛陽,任命顧榮為軍咨祭酒。

助建東晉

同年,安東將軍、琅邪王司馬睿移鎮建業(後改建康,今南京),顧榮獲任命為安東軍司,加散騎常侍,用作招攬江南士族的支持。司馬睿有任何政事籌劃都會諮詢顧榮的意見。 顧榮作為江南名士,又居要職,因而甚得朝野敬重。顧榮又向司馬睿推薦陸曄甘卓殷慶元楊彥明謝行言等一些未被任用的江南名士,司馬睿都採納並一一任官。

永嘉六年(312年),顧榮在任內逝世,司馬睿十分哀痛,追贈侍中、驃騎將軍、開府儀同三司,諡號「元」。 建武元年(317年),司馬睿改稱晉王,追封顧榮為公爵,開國,封食邑。

顧榮施炙

顧榮在洛陽時,曾經應別人的宴邀趕赴宴席。在宴席上他發覺上菜的人臉上顯露出對烤肉渴求的神色。於是他拿起自己的那份烤肉,讓給他吃。同席的人都恥笑他有失身份。顧榮說:「怎麼會有整天做烤肉而不知道烤肉味道的人呢?」 後來戰亂四起,晉朝大批人渡長江南流,每當顧榮遇到危難,經常有一個人幫助自己,於是顧榮感激地問他原因,才知道他就是當年得到烤肉的人。


參考資料

  1. 房玄齡; 褚遂良; 許敬宗; 令狐德棻. 晉書. 朔雪寒. 20 August 2015: 1391–. GGKEY:KRW3ERD917H. 
  2. 顧榮. www.todayonhistory.com. [2019-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