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鞍山號驅逐艦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鞍山號驅逐艦(舷號:101)原名"Рекордный",是20世紀50年代中國引進的蘇聯制07型驅逐艦,隸屬於中國海軍北海艦隊。

鞍山號驅逐艦交付於1954年10月13日,原舷號為201。1969年5月,改裝成導彈驅逐艦。1974年改舷號為101。 1992年4月24日鞍山艦退役,服役期長達38年。鞍山艦航行10萬多海里,是世界範圍內服役時間最長的驅逐艦之一。鞍山號驅逐艦是中國海軍的第一艘驅逐艦,被海軍官兵稱為「四大金剛」之首[1]。它曾是中國海軍最大的水面戰鬥艦,現退役後陳列於青島海軍博物館

歷史背景

1950年初,剛成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尚無建造千噸級以上作戰艦隻能力,為了實現當時提出的「建設亞洲最強大海軍,準備解放台灣」的目標,利用英國等國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裁軍,大批艦艇急於廉價拋售之際,通過香港購買48艘拆除武器的退役艦船(其中包括護衛艦、登陸艦及運輸艦等)進行檢修、改裝,並與英國談妥了以優惠價格和條件定造2艘巡洋艦、6艘驅逐艦及10艘掃雷艦

1950年5月,解放軍海軍在青島成立訓練大隊,選調優秀人員培訓操作大中型水面艦。不料,朝鮮戰爭爆發,美國艦隊進駐台灣海峽,聯合國禁運,英國將造好的新艦或廉價轉售或解體拆除,「解放台灣」的計劃也隨之取消。

中國引進

1952年4月22日,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司令員蕭勁光率團赴蘇聯莫斯科談判購買驅逐艦、岸炮、水魚雷及教練飛機等海軍裝備,但蘇聯拒絕出售驅逐艦,其他願售裝備也是以遠高於國際市場的價格賣給中國。為此,毛澤東兩次致電斯大林,闡述「中蘇戰略合作」的重要性,請求出售驅逐艦。

1952年9月及1953年初,中國海軍副司令員羅舜初先後兩次率團赴蘇商購驅逐艦[2]。談判進行得十分艱苦,1952年3月12日羅舜初電告周恩來和蕭勁光,陳述蘇聯不但出售的都是「廢銅爛鐵」而且要價奇高。3月16日蕭勁光回電:「廢銅爛鐵也要!」

1953年6月4日時任中國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政務委員、財政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兼重工業部部長的李富春代表中方與蘇聯簽約。這才以每艘相當於當時17噸黃金的高價購得4艘即將退役的07型驅逐艦。中國海軍於1954年3月籌建驅逐艦部隊。

07型驅逐艦原為蘇聯「憤怒級」(俄文:ГОРДЫ класс,英文:Gnevnyi class)驅逐艦, 又名蘇聯」7號工程「,自1935年開始建造並服役28艘。後經改型命名」前哨級「」7-U工程「1938年開始建造並服役18艘。

視頻

鞍山號驅逐艦 相關視頻

中國海軍:四大金剛之首的鞍山號驅逐艦,戰功赫赫,令人感動
《戰艦世界》中國龍之鞍山號驅逐艦宣傳視頻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