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神,總把亮麗留存我心(劉小革)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青神,總把亮麗留存我心》是中國當代作家劉小革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青神,總把亮麗留存我心
2023年7月,我第二次踏上了青神這片美麗的土地。第一次是在1975年秋。
因時間久遠,那時的青神形貌已被歲月淹沒。然而,隨着我的再次走近青神,沉沒在我歲月底部的記憶,又被一事一物鈎沉而起,清流般流過心田,帶一絲絲甜。 那一事,留存青神的鄉村之美
那是1975年,我參加樂山黨校某期政治經濟學培訓班,我們的老師是當年西南交大的李經榮教授。那年秋天,他帶領我們到青神縣農村進行社會調查並完成畢業論文。
具體到什麼公社什麼大隊,已完全遺忘。但記得我們去的地方,正在進行農業生產管理改革的探索。他們把當時通行的吃大鍋飯,改為分組包產,並且實施了計件工分制,不再搞計時工分。我當過知青,對計件工分和計時工分的實際效果十分清楚。計時,時間到工分到,干多干少干好干壞都一樣;計件,得拿實際成效說話,當然不敢偷奸耍滑磨洋工。我們調查的事實證明:這裡進行分組包產改革後,農民的積極性空前高漲,生產紅紅火火。
當時,正是鄧小平出來主持中央工作(可惜不久後又被打倒),我引用他的一段指示做畢業論文論點(忘了具體什麼話),用青神農村大膽改革的實際情況作論據,論述農業分組包干和計件工分的好處。我的這篇畢業論文被李經榮教授評為優秀論文,他還親自在全班宣讀。這在現在看來,不過是最初始簡單的樸素改革,根本不值一提,但在當時,卻是離經叛道的,甚至有點敢冒「天下之大不韙」,因為它涉及傳統理論中社會主義的根本問題。
後來農村全面推行包產到戶時,我回想起這件事,不免心中讚嘆:青神農民不簡單!當然,也暗暗感嘆自己當年那經濟學理論沒白學。
因為這件事,我對青神留下了美好的印象。
這次到青神,是一次重赴美好之約。這是我主動要求到青神採風的重要原因。
一路上,我總是禁不住想多看看青神鄉村的美貌,希望找到與記憶的契合。車窗外飛馳而過的,是大片蔥鬱的果樹林、起伏綿延的茶山、綠波蕩漾的稻田,成堆成簇的林盤,青瓦白牆的農舍,筆直規整的溝渠,有時隱約可見遠處的標牌寫着什麼示範區……
記憶,被擊成了碎片,難以拼接。但我一點也不失望,因為我分明辨識出眼前所見,並不是記憶中美的丟失,而是一種更高的境界。眼前鄉村這氣勢,絕不是小農經濟可比了!
雖然已經眼見為實了,偏還要向青神朋友詢問,詢問鄉村之變。果然,今日青神之農業,已逐步脫離小農經濟,走上了現代大農業的康莊大道。他們應用現代科學技術和現代工業提供的生產資料和科學管理方法,進行社會化農業管理。全縣農業統籌合理布局,建立了糧油複合產業示範區、蠶桑高效發展示範區、竹藝融合發展示範區、果畜種養循環示範區…… 上的耕、種、收,實現了綜合機械化。 青神朋友如數家珍般向我展示青神農業的驕傲:
他說,你要是去到我們的智慧氣象數字果園試驗基地,在收果時節,就能看到載滿椪柑的一列列「小火車」,唱着歌兒在山林果樹間奔跑。告訴你,我們這兒的山地單軌運輸小火車,是西南地區最大的哦!……你在果園裡隨便走走,到處都看得見各種智能機械化生產設備,有施藥系統、灌溉系統、履帶式無人挖溝車等。我們果樹的修剪、打藥等環節都基本實現了機械化操作。全縣的智慧果園的數字化、信息化應用面積已經達三萬三千多畝了。
「當然,水果再好也不能當飯吃哈!」
朋友哈哈一笑,接着說,因此,我們縣十分重視核心的糧油園區的建設,不但注重田、水、路、電等基礎設施的全面完善,而且還將信息技術、生物技術、現代工程技術、現代經營管理都融進了我縣糧油園區的管理。現在我們縣已經有了先進的工廠化育苗中心,實現了水稻機械化育秧。全年育水稻秧苗可供5000畝稻田,不但節約了常規育秧苗的土地,還有效地提高了水稻的耕、種、收機械化率。
我漸漸明白,這是當前農村政策正在進行調整的一個信號——糧食安全必須掌握在自己手裡。
隨着他的描述,我眼前出現了一幅「天府糧倉」正在逐步實現的願景:育苗中心的工廠內,在一排排噴灌及控溫、控濕、控光照設備的溫柔關懷下,水稻的播種、催芽、灌溉、施肥等全部過程,都實現了自動化和數據化控制,還避開了「倒春寒」的風險,秧苗的成苗率比常規育秧提高了許多。水稻育秧生產出的秧苗,這種高科技育苗不但苗齊、苗壯,還省工、省力、省錢。而且,水稻育秧苗之後,又可以繼續用於培育玉米青苗及蘑菇、蔬菜等作物。
也許是脫離鄉村太久,我做夢也沒有想到,青神縣大面積的糧食已經實現了機器收割,與我當知青時那種靠鐮刀收割,背簍背回曬壩,再用連枷脫粒的原始生產方式真有雲泥之別啊!更讓我開懷的是過去多年來令人頭痛的秸稈焚燒問題,在青神已經得到科學的解決。他們採用秸稈旋耕還田技術,今年全縣油菜5.9萬畝,秸稈還田面積就達到了5.3萬畝。
在我看來,這可以說是一場種植業革命。過去焚燒秸稈根本就是極大的肥源浪費,秸稈大量的營養和有機質都被燒掉了,焚燒過程又嚴重污染環境。而現在旋耕秸稈還田,不但增加了土壤有機質,能為農作物提供較多的營養,減少化肥的使用量,還明顯地改善了土壤通透性。使水稻前期生長能早發穩長,中期則清秀健壯,後期可早衰。而且還能增強水稻抗病性,減輕病害發生,提高水稻產量。同時因少施化肥,又降低了生產成本,經濟效益也增加了。
青神,向我展現了農業文明之美。 那一物,留下青神竹藝前行的足跡
去青神國際竹藝城的路上,我想起了那把竹扇子。
那是一把帶柄竹的篾扇。也是那年在青神縣城一家竹器店裡買的。當時已經入秋,並非需要買一把扇子。但第一眼看見那把扇子,我立即被它的精美圖案吸引了:黃篾的底版上,用青篾編織出黃山迎客松,並有「暮色蒼茫看勁松"幾個字,雄渾遒勁,力可透面。雖然在那個時期,這幅圖畫早就以各種形態出現,已經見慣不驚。但是,能在一把普通的竹扇上,以如此精美的編織展示,我還是第一次見到。怎不驚訝?怎不喜歡?雖然當時這把扇對我而言有些貴,我仍然毫不猶豫買下,帶回家作為藝術品,掛在陋室牆上欣賞了許多年。
就這樣,竹編成了我心中的又一個青神符號,美麗而樸實。
竹編,對我們四川人並不陌生。無論城裡還是鄉下,凡是上了一些年紀的人,在過去的生活中,都免不了要與各種竹器打交道。在我的記憶中,用過的竹製品,隨便屈指一數,就有十多種:竹筷子、竹漏勺、竹刷把、竹蒸籠、竹水瓶殼、竹椅、竹凳、竹馬架子、竹涼蓆、竹籃子、竹扇子、竹筆筒、竹盤子……當知青時,鄉下更離不開竹扁擔、竹曬墊、竹糧囤、竹斗笠、竹鍋蓋、竹撮箕、竹籮筐、竹背簍、竹耙子、竹魚簍、竹蝦耙、竹巴籠……
隨着時代的變遷,空調替代了竹扇,雨衣代替了斗笠,塑料和金屬,代替竹子成為生活用品的原材料,並實現機械化批量生產。不少完全靠手工製作的竹器,漸漸淡出了我們的生活。現在除了筷子和涼蓆,城市生活中已極少見竹器了。想到竹器的衰退,我心中曾涌過隱隱的可惜與留戀。但這次到了青神,我突然發現了一片竹的新天地,並為之驚嘆不已。原來,竹並沒有須臾離開我們。恰恰相反,竹正化蝶為蛹,以新的姿態伴隨我們的新生活。
驚嘆,來自青神國際竹藝城。
我們的車緩緩駛進規模宏大的青神國際竹藝城。穿過一條竹蔭護佑道路,在一叢叢風姿搖曳的竹林的簇擁下,我們來到綠草如茵的廣場。廣場上,錯落有致地矗立着幾處外觀迥異,氣勢磅礴的建築:那幢形態時尚,有竹編半圍着玻璃幕牆的建築是國際竹藝中心,那座圓乎乎胖嘟嘟墨綠竹筍外形的大樓是竹編博物館,而外觀像一個巨大竹籃的是國際竹編藝術博覽館。另有一座展館連綿起伏特別寬大,可惜時間不允許我近前觀看,故不知其名。後來從園區俯視上見其外形如一把展開的巨型竹摺扇。
這國際竹藝城園區所有建築外形都圍繞着一個「竹」字,真是奇思妙想的設計!
時間緊張,我們腳步匆匆地邁進了國際竹編藝術博覽館大門。
在這裡,我們看到過去服務於日常生活的竹器,要麼修煉成代表歲月與生活的古董,存放着人們的記憶;要麼蛻變成美輪美奐的藝術品,不再是滿足人們的物質需求,而是負載着人們的精神需求。讓我們單看看竹編扇子是怎樣華麗轉身的吧:最粗糙的竹編扇用來扇火,使爐灶的火勢燃得更旺;然後有較粗編的竹扇,比較輕薄了,偶爾有簡單圖案,一般用於納涼;再就是圖案扇,處在由納涼用品向藝術品轉變的過程中,如同我幾十年前買的那一把,圖案已經較為精緻;而如今的精品竹扇,則已經完全轉化為純藝術品了。因此,雖然是同樣價值的竹原材料,用不同的藝術設計和編織技術,就創作成了不同檔次的竹編扇。身為藝術品的精品竹扇,其藝術性和經濟價值自然和用於納涼的普通竹扇不可同日而語。
還有那些竹編包、竹編燈罩、竹編果盤……太多太多,無法一一描述。
比較常見的立體竹藝品中,我特別喜愛的是那些竹藝擺件,玲瓏精緻、形態萬千。每一件我都想伸手握於掌中,慢慢欣賞,細細把玩。當然這是不允許的。還有一類瓷胎竹藝品,我認為它的誕生一開始就是工藝品而非實用品。改革開放不久,我在成都春熙路的「工藝美術商場」買過一對瓷胎竹編小花瓶送外國友人。現在想來,也許那還是青神的瓷胎竹藝品呢!瓷胎竹藝品雖然也可實用,但使用者必定是先將它作為藝術品來欣賞的,實用性則退居其次。
竹編藝術博覽館內最令我瞠目的,是那些竹編字畫。
我剛步入平面竹編展廳時,心中納悶,不是竹藝嗎?怎麼是十分熟悉的《清明上河圖》《八駿圖》等?上前細看,呀,它們居然是用竹絲編成的!我驚訝得說不出話了。
平面竹編中,熊貓戲竹圖、古代仕女圖、花鳥魚蟲圖、山河圖、果蔬圖,其畫面形態色彩與國畫無二,每一幅都栩栩如生、惟妙惟肖。據說,《中國百帝圖》《老北京》《隱形觀音》《迎客松》等竹藝珍品,都已經被世界各國珍藏……
啊呀呀!國畫家能畫出什麼畫,青神人就能用竹編出什麼圖,簡直不可思議啊。
還好,廳內有平面竹編藝人,為我們展示了的這些竹編畫的形成。一位妙齡女子,此刻正端坐在一張很像繡娘使用的繡案桌前,聚精會神地編織一幅竹畫。案板下面鋪着的那幅國畫,就是她的藍圖底稿。按照底稿,她輕拈專用的挑絲工具,把薄如蟬翼、細如頭髮的竹
難怪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員會發出由衷的讚嘆:這是竹編史上的奇蹟,是藝術中的藝術!
走出展館,我對古老竹器日漸衰敗的痛惜,已被青神竹藝刷新的驚嘆所取代。
感謝竹!過去陪伴了我們的生活,現在滿足着我們的精神!
青神之行,我記憶的頁面已被刷新,無論是大農業還是小竹編,在我心中都留下了更加亮麗的現代之美![1]
作者簡介
劉小革,中國散文學會會員,四川省作家協會會員,第五屆四川散文學會理論部部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