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甘楊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青甘楊 |
中文名:青甘楊 學 名:Populus przewalskii Maxim 界:植物界 門:被子植物門 綱:雙子葉植物綱 亞 綱:原始花被亞綱 目:楊柳目 科:楊柳科 屬:楊屬 組:青楊組 種:青甘楊 |
青甘楊(qīng gān yáng , 學名 Populus przewalskii Maxim.,異名:Populus simonii f. przewalskii Populus simonii var. griseoalba Populus simonii var. ovata Populus suaveolens var. przewalskii )又稱青海楊。主要生長在青海高原乾旱荒漠地區,從1882年被發現定名,至今已有130年歷史,是我國楊樹特有種,是一個古老而稀有的楊樹種質資源。2002年被列入青海省第一批重點保護樹種。 [1]
青甘楊形態特徵
喬木,高達20米。樹幹挺直;樹皮灰白色,較光滑,下部色較暗,有溝裂。
葉菱狀卵形,長約4.5-7厘米,寬2-3.5厘米,先端短漸尖至漸尖,基部楔形,邊緣有細鋸齒,近基部全緣,上面綠色,下面發白色,兩面脈上有毛;葉柄長2-2.5厘米,有柔毛。
雌花序細,長約4.5厘米,花序軸有毛;子房卵形,被密毛,柱頭2裂再分裂,花盤微具波狀缺刻;果序軸及蒴果被柔毛;蒴果卵形,2瓣裂。[2]
青甘楊生長環境
多生于山麓溪流沿岸或道旁。
青甘楊分布範圍
青海、甘肅、內蒙古一帶,主要分布在柴達木盆地布爾汗布達山麓烏拉斯泰溝谷地帶。
青甘楊主要價值
在青海高寒乾旱荒漠區嚴酷的自然條件下,青海楊具有超群的抵禦乾旱和耐高寒的能力,具有耐土壤瘠薄、耐鹽鹼,抗風沙的能力,有頑強的生命力,是高寒乾旱荒漠地區的珍貴的鄉土樹種。通過保護、研究、開發和利用青海楊優良特性,可以使其成為青海高原高寒乾旱荒漠、半荒漠地區環境治理,營造防風固沙林和沙區農田防護林的最佳選擇樹種,發展前景十分廣闊。
青海楊還被移植於海拔4255米左右的西藏阿里地區獅泉河鎮(獅泉河盆地),2017年春季噶爾縣在獅泉河鎮實行城區綠化戰役 「栽植總量為61908棵,其中青海楊36000棵。」由於移植技術和管護到位,2018年成活率9成5 ;2019年2月,在前兩年種植的、包括青海楊、毛頭柳等的10多類樹42萬餘株,越冬一次或兩次,成活率達到85% 。
青甘楊保護現狀
青海楊主要分布在柴達木盆地布爾汗布達山麓烏拉斯泰溝谷地帶(蒙古語楊樹溝之意)。據有關資料,遠在蒙古人遷居柴達木之前,青海楊已經存在,由於自然因素和人為破壞,天然林資源已經為數不多。烏拉斯泰地區的青海楊林是最為集中的一片,面積近千畝,地處荒漠、半荒漠地帶,海拔2800-3200米,呈疏林狀態分布。
另外,黃河上游沿岸的同德縣、興海縣境內,曾有較大面積分布,由於歷史上屢遭砍伐和毀林開荒,現僅存零星立木;青海湖周邊海晏縣境內也有少量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