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青春之歌 (1959年電影)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青春之歌
圖片來自wenming

青春之歌》是中國大陸1959年上映的一部電影,由女作家楊沫同名小說改編而來,本片攝製於1958年,1959年初拍攝完畢,同年上映,是中國電影史上一部非常不錯的電影。[1]

這部電影1959年10月1日在北京公映後反應極為熱烈。《青春之歌》不但在中國上映後反響強烈,而且在日本也引起了轟動。1960年5月26日至7月31日,《青春之歌》在日本東京仙台札幌大阪京都廣島福岡名古屋等地共放映36場,受到觀眾的熱烈歡迎。日本青年紛紛將林道靜作為自己選擇生活道路和未來事業的榜樣

故事情節

林道靜生於北平的一個大戶人家,父親有名望也有財產,生母是被霸占的佃戶之女。中學畢業後,養母逼她嫁給胡局長,道靜不從,遂離家出走。道靜到了北戴河,無處可去,被一個校長挽留。後來她偶然得知校長原來別有所圖,準備投海自盡,這時遇到了一名熱情的青年——余永澤。

永澤將道靜安排在小學作教員後,回到北大念書。九一八事變爆發後,道靜遇到了愛國學生盧嘉川。不久,嘉川南下參加抗日活動。道靜回到北平,與永澤住到一起。慢慢的,道靜被繁瑣的生活壓得喘不過氣來,更無暇學習。在同寓所白麗萍的房間,道靜與嘉川重逢。道靜恢復了青春,開始閱讀馬克思主義書籍,嚮往革命。永澤不滿道靜的變化,更在嘉川落入敵手後拒絕救助致其犧牲。道靜終於同永澤決裂。

道靜開始散發各種傳單,由於叛徒戴愉告密而被捕。特務胡夢安逼迫道靜嫁給自己。在朋友幫助下,道靜終於逃脫,來到定縣開展工作,遇到共產黨員江華。戴愉再次出現,道靜和江華先後撤至北平。

道靜再次被捕,慘遭毒打。出獄後,在林紅的鼓勵下,道靜加入了中國共產黨,投身於抗日救亡的洪流。

影片評價

該片的編導很注意人物出場的火候,講究氣勢,嚴格遵循人物性格的社會性、階級性、具體性,以富有概括力和表現力的藝術手法,儘可能使得人物出場得到鮮明生動的體現。觀眾可以從導演給人物出場的藝術處理中體會到導演寓褒貶、分是非的態度。導演在鏡頭運用上也很有特色,鏡頭的分切、運用總是突出刻劃主人公的思想。(中國電影家協會名譽理事、原北京電影學院副院長張客評)

該片雖不能把原作一些動人心處包括無遺,但它的完整情、思想與藝術性的高度統一,它表現在不同場面中的宏偉雄壯、慷慨激昂、婉轉委曲、清麗抒情,都遠非一些平庸的改編可比。用「錦上添花」來評價《青春之歌》的改編是不算過分的。(電影導演、中國影協第五屆理事吳蔭循評)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