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災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雪災是中國生態學的一個名詞術語。
語言文字是一個民族文化的結晶。這個民族[1]過去的文化靠着它來流傳,未來的文化也仗着它來推進,從大約是在公元前14世紀,殷商後期的「甲骨文」被認為是「漢字」的第一種形式[2],西周後期,漢字發展演變為大篆,後秦始皇統一中國,中國文字才逐漸走上了發展的道路,直至今天。
名詞解釋
雪災亦稱白災,是因長時間大量降雪造成大範圍積雪成災的自然現象。它是中國牧區常發生的一種畜牧氣象災害,主要是指依靠天然草場放牧的畜牧業地區,由於冬半年降雪量過多和積雪過厚,雪層維持時間長,影響畜牧正常放牧活動的一種災害。對畜牧業的危害,主要是積雪掩蓋草場,且超過一定深度,有的積雪雖不深,但密度較大,或者雪面覆冰形成冰殼,牲畜難以扒開雪層吃草,造成飢餓,有時冰殼還易劃破羊和馬的蹄腕,造成凍傷,致使牲畜瘦弱,常常造成牧畜流產,仔畜成活率低,老弱幼畜饑寒交迫,死亡增多。同時還嚴重影響甚至破壞交通、通訊、輸電線路等生命線工程,對牧民的生命安全和生活造成威脅。雪災主要發生在穩定積雪地區和不穩定積雪山區,偶爾出現在瞬時積雪地區。
根據中國雪災的形成條件、分布範圍和表現形式,將雪災分為3種類型:雪崩、風吹雪災害(風雪流)和牧區雪災。
雪災作為中國主要自然災害之一,雪災年年發生,嚴重威脅人民的生命財產和正常生活秩序。雪崩是雪山地區易發的災害,風吹雪則會阻斷公路交通的正常通行。牧區雪災是由於積雪過厚,維持時間長,掩埋牧草,使牲畜無法正常採食,導致牧區大量畜牧掉膘和死亡的自然災害。
它是中國發生頻繁、影響最為嚴重的一類雪災。在高緯度、高海拔地區,特別是有着廣闊天然草場的內蒙古、新疆、青海和西藏等主要牧區,幾乎每年都會不同程度的遭受這類災害。此外,在全球變化背景下,我國廣大的農村、林區和城鎮,也時常遭受短時期降雪的影響,嚴重的雪災還會破壞交通、通訊等基礎設施,造成房屋倒損和農作物損毀等損失。我國雪災有着顯著的季節性特點,發生時期一般是在當年10月到次年的4月。從雪災的空間分布格局來看,集中分布在內蒙古、新疆、 青海和西藏4省區,地域上形成了內蒙古大興安嶺以西、陰山以北地區,新疆天山以北地區和青藏高原地區等3個雪災多發區。
2021年,中國全年因低溫冷凍和雪災造成直接經濟損失133億元。
參考文獻
- ↑ 中國專門創製文字的民族:千人從遼東遷徙西北,雄霸三百年,搜狐,2022-08-13
- ↑ 見證殷商歷史 走進中國文字之源,搜狐,2020-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