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集裝箱運輸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集裝箱運輸

來自 雨果跨境 的圖片

中文名:集裝箱運輸

外文名:Containerfreight transport

載 體:集裝箱

特 點:高效率、高質量、標準化等

集裝箱運輸(Container freight transport),是指以集裝箱這種大型容器為載體,將貨物集合組裝成集裝單元,以便在現代流通領域內運用大型裝卸機械和大型載運車輛進行裝卸、搬運作業和完成運輸任務,從而更好地實現貨物「門到門」運輸的一種新型、高效率和高效益的運輸方式。[1]

簡介

集裝箱的涵義

集裝箱具有下述的條件:

1、能長期反覆使用,具有足夠的強度和剛度;

2、有裝卸、搬運的裝置,便於進行機械裝卸;

3、能方便地在各種運輸工具之間直接換裝、固定,不翻動箱內的貨物;

4、便於貨物滿裝和卸空;

5、容積不小於1立方米。

集裝箱的概念

集裝箱運輸(Container freight transport),是指以集裝箱這種大型容器為載體,將貨物集合組裝成集裝單元,以便在現代流通領域內運用大型裝卸機械和大型載運車輛進行裝卸、搬運作業和完成運輸任務,從而更好地實現貨物「門到門」運輸的一種新型、高效率和高效益的運輸方式。

發展

集裝箱運輸雖然是一種現代化的運輸方式,但其發展卻經歷了漫長的過程。集裝箱運輸的發展可分為以下幾個階段:

初始階段(19世紀初~1966年)

集裝箱運輸起源於英國。早在1801年,英國詹姆斯•安德森博士已提出將貨物裝入集裝箱進行運輸的構想。1845年英國鐵路曾使用載貨車廂互相交換的方式,視車廂為集裝箱,使集裝箱運輸的構想得到初步應用。19世紀中葉,在英國的蘭開夏已出現運輸棉紗、棉布的一種帶活動框架的載貨工具,這是集裝箱的雛形。

正式使用集裝箱來運輸貨物是在20世紀初期。1900年,在英國鐵路上首次試行了集裝箱運輸,後來相繼傳到美國(1917年)、德國(1920年)、法國(1928年)及其他歐美國家。

1966年以前,雖然集裝箱運輸取得了一定的發展,但在該階段集裝箱運輸權限於歐美一些先進國家,主要從事鐵路、公路運輸和國內沿海運輸;船型以改裝的半集裝箱船為主,其典型船舶的裝載量不過500TEU(20ft集裝箱換算單位,簡稱「換算箱」)左右,速度也較慢;箱型主要採用斷面為8ft×8ft,長度分別為24ft、27ft、35ft的非標準集裝箱,部分使用了長度為20ft和40ft的標準集裝箱;箱的材質開始以鋼質為主,到後期鋁質箱開始出現;船舶裝卸以船用裝卸橋為主,只有極少數專用碼頭上有岸邊裝卸橋;碼頭裝卸工藝主要採用海陸聯運公司開創的底盤車方式,跨運車剛剛出現;集裝箱運輸的經營方式是僅提供港到港的服務。以上這些特徵說明,在1966年以前集裝箱運輸還處於初始階段,但其優越性已經得以顯示,這為以後集裝箱運輸的大規模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發展階段(1967年~1983年)

自1966年至1983年,集裝箱運輸的優越性越來越被人們承認,以海上運輸為主導的國際集裝箱運輸發展迅速,是世界交通運輸進入集裝箱化時代的關鍵時期。

1970年約有23萬TEU,1983年達到208萬TEU。集裝箱船舶的行蹤已遍布全球範圍。隨着海上集裝箱運輸的發展,各港紛紛建設專用集裝箱泊位,世界集裝箱專用泊位到1983年已增至983個。世界主要港口的集裝箱吞吐量在20世紀70年代的年增長率達到15%。專用泊位的前沿均裝備了裝卸橋,並在鹿特丹港的集裝箱碼頭上出現了第二代集裝箱裝卸橋,每小時可裝卸50TEU。碼頭堆場上輪胎式龍門起重機、跨運車等機械得到了普遍應用,底盤車工藝則逐漸趨於沒落。在此時期,傳統的件雜貨運輸管理方法得到了全面改革,與先進運輸方式相適應的管理體系逐步形成,電子計算機也得到了更廣泛的應用,尤其是1980年5月在日內瓦召開了有84個貿發會議成員國參加的國際多式聯運會議,通過了《聯合國國際貨物多式聯運公約》。該公約對國際貨物多式聯運的定義、多式聯運單證的內容、多式聯運經營人的賠償責任等問題均有所規定。公約雖未生效,但其主要內容已為許多國家所援引和應用。

雖然在20世紀70年代中期,由於石油危機的影響,集裝箱運輸發展速度減慢,但是這一階段發展時期較長,特別是許多新工藝、新機械、新箱型、新船型以及現代化管理,都是在這一階段湧現出來的,世界集裝箱向多式聯運方向發展也孕育於此階段之中,故可稱之為集裝箱運輸的發展階段。

成熟階段(1984年以後)

1984年以後,世界航運市場擺脫了石油危機所帶來的影響,開始走出低谷,集裝箱運輸又重新走上穩定發展的道路。有資料顯示,發達國家件雜貨運輸的集裝箱化程度已超過80%。據統計,到1998年世界上約有各類集裝箱船舶6800多艘,總載箱量達579萬TEU。集裝箱運輸已遍及世界上所有的海運國家,隨着集裝箱運輸進入成熟階段。世界海運貨物的集裝箱化已成為不可阻擋的發展趨勢。

集裝箱運輸進入成熟階段的特徵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1)硬件軟件的成套技術趨於完善。幹線全集裝箱船向全自動化、大型化發展,出現了2500~4000TEU的第三代和第四代集裝箱船。一些大航運公司紛紛使用大型船舶組織了環球航線。為了適應大型船停泊和裝卸作業的需要,港口大型、高速。自動化裝卸橋也得到了進一步發展。為了使集裝箱從港口向內陸延伸,一些先進國家對內陸集疏運的公路、鐵路和中轉場站以及車輛、船舶進行了大量的配套建設。在運輸管理方面,隨着國際法規的日益完善和國際管理的逐步形成,實現了管理方法的科學化,管理手段的現代化。一些先進國家已從原僅限於港區管理髮展為與口岸相關各部門聯網的綜合信息管理,一些大公司已能通過通信衛星在全世界範圍內對集裝箱實行跟蹤管理。先進國家的集裝箱運輸成套技術為發展多式聯運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2)開始進入多式聯運和「門到門」運輸階段。實現多種運輸方式的聯合運輸是現代交通運輸的發展方向,集裝箱運輸在這方面具有獨特優勢。先進國家由於建立和完善了集裝箱的綜合運輸系統,使集裝箱運輸突破了傳統運輸方式的 「港到港」概念,綜合利用各種運輸方式的優點,為貨主提供「門到門」的優質運輸服務,從而使集裝箱運輸的優勢得到充分發揮。「門到門」運輸是一項複雜的國際性綜合運輸系統工程,先進國家為了發展集裝箱運輸,將此作為專門學科,培養了大批集裝箱運輸高級管理人員業務人員操作人員,使集裝箱運輸在理論和實務方面都得到逐步完善。

優越性

1、保證貨物運輸安全。集裝箱運輸大大減少了傳統運輸方式中人力裝卸、搬運的次數,這就可以避免人為和自然因素造成的貨物破損、濕損、丟失等貨運事故,減少經濟損失。

2、節省貨物包裝材料。使用集裝箱運輸,可以簡化或不用運輸包裝,節省包裝材料和費用,降低商品的成本。

3、簡化貨運作業手續。貨物採用集裝箱運輸後,以箱作為貨物的運輸單元,減少了繁雜的作業環節,簡化了貨運作業手續。

4、提高裝卸作業效率。由於集裝箱的裝卸作業適於機械化,其裝卸作業效率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同時,大大縮短了集裝箱的站(港)的停留時間,加速了車船的周轉和貨物的送達。

5、減少運營費用,降低運輸成本。貨損、貨差大為減少,貨物保險費也隨之下降;開展「門到門」運輸業務後,可大量節省倉庫的建造費用和倉庫作業費用等。

6、便於自動化管理。集裝箱是一種規格化貨物運輸單元,這就為自動化管理創造了便利條件。

特點

分類

1、按照外部尺寸和質量規格分為國際標準和中國標準兩種。

2、按質量可分為:大型,總重在20噸及其以上者;小型,總重在5噸及其以下者;其餘為中型。

3、按照材料分為鋁合金玻璃鋼三種。

4、按照結構分為摺疊與拆裝式、內柱式、外柱式和薄殼式。

5、按照用途分為通用與專用兩大類。

類型

1、汽車集裝箱運輸分為整箱貨物運輸和拼箱貨物運輸兩大類。 整箱貨物運輸。接取送達作業是以「箱」為單位的,其裝箱與拆箱作業由貨主負責自理,貨主自行施封,鉛封上註明發貨人、發貨點及施封日期等,並在箱門把手上拴掛貨物標記,標記應註明起訖地點,發收貨人等內容。集裝箱運輸過程中,憑鉛封進行交接。

2、拼箱貨物運輸。接取作業仍以普通貨物形態完成,拼箱貨物的裝箱與拆箱作業應在集裝箱貨運站內完成。

集裝箱需備量的依據

確定航線集裝箱需備量的主要依據包括以下四個方面:

1.航線配置的集裝箱船的艘數;

2.集裝箱船舶往返航次的時間;

3.集裝箱在內陸平均周轉天數;

4.集裝箱船舶的載箱量及其利用率等。

集裝箱運輸出口程序

1、訂艙--發貨人根據貿易合同或信用證條款的規定,在貨物託運前一定時間內填好集裝箱貨物託運單委託其代理或直接向船公司申請訂艙。

2、接受託運申請--船公司或起代理公司根據自己的運力,航線等具體情況考慮發貨人的要求,決定接受與否,若接受申請就着手編制訂艙清單,然後分送集裝箱堆場,集裝箱堆場,據以安排空箱及辦理貨運交接。

3、發放空箱--通常整箱貨貨運的空箱由發貨人到集裝箱碼頭堆場領取,有的貨主有自備箱;拼箱貨貨運的空箱由集裝箱貨運站負責領取。

4、拼箱貨裝箱--發貨人將不足一整箱的貨物交至貨運站,由貨運站根據訂艙清單和場站收據負責裝箱,然後由裝箱人編制集裝箱裝箱單。

5、整箱貨交接--由發貨人自行負責裝箱,並將已加海關封志的整箱貨運到集裝箱堆場。集裝箱堆場根據訂艙清單,核對場站收據及裝箱單驗收貨物。

6、集裝箱的交接簽證--集裝箱堆場或集裝箱堆場在驗收貨物和/或箱子,即在場站收據上簽字,並將簽署後的D/R交還給發貨人。

看完德國的大型集裝箱運輸方式,才知道有多先進,值得引薦

參考資料

  1. 集裝箱運輸業的詳細發展歷史,遠東集裝箱運輸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