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雅克-11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雅克-11(Yak-11)中級教練機是中國從蘇聯進口首批飛機中的活塞式中級教練機,也可作殲擊機偵察機等使用,曾用代號「2號機」。雅克-11的主要性能數據:機長8.5米,翼展9.4米,機高3.187米,機翼面積15.4平方米。空重1743公斤,載油量360公升,正常起飛重量2175公斤,最大起飛重量2440公斤。最大平飛速度430公里/小時,實用升限7500米,爬升到1000米所需時間為1分鐘,最大航程1300公里,續航時間3小時40分,起飛滑跑距離395米,着陸滑跑距離500米。動力裝置為1台Ash-21氣冷單排星形7缸活塞發動機,配VISh-111V-20金屬2葉變距螺旋槳,起飛功率是700馬力。武器裝備為機頭上方的1挺12.7毫米機槍,機翼下可掛2枚50公斤炸彈。

機型概述

雅克-11(Yak-11)中級教練機是我國從蘇聯進口首批飛機中的活塞式中級教練機[1],也可作殲擊機、偵察機等使用,曾用代號「2號機」。中國空軍驅逐機學校的中級教練機使用雅克-11。

研製服役

蘇聯雅克夫列夫設計局在二戰前主要研製教練機,二戰爆發時轉為研製殲擊機,戰爭期間該局研製的活塞式殲擊機大量生產裝備部隊。其中雅克-1生產了8721架,雅克-3生產了4848架,雅克-7生產了6399架,雅克-9生產了16769架。雅克系列飛機成為蘇聯在二戰期間生產數量最多的單發殲擊機。同時,雅克夫列夫設計局還揚其所長,在殲擊機基礎上改型研製教練機,用於部隊飛行員訓練。在雅克-1(И -26)基礎上研製了烏特伊- 2 6殲擊教練機。在雅克-3基礎上改型研製了雅克-3У/АШ-82ФН殲擊教練機,於1945年4月29日首飛。為降低生產和訓練費用,1945年首飛的雅克-3У Т И,將發動機換成降低功率的А Ш -21。雅克-3У Т И的批生產型被命名為雅克-11。雅克-11有許多部件與雅克-3是相同的。雅克-11共生產了3859架,另外捷克也製造了707架。

1949年年底,中國通過滿洲里陸路口岸從蘇聯進口了20架雅克-11。1950年1月開始在殲擊機航校用于飛行訓練。1950年7月19日,蘇聯政府同意將雅克-11飛機及其發動機的製造權轉讓給中國。中國航空工業部門也曾組織試製,1956年4月撤銷試製任務。1950年11月5日駐中國東北協助防空的蘇聯空軍部隊向解放軍空軍移交4架雅克- 1 1飛機。1955年3月在旅大地區接收蘇軍炮兵校正機大隊雅克-11飛機28架,4月初用其中的6架和2架米格-15比斯、2架伊爾-28組成空軍炮兵校正機大隊,2名機組成員中包括1名領航校射員。到1956年共進口331架。1969年4月總參謀部批准雅克-11不再翻修,用完壽命即可報廢。1974年最後17架退役。

技術數據

雅克-11的主要性能數據:機長8.5米,翼展9.4米,機高3.187米,機翼面積15.4平方米[2]。空重1743公斤,載油量360公升,正常起飛重量2175公斤,最大起飛重量2440公斤。最大平飛速度430公里/小時,實用升限7500米,爬升到1000米所需時間為1分鐘,最大航程1300公里,續航時間3小時40分,起飛滑跑距離395米,着陸滑跑距離500米。動力裝置為1台Ash-21氣冷單排星形7缸活塞發動機,配 VISh-111V-20金屬2葉變距螺旋槳,起飛功率是700馬力。武器裝備為機頭上方的1挺12.7毫米機槍,機翼下可掛2枚50公斤炸彈。

視頻

雅克-11 相關視頻

俄雅克夫列夫實驗設計局的五大知名戰機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