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隰有長楚(詩經)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隰有長楚(詩經)

【原文】

隰有萇楚(1),

猗儺其枝(2)。

天之沃沃③,

樂子之元知(4)。

隰有萇楚,

猗儺其華。

夭之沃沃,

樂子之無家。

隰有萇楚,

猗儺其實。

夭之沃沃,

樂子之無室。

【注釋】

1)萇楚:植物名,即獼猴桃。

2)猗儺(e nuo):枝條柔美的 樣子。

3)夭:肥嫩的樣子。沃沃:有光澤的樣子。

4)樂:羨慕。子: 指代獼猴桃樹。元知:沒有知覺。

【譯文】

窪地長着獼猴桃,

枝條柔美隨風搖。

鮮嫩光潤惹人愛,

羨慕你無覺無知。

窪地長着獼猴桃,

花兒鮮艷春光好。

鮮嫩光潤惹人愛,

羨慕你無累無家。

窪地長着獼猴桃,

果實纍纍真漂亮。

鮮嫩光潤惹人愛,

羨慕你無室無家。

【讀解】

毫無疑問的是,人類有了思想,就有了痛苦,有了情感,有 了憂慮。當痛苦和憂慮達到極點之時,竟會覺得做人反不如做沒 有思想的其它生物好,原因很簡單,沒有思想,就沒有痛苦和憂 慮。從這個角度去看,便容易理解古人所說的「至樂無樂」(最大 的快樂是沒有快樂)的意思了。

情願做沒有知覺、沒有思想的草木,是不是一種悲觀和絕望? 顯然是。生存本身就充滿無數讓人悲觀絕望的東西,活着本身就 是煩和畏。因此,悲觀和絕望的產生,一點不值得大驚小怪、沒 有絲毫可以加以責難的。

從根本上說,沒有對生活的執着,沒有時生存的意義的思索 和追問,哪裡會有悲觀和絕望?沒有時命運無常、現實醜惡的深 刻領悟,哪裡來的厭世和畏懼?執着的追求,往往通過其反面表 現出來。對現實的不滿和懷疑,恰恰證明了理想境界的存在;對 生存的悲觀和絕望,正說明了看重生命和生活。

實際上,我們不可能變成草木,也不可能沒有思想。只要還 能思想,就擺脫不了痛苦,也擺脫不了悲觀和絕望。[1]

簡介

《詩經》是中國第一部詩歌總集。它匯集了從西周初年到春秋中期五百多年間的詩歌三百零五篇。〈詩經〉在先秦叫做〈詩〉,或者取詩的數目整數叫《詩三百》,本來只是一本詩集。從漢代起,儒家學者把《詩》當作經典,尊稱為《詩經》,列入「五經」之中,它原來的文學性質就變成了同政治、道德等密切相連的教化人的教科書,也稱「詩教」。[2]

《詩經》中的三百零五篇詩分為風、雅、頌三部分。「風」的意思是土風、風謠,也就是各地方的民歌民謠。「風」包括了十五個地方的民歌,即「十五國風」,共一百六十篇。「雅」是正聲雅樂,是正統的宮廷樂歌。「雅」分為「大雅」(用於隆重盛大宴會的典禮—)和「小雅」(用於一般宴會的典禮),一共有一百零五篇。「頌」是祭祀樂歌,用於宮廷宗廟祭祀祖先,祈禱和讚頌神明,現存共四十篇。《詩經》的三百零五篇詩歌,廣泛地反映了當時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內容涉及政治、經濟、倫理、天文、地理、外交、風俗、文藝各個方面,被譽為古代社會的人生百科全書,對後世產生過深遠的影響。[3]

《詩經》編輯成書的年代約在春秋後期,據說孔子曾經刪定過〈詩經〉。到漢代,傳授《詩經》的有四家。齊國轅固所傳的《詩》叫《齊詩》,魯國申培所傳的《詩》叫《魯詩》,燕國韓嬰所傳的《詩》叫《韓詩》,魯國毛亨所傳的《詩》叫《毛詩》。東漢時,《毛詩》得到了官方和學者們的認同,逐漸盛行,齊、魯、韓三家《詩》逐漸衰落以至亡佚。現在我們見到的《詩經》,就是毛亨傳下來的,我們這裡選錄的《詩經》,原文主要依據清代阮元校訂的《十三經註疏》,並廣泛參考了其他研究《詩經》的專著。 [4]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