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隱翼木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隱翼木

中文名:隱翼木

學 名:Crypteronia paniculata Bl.

別 稱:隱翼

界:植物界

門:被子植物門

綱:雙子葉植物綱

亞 綱:原始花被亞綱

目:桃金娘目

科:隱翼科

屬:隱翼屬

種:隱翼木

命名者及年代:Bl.,1826

隱翼木(學名:Crypteronia paniculata Bl.)是隱翼科隱翼屬植物,喬木,分布於老撾越南馬來西亞印度印度尼西亞菲律賓中國;在中國分布於雲南滄源縣班洪紅衛橋、景洪縣修樂公社曼卡新寨、勐臘縣(小臘公路48-55公里金平)、勐臘、黑龍山屏邊瑤山沖頭等地。生長於海拔350-1300米山谷、疏林潮濕溝谷雨林及季雨林。 隱翼木為熱帶雨林或季雨林成分。在中國雲南為其分布區的北緣。對研究熱帶亞熱帶植物區系及其分布規律有科學價值。該種植物花期郁香溢人,其化學成分、經濟用途均有研究意義。 [1]

隱翼木形態特徵

隱翼木, 喬木,高12-30米,胸徑50厘米左右;枝條扁圓,有皮孔及縱紋,無毛。葉對生,寬橢圓形至披針形,長7-17厘米,寬3-7厘米,頂端急尖或短尾尖,基部圓形或楔形,邊緣微波狀,上面綠色,有光澤,下面蒼綠色,側脈6-8對,向葉緣弧形延展互相連接,下面葉脈比上面凸出,顯明易見,細脈網狀;葉柄長5-7毫米。

總狀花序腋生,細長而柔弱,長20-25厘米;花白色或乳白綠色,細小而極多,可達150餘朵,密集;無花瓣;萼筒短,被灰白色絨毛,直徑1-2毫米,萼齒5,三角形,長0.5-1毫米;雄花的雄蕊5,着生於萼齒間凹處,與萼齒互生,花絲細長,長可達2-5毫米,長於萼齒5倍,花葯扁圓,片狀,二裂,有藥隔,藥室側生,退化子房短,矩圓形;雌花的雄蕊花絲短,長不超過萼齒,子房密被灰白色絨毛,2室,胚珠多數,柱頭2裂,其頂端中心內凹,退化雄蕊長不超過萼齒。

蒴果扁圓球形,直徑2毫米,頂端有喙,花柱宿存,果成熟時室間開裂,柱頭及花柱亦隨之一分為二;果梗長約1毫米;種子橢圓形,扁,微小而極多,沿一側有半透明的膜翅。

花期7-8月,果期9-11月。

隱翼木生長環境

主要生長於海拔350-1300米山谷、疏林潮濕溝谷雨林及季雨林。 其分布區年平均溫不低於20℃;年降水量在1 200毫米以上,雨量分布不均,多集中在5-10月,但旱季有大霧可補償水份之不足。土壤為磚紅壤,pH值4.5-5.5,枯枝落葉分解迅速,有機質豐富。

隱翼生長在綠茵蒼翠、森林茂密、常年潮濕的林中,喜微弱光照。與其伴生的主要樹種有絨毛番龍眼、輪葉戟、八寶樹、窄葉翅子樹、棒柄花等植物。

隱翼木分布範圍

分布於老撾越南馬來西亞印度印度尼西亞菲律賓中國;在中國分布於雲南滄源縣班洪紅衛橋、景洪縣修樂公社曼卡新寨、勐臘縣(小臘公路48-55公里金平)、勐臘、黑龍山、屏邊、瑤山及沖頭等地。 主要分布於雲貴高原南端,東經98°9′-104°5′,北緯21°07′-23°07′,地處東南亞熱帶邊緣。

隱翼木繁殖方法

用種子繁殖。因蒴果成熟時縱裂,種子小而有膜翅能隨風遠揚,必須適時採種、沙藏,進行發芽試驗。應選擇生態環境相近的林地播種或移植。因種子十分微小,播種時可適當摻沙。苗床土層要求疏鬆淺薄,以腐質土為佳,溫度應保持在20℃左右,空氣相對濕度以80%左右為宜。

隱翼木主要價值

隱翼木為熱帶雨林或季雨林成分。在中國雲南為其分布區的北緣。對研究熱帶、亞熱帶植物區系及其分布規律有科學價值。該種植物花期郁香溢人,其化學成分、經濟用途均有研究意義。

隱翼木保護級別

保護級別:列入《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高等植物卷》2013年9月2日——瀕危。 列入《中國植物紅皮書》(第一冊)1991年9月——瀕危。

物種現狀:稀有種。在中國隱翼於20世紀50年代初期發現於雲南南部。隱翼科僅1屬5種,中國僅此一種,分布區狹窄,生長於濕性溝谷雨林中,通常3-5株星散生長。因其種子極微小,自然繁殖力弱,產地森林被大面積採伐,以及毀林耕種等綜合因素而導致隱翼木日趨瀕危。

保護措施:中國雲南勐臘縣勐蒼自然保護區有星散分布。建議有關部門選擇數小片劃為自然保護點,並適當開展引種栽培試驗。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熱帶植物園已引種存活一株,雖尚未開花,但枝繁葉茂。

參考來源

  1. 隱翼木, 植物智, 2020-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