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書·崔彭傳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隋書·崔彭傳出自《隋書》,是唐代魏徵主編的紀傳體史書。「二十四史」之一,全書共八十五卷,其中帝紀五卷,列傳五十卷,志三十卷。《隋書》由多人共同編撰,分為兩階段成書,從草創到全部修完共歷時三十五年。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令狐德棻提出修梁、陳、北齊、北周、隋等五朝史的建議。次年,唐朝廷命史臣編修,但數年過後,仍未成書。貞觀三年(公元629年),重修五朝史,由魏徵「總知其務」,並主編此書。《隋書》的作者都是飽學之士,具有很高的修史水平。[1] ==原文==崔彭,字子彭,博陵安平人也。祖楷,魏殷州刺史。父謙,周荊州總管。彭少孤,事母以孝聞。性剛毅,有武略,工騎射。善《周官》、《尚書》,略通大義。周武帝時,為侍伯上士,累轉門正上士。
及高祖為丞相,周陳王宇文純鎮齊州,高祖恐純為變,遣彭以兩騎征純入朝。彭未至齊州三十里,因詐病,止傳舍,遣人謂純曰:「天子有詔書至王所,彭苦疾,不能強步,願王降臨之。」純疑有變,多將從騎至彭所。彭出傳舍迎之察純有疑色恐不就征因詐純曰王可避人將密有所道純麾從騎彭又曰將宣詔王可下馬純遽下,彭顧其騎士曰:「陳王不從詔征,可執也。」騎士因執而鎖之。彭乃大言日:「陳王有罪,詔征入朝,左右不得輒動。」其從者愕然而去。高祖見而大悅,拜上儀同。及踐阼,遷監門郎將,兼領右衛長史,賜爵安陽縣男。數歲,轉車騎將軍,俄轉驃騎,恆典宿衛。性謹密,在省闥二十餘年,每當上在仗,危坐終日,未嘗有怠惰之容,上甚嘉之。上嘗謂彭曰:「卿當上日,我寢處自安。卿弓馬固以絕人,頗知學不?」彭曰:「臣少愛《周禮》、《尚書》,每於休沐之暇,不敢廢也。」上曰:「試為我言之。」彭因說君臣戒慎之義,上稱善。觀者以為知言。後加上開府,遷備身將軍。
上嘗宴達頭可汗使者於武德殿,有鴿鳴於樑上。上命彭射之,既發而中。上大悅,賜錢一萬。及使者反,可汗復遣使於上曰:「請得崔將軍一與相見。」上曰:「此必善射聞於虜庭,所以來請耳。」遂遣之。及至,可汗召善射者數十人,因擲肉於野,以集飛鳶,遣其善射者射之,多不中。復請彭射之,彭連發數矢,皆應弦而落,突厥相顧,莫不嘆服。可汗留彭不遣百餘日,上賂以繒彩,然後得歸。仁壽末,進爵安陽縣公,邑二千戶。
煬帝即位,遷左領軍大將軍。從幸洛陽,彭督後軍。時漢王諒初平,餘黨往往屯聚,令彭率眾數萬鎮遏山東,復領慈州事。帝以其清,賜絹五百匹。未幾而卒,時年六十三。帝遣使弔祭,贈大將軍,諡曰肅。子寶德嗣。
譯文
崔彭字子彭,是博陵安平人。祖父崔楷,魏時任殷州刺史。父親崔謙,是北周荊州總管。崔彭少年失父,事奉母親以孝聞名。性格剛直勇敢,有軍事才略,精於騎馬射箭。愛讀《周官》、《尚書》,粗略知曉其大概意旨。周武帝時,任侍伯上士,幾經改任後任門正上士。
等到隋高祖楊堅擔任北周丞相時,北周陳王宇文純鎮守齊州,高祖怕他會反叛,於是派崔彭帶領兩個隨從騎兵去召宇文純回朝廷。崔彭來到距離齊州三十里遠的地方,於是假裝生病,在驛站停留下來,派人對宇文純說:「天子有詔書交到陳王住所,崔彭苦於疾病,不能勉強步行,希望陳王屈尊到這裡來。「宇文純懷疑事情有變故,多帶隨從的騎兵來到崔彭的住處。崔彭走出驛站迎接,觀察到宇文純心中有疑慮,擔心他不聽從徵召,於是騙宇文純說:「陳王可以令眾人迴避,我將秘密告訴你事情。「宇文純揮手叫從騎走開,崔彭又說:「將要宣讀詔令了,陳王該下馬聆聽。「宇文純急忙下馬,崔彭回頭對自己的兩位從騎說:「陳王不聽從皇上徵召,可以把他抓起來。「兩騎士於是抓着宇文純,並把他鎖起來。崔彭於是大聲說:「陳王有罪,皇上徵召入朝,旁人不准亂動。「陳王的隨從驚愕地離去。高祖見後大為高興,拜任他為上儀同。
等到隋高祖登基後,升任崔彭為監門郎將,兼領右衛長史之職,被賜封安陽縣男的爵位。幾年後,改任車騎將軍,隨後又改任驃騎將軍,一直主持宮中的值班警衛。他生性謹慎縝密,在禁宮二十多年,只要值班在儀仗之中,他就整日端坐着,從未有懈怠懶惰的樣子,皇上很喜歡他。皇上曾經對崔彭說:「你給我值班執仗的時候,我休息睡覺很安穩。你射箭騎馬技藝確已超人,還稍懂學問嗎?「崔彭說:「臣小時喜歡《周禮》、《尚書》,每遇休閒假日,也不敢廢弛。「皇上說:「試着給我說說。「崔彭於是就談了君臣警惕謹慎的義理,皇上稱好。旁邊的人(看到這一幕的人)認為他懂得先哲教言(有見識的話)。後來加任上開府,升任備身將軍。
皇上曾在武德殿宴請達頭可汗的使者,有鴿子在殿樑上鳴叫。皇上叫崔彭射它,一發即中。皇上大為高興,賜給一萬錢幣。到使者回去後,可汗又派使者對皇上說:「請求與崔將軍見一面。「皇上說:「這一定是因為擅長射術而聞名於胡人王庭,所以來請求相見。「於是派他前往。到達那以後,可汗召來數十個擅長射箭的人,便把肉拋投在郊野,用來聚集飛鳶,派那些善射的人去射。大多射不中。又請崔彭去射,他連射數箭,飛鳶都應弦墜落,突厥人互相對視,無不讚嘆敬服。可汗留住崔彭不放達一百多天,皇上贈以絲繒彩帛,崔彭才得以回朝。仁壽末年,升爵位為安陽縣公,食邑二千戶。
煬帝即位後,升任左領軍大將軍。隨駕前往洛陽,崔鵬總督後軍。當時漢王楊諒叛亂剛剛平定,餘黨到處聚集,朝廷派崔彭率數萬士兵平定山東制止叛亂,又兼領慈州職事。煬帝因他清廉,賜予絹帛五百匹。不久去世,終年六十三歲。皇帝派使者弔唁祭奠,贈封為大將軍,贈諡號為肅。兒子崔寶德繼嗣。[2]
作者簡介
魏徵(魏徵)字玄成(公元580年-公元643年2月日),鉅鹿郡(一說在今河北省巨鹿縣,一說在今河北省館陶縣)人,唐朝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和史學家,因直言進諫,輔佐唐太宗共同創建「貞觀之治」的大業,被後人稱為「一代名相」。[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