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降塵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孔夫子舊書網 的圖片

降塵是中國天氣學的一個名詞術語。

漢文字是世界上唯一沒有間斷的古老文字系統[1],直到現在我們仍在使用。其不單是人們日常生活中的表述用具,更是五千年悠久文明的記錄者、傳承者。可以說,漢文字是中華民族古老悠久、博大精深文明的「活化石[2]」。

名詞解釋

降塵是指自然降落於地面的空氣顆粒物,其粒徑多在10微米以上,計量指標單位為一定時間內單位面積上地表沉降物質的量。大氣粉塵自然沉降量的監測是開展較早的大氣污染物例行監測項目。降塵反映顆粒物的自然沉降量,用每月沉降於單位面積上顆粒物的重量表示(單位:t/km2·月)。

空氣中沉降較快,故不易吸入呼吸道。其自然沉降能力主要取決於自重和粒徑大小。是反映大氣塵粒污染的主要指標之一。

降塵是大氣中粉塵的沉積物,大氣中粉塵顆粒物的來源可以分為自然來源和人為來源兩類。在自然源和人為源中都有一次和二次顆粒物的來源。自然源中一次顆粒物的來源主要有:土壤顆粒物和地球表面的沉積物、火山噴發形成的火山粉塵、由各種火災產生的煙塵顆粒、海洋中波浪破碎和氣泡爆炸產生的大氣氣溶膠、隕石進入地球大氣層分解形成的宇宙粉塵、生物界的花粉、孢子等。二次顆粒物的來源主要有:森林中放出的碳氫化合物經光化反應後產生的微小顆粒,自然界硫、氮、碳循環中的轉化物等,人為源主要包括工業過程如礦山和露天採石場等產生的工業粉塵。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