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附分穴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揭密真相的內容僅供參考,並不能視為專業意見。任何醫藥相關資訊,應諮詢專業人士。

附分穴】經穴名。出《針灸甲乙經》。屬足太陽膀胱經。手、足太陽之交會穴。附分穴的位置:背部,當第2胸椎棘突下,旁開3寸。中醫認為刺激附分穴有治療頸項強痛、肩背拘緊、肋間神經痛、感冒、肺炎等作用。


穴位含義

臟腑外輸脊背的氣血物質在此構成膀胱經經脈的附屬分支。
附,隨帶、附帶也。分,分開、分出也。附分名意指膀胱經的氣血物質在此形成一條經脈的附屬分支。


概況

【取穴】位於人體的背部,當第2胸椎棘突下,旁開3寸。
【氣血特徵】氣血物質為乾熱風氣。
【運行規律】循膀胱經上輸頭頸。
【功能作用】 運化膀胱經水濕上行天部[1]

作用功效

【功效應用】:舒筋活絡,疏風散邪。
【主治病症】:主治肩臂、上肢等疾患:如肩背拘急,頸項強痛,肘臂麻木不仁,肘臂麻木,肩背拘緊,現代又多用以治療肩背神經痛,岡上肌腱炎,頸椎病,頸部肌肉痙攣,肋間神經痛,副神經麻痹,肺炎,感冒等。
【配伍應用】:
附分穴配大椎穴、風池穴、後溪穴治療頸項強痛; 附分穴配風池穴、後溪穴,有祛風活絡,舒筋鎮痛的作用,主治頸項強痛。 附分穴配大椎穴,肩髃穴,有散寒除濕,通經活絡的作用,主治肩背拘急疼痛。
附分穴配大椎穴、風門穴、肺俞穴,治哮喘病。
附分穴配風池穴、大椎穴,治頸項疼痛。
附分穴配環跳穴、肩髎穴、大椎穴、曲池穴,治肩關節疼痛


穴位療法

【針刺】附分穴,斜刺0.5-0.8寸,局部酸脹; 不可深刺,以防氣胸。
【艾灸】附分穴艾條溫灸5-10分鐘,附分穴,艾炷灸或溫針灸3-5壯。
【按摩】用力按揉或用刮痧板從上向下刮拭附分穴,可治頸項強痛、肩背拘急


視頻

焦守廷上傳足太陽膀胱經《附分穴》


參考文獻

  1. 附分穴,穴位密碼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