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阿道夫大橋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阿道夫大橋盧森堡的市標之一,建於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1]。該橋跨越大峽谷,連接新、舊兩市區;支撐橋樑的拱門左右對稱,是歐洲傑出的建築物之一。

中文名稱:阿道夫大橋

地理位置:盧森堡

開放時間:全天

景點級別:國家級

最佳遊玩季節:春夏。此時盧森堡日照充分,溫度適宜,多有民俗活動舉辦。

建議遊玩時長:半小時

門票價格:免費

簡介

阿道夫大橋是盧森堡的市標之一,建於十九世紀末至二十世紀初,橋高46米、長84米,是一座由石頭砌成的高架橋,位於盧森堡車站西北方。阿道夫大橋跨越峽谷,連接新、舊兩市區,而支撐橋樑的拱門左右對稱,非常壯觀,是歐洲地區傑出的建築物之一,從橋上眺望遠處的風景十分美麗。

特點

這座大橋承擔着跨越皮特魯斯河的道路交通,連接着上城區皇家大道和通往火車站的自由大道大橋寬17.2米,有4條公交線路通過,其中三條通往火車站,還有一條是通往上城區的巴士專線,另有兩條人行道供行人使用。

阿道夫大橋 作為歐洲地區傑出建築物之一,也是盧森堡的市標之一的「阿道夫大橋」建於十九十九末至二十世紀初,是一座由石頭砌成橫跨盧森堡大峽谷的高架橋,且支撐橋樑的拱門成左右對稱顯得十分壯觀。該橋連接了盧森堡的新、舊兩市區,遊客可以從橋上眺望遠處的美麗風景,而且大橋本身就是一道不可多得的視覺盛宴。

阿道夫大橋,無論從哪個方面而言,都已成為一個非官方的國家的象徵,代表了盧森堡的獨立,並已經成為盧森堡市的一個主要旅遊景點。大橋由法國人 paul sejourne和盧森堡人paul rodange設計,於1900年到1903年間建成。它的結構設計模仿了建在美國費城的核桃路大橋。

視頻

站在橄欖山看整個耶路撒冷城,主哭耶京堂。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