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閱讀馬克思(柏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閱讀馬克思
圖片來自創意悠悠花園

《閱讀馬克思》中國當代作家柏峰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閱讀馬克思

閱讀馬克思,閱讀什麼呢?從馬克思的偉大著作《共產黨宣言》問世,已經170餘年了,這期間,就馬克思來說,其著作足可以汗牛充棟,遑論關於他及他的著作的研究更是多個汗牛充棟了。我的根本想法是:要閱讀,就讀馬克思的著作。

要閱讀,首先要解決的是閱讀是對象,即就是要尋找馬克思的著作。原先,曾經收藏有4卷本的《馬克思恩格斯選集》,幾經搬家以及書房整理,書籍大都散亂在各處,不好尋找,猶如散失的親人一般,明明知道就在同一個世界上,可是就是找不着,真急人!好在只要有心,總是有辦法的,在一個明媚的春天]的早晨,那時的心情似乎特別愉悅,竟然在書架上找見了。說到這,回頭來說說書房的情形:這是一間全家最大的房間,南向,四周的牆壁全部是書架,插滿了各式各樣的書籍,幾乎沒有任何空間了,要尋找一本需要的書籍,經常在室內梯子上爬上爬下的,勞累自不必說,有時候,明明知道在某個地方准能找到,可是,往往和你開玩笑,偏偏找不見,驀然回首,說不定就在距離書桌不遠的地方。

這次,仍然是這樣,卻在無意中找到了。這部書,早在三十餘年前就已經讀過,而且還詳細地做過「眉批」——所謂「眉批」也就是在書籍的天地和留空的地方,寫下注釋的詞語或者一兩句閱讀的感想。不想,因為這「眉批」竟然給還在讀中學的我帶來了一生中不能忘懷的事件:在一次交談中,不經意說正在閱讀這部四卷本,有的章節還寫有「眉批」。說者無意,聽者有心。這句話很快就被匯報上去,說我不知幾斤幾兩還「眉批」馬克思,甚至說我「修正」馬克思——須知,當年的「修正」可不是一個褒義詞,是可以帶來厄運的。再說,我又不是伯恩斯坦、考茨基,也不是普列漢諾夫、托洛茨基,沒有他們這人的水平和學識,也沒有他們的能耐,不過一個中學生而已,就是閱讀馬克思的著作也十分吃勁、半懂不懂的,怎麼「修正」馬克思,也根本「修正」不了馬克思。好在學校配合其時的社會現實運動,開設有「理論」課程,跟着老師學了點西方古典哲學和馬克思主義哲學政治經濟學,多少還有點閱讀基礎,否則,根本也就閱讀不了一點馬克思。馬克思也不是隨意就能夠閱讀的,缺少最基本的歷史和文化知識,豈能順利地進行閱讀?就是憑藉了這點基礎知識,才進入了馬克思閱讀。這不,為了這句「眉批」,確確實實讓一幫人很老實地幫助了我一次,幾經檢討才罷休。我不知道,「眉批」這本來很簡單的讀書方法,也是很實用的讀書方法,為什麼在一些人的眼裡卻變成了「修正」,這難道是修正嗎?那是一個不講求知識的年代,現在回想起來,也還挺有意思,呵呵,真的,挺有意思。不管怎麼樣,書還是要閱讀的。

又一次閱讀了這部書,心想,趁着餘勇,何不繼續閱讀更多甚至讀完目前所能找到的馬克思著作呢?於是,決定閱讀《馬克思恩格斯全集》。主意已定,便想辦法尋找這套55卷本的宏偉著作。真的,沒有其他閱讀者的幸運,據說,某位閱讀者在一家古舊書店,用很少的人民幣就購買到了一套完全嶄新的這套書,真是有緣呵!我呢?地處渭河岸邊的新興起來的城市,書業還不是十分發達,要讀書,基本上是靠自己購買,好在現在網購和交通十分便利,只要需要,很快便能到手。新出版的確實很漂亮也很便於收藏,可是,價格過於昂貴,購買不易。但是,既然起心了,就要想辦法找到這套書。

辦法只有一個,那就是:借閱。原來曾經就讀過的學校是一所渭北區域比較早的私立學校改制而來的中學,圖書館建設還好,記得館藏有這套書,於是,通過熟悉的朋友,前去查詢。還好,有,不過不是很全了,剩餘有30多本還卷數不齊,借來,先這樣進行閱讀。慢慢再想辦法尋找其餘的卷數。功夫不負有心人。終於有神通廣大的朋友,遂了我的心愿,又借來剩餘和補缺的卷數,也許冥冥中有閱讀馬克思之緣,居然這樣奇妙地解決了閱讀馬克思的大問題——經過將近兩年的時間,逐卷閱讀完了這55卷。當我放下手中的鉛筆,輕輕吐出一口氣的時候,心裡很快閃過一個念頭:到底讀完了!是啊,讀完了這套巨幅著作,沒有吃苦的態度與頑強的精神,是不會這樣閱讀下來並堅持到最後的一個句點的。在這方面,還是有一點自信的。經學大師黃侃先生讀書就有有始有終的習慣,一路圈點並「眉批」(這是真正的學術批註),而今他閱讀過的材料,已經成為人們研究學問的極好的書籍,一再依照原樣出版,還時常購求不得呢。

要說的是,這套馬克思著作,除過編印精良自不必說之外,還編輯了一本索引本,這是閱讀本套書功德無量的好事情,按圖索驥,尋找到前後閱讀的線索,也提供了閱讀的順序。每一日閱讀完畢,只在此卷相關部分做個記號則可,不必依據習慣在書本上折頁或者夾進順手得來的東西當做閱讀進行中的記號,省掉很多重複翻檢的麻煩也能知悉前後的照應。因此來看,古人讀書非常重視書目學的道理就在這裡。張之洞先生曾經編寫過一部《書目問答》,這是走進我國古典經學的很好的入門引導之書,有許多的古典文化研究者就是靠了這部書而取得了奪目的學術成就。

老實說,儘管閱讀了這套全集,也不敢說就真正讀明白了馬克思,沒有,真的沒有讀明白。最困難的是馬克思、恩格斯的書里牽涉到大量的當時的許多社會材料和和他們同時代學者的著作,要徹底讀明白,就要旁及這些東西,而這些一部分還可以找到一點現成的參考,絕大部分則是無法在目前的圖書情況下完成齊備任務的,況且,由於不能閱讀外文而時常陷入到閱讀的困惑之中,比如,為了弄明白書中的一個詞語的原本含義和語境含義,就得大費思量,這就制約了閱讀的速度與質量。話說回來,毫不後悔這樣的閱讀,也許,這就是我人生最長久的一次閱讀單一主題的著作,也是一次最持久的閱讀高峰體驗。別的不提,就說馬克思與恩格斯的文風和筆觸吧,其嚴謹的理性思維和張揚着輕靈的詩情畫意的藝術張力,就讓人讚嘆不已,文章的內在蘊含着的思想美和意境美到達了極高的境界,往往令人流連忘返,欲罷不能。閱讀完恩格斯《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這篇優美的文章,且不說行雲流水般的行文,也不說明晰而簡練的語言結構,就是蘊含在這短短的文字里的深厚的知音般的情誼就讓人情動於中,況且,沉雄的思想儲量和開闊的理論視野以及清新的敘述,都是令人入迷的好去處。且不論其他,僅就用文字織造的文學力量足以冠絕天下。

閱讀馬克思,並不是雄心壯志做個馬克思主義的專業研究者,要是這個,就憑閱讀這55卷全集還是遠遠不夠的,還得繼續閱讀和研究與馬克思相關的歷史境況和馬克思主義形成的各種因素,沒有長時間的思想和哲學以及政治經濟學知識的積累是難以望其頸背的,何況還要在繼承中創新更是很見水平的事情,而我,只是想閱讀,閱讀能使我開闊思維視野,滿足於心靈的需要而已。

不過,閱讀了便也就知足了。[1]

作者簡介

柏峰,男,陝西蒲城人。陝西省文藝評論家協會副主席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