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閭丘曉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閭丘曉(?~757)

閭丘曉,生年不詳,卒年公元757年(唐肅宗至德二年),籍貫失考,中唐官員[1]。濠州刺史[2]。工詩。史載「曉素愎戾,馭下少恩,好獨任己。」公元756年,殺害詩人王昌齡。 公元757年,睢陽張巡告急,河南節度使張鎬傳檄閭丘曉引兵出救,閭丘曉畏敵不進,導致睢陽被安祿山屬下將領尹子奇攻陷。張鎬怒而杖殺閭丘曉。事跡散見新、舊《唐書·張鎬傳》。《全唐詩》存詩1首[3]

五言律詩

夜渡江 唐·閭丘曉

五言律詩

舟人自相報,落日下芳潭。
夜火連淮市,春風滿客帆。
水窮滄海畔,路盡小山南。
且喜鄉園近,言榮意未甘(一作能令意味甘)[4]

閭丘曉為什麼要殺王昌齡?

王昌齡自幼家境貧寒,一生經歷坎坷。他於公元727年進士及第後,任校書郎(整理圖書典籍的官)7年,此後又任河南汜水縣縣尉。739年被貶謫岒南(今廣東),740年還京後,又赴江寧(今南京)任江寧丞。747年再度被貶官龍標(今湖南黔陽)任縣尉。755年安史之亂爆發,756年,59歲的王昌齡輾轉回老家途中,經亳州,被亳州刺史閭丘曉殺害。閭丘曉為什麼要殺害王昌齡?他一介刺史,不過是州縣級長官,又憑什麼殺掉同是朝廷命官的王昌齡?史書記載甚少,留下千古之謎。但元人辛文房《唐才子傳》卷二「王昌齡」名下,有一句發人深思的話:「以刀火之際歸鄉里,為刺史閭丘曉所忌而殺」。許多史學家認為「忌而殺」三字,道出了王昌齡的死因。有人揣測是王昌齡觸犯了閭丘曉的「禁忌」。更多的觀點和說法是閭丘曉嫉妒王昌齡的詩才與名氣,於是閭丘曉便對王昌齡動下了殺心,最後使得王昌齡落得個魂斷亳州的悲慘結局。但令人憤慨的是,這樣一位才華橫溢的詩人竟死於妒才者之手,實在令人痛惜!然而天網恢恢,疏而不漏。草菅人命的閭丘曉豈能例外?王昌齡冤死後不久,時任宰相兼河南節度使的張鎬,就為他報了仇[5]

王昌齡尤為擅長寫七絕詩,被譽為「七絕聖手」。他與李白王維這些名冠一時的大才子都是摯交好友,有着非常深厚的友誼。然而,這樣一位才華橫溢的詩人,卻死在了閭丘曉之手。 公元757年初,王昌齡在安史之亂中,輾轉漂泊後,準備返回家鄉,而他的回鄉之路正好要經過閭丘曉所在的濠州。閭丘曉久聞王昌齡之名,於是讓人請來了王昌齡。然而,兩人之間的這次見面,卻讓閭丘曉起了殺心。

王昌齡才氣橫溢,與那個時代許多詩人一樣,不拘小節,放浪形骸,同時不畏權貴,而閭丘曉則是傲慢剛愎之人。兩人之間一見面就鬧得很不愉快,閭丘曉對王昌齡的才華也大為嫉妒。所以,他忌恨之下,居然殺害了本就落魄不已的王昌齡,釀成了文壇的一齣悲劇[6]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