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閩東革命紀念館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閩東革命紀念館館藏品有從馬列主義傳播到轟轟烈烈大革命,從工農武裝割據、創建閩東蘇區到堅持艱苦卓絕的三年游擊戰爭,從奔赴民族解放戰爭的戰場到解放福建期間曾經在這塊土地上戰鬥過的陶鑄、葉飛、粟裕、曾志、範式人、楊采衡、陳挺、左豐美等老一輩革命家的照片、家書、傳單、書、刊、佩刀、印匣、印、衣服、檯燈、硯台、墨盒、矛、戈等革命文物。

基本介紹

閩東革命紀念館館藏品有從馬列主義[1]傳播到轟轟烈烈大革命,從工農武裝割據、創建閩東蘇區到堅持艱苦卓絕的三年游擊戰爭,從奔赴民族解放戰爭的戰場到解放福建期間曾經在這塊土地上戰鬥過的陶鑄、葉飛、粟裕、曾志、範式人、楊采衡、陳挺、左豐美等老一輩革命家的照片、家書、傳單、書、刊、佩刀、印匣、印、衣服、檯燈、硯台、墨盒、矛、戈等革命文物。以這些豐富的歷史文物為基礎,通過精心策劃和合理布局,使革命文物變成了社會宣傳教育的生動教材,再現了閩東各族人民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前仆後繼,英勇鬥爭,迎來解放的壯麗詩篇。觀眾從整體環境到局部細節,從歷史人物到歷史事件,自始自終處於一種當年閩東鬥爭情景的厚重歷史氛圍之中,深受感染和教育。

展廳展館

閩東革命紀念館是以收藏`展示`研究閩東地區革命鬥爭史和閩東蘇區[2]老一輩革命家活動的專題性紀念館。展廳面積1319平方米,呈回字型。展廳正面是一組《前仆後繼、紅旗不倒》裝飾。展廳內容為《閩東革命鬥爭史》,陳列分五部分:

一、中共閩東地方黨組織建立,反帝反封建怒潮掀起

鴉片戰爭後,閩東人民在「三座大山」壓迫剝削下,過着水深火熱的悲慘生活。近百年間,閩東人民多次舉行農民起義和反洋教鬥爭,結果都以失敗告終。

在「五四」運動浪潮推動下,從一九二四年起,一大批在外求學的進步學生紛紛返回閩東,在故鄉傳播馬列主義宣傳共產黨的主張,喚起了民眾的覺悟為閩東黨組織建立奠定了思想基礎。一九二六年閩東開始有了共產黨組織,他們參與籌備組建寧德、福安、霞浦、屏南、福鼎等國民黨縣黨部。和國民黨左派一道,舉起反帝反封建旗幟,發動領導了福安、古田、連江、屏南等地早期農民運動。

二、工農武裝割據,創建閩東蘇區

大革命失敗後,閩東革命轉入低潮。一九二九年起,中共福州中心市委派鄧子恢、陶鑄葉飛、曾志等同志到閩東發展地方組織,發動農民運動,開展武裝鬥爭。革命烈火在閩東大地重新燃燒起來。一九三四年一月,已經形成全區性農民武裝暴動局面。二月閩東蘇維埃政府在福安柏柱洋宣告成立,全區十個縣蘇維埃政權相繼誕生。六月,在省委遭破壞,與上級失去聯繫的情況下,福安、連江兩個中心縣委舉行聯席會議,成立中共閩東特委,下轄十個縣委,擁有二千二百多名黨員。九月,閩東紅軍獨立師在寧德支提寺成立,有三個團、兩個獨立營、一個特務連、共一千六百多人。一九三四年,是閩東革命的火紅歲月,五百里蘇區內翻身農民分到土地,當家作了主人。

三、三年游擊艱苦卓絕,黨政軍民風雨同舟

中央紅軍第五次反「圍剿」失敗後,一九三四年十月國民黨調集數萬兵力對閩東蘇區進行「圍剿」。面對相當我軍幾十倍兵力的進攻,一九三五年一月,中共閩東特委在福安洋面山舉行緊急會議。會後集中紅軍主力給敵人以迎頭痛擊後,主動撤離蘇區,轉入游擊鬥爭。同年五月恢復了中共閩東特委。八月特委設立寧屏古、福壽、霞鼎、鼎平四個辦事處,領導全區游擊鬥爭。十月、十一月閩東紅軍獨立師分別與閩浙邊紅軍挺進師、閩北紅軍獨立師勝利會師。從此,三支紅軍遙呼相應,一次又一次粉碎敵人的「圍剿」。在艱苦卓絕的三年游擊鬥爭中,閩東黨組織和紅軍游擊隊與壽寧崗壠、寧德梅坑、霞浦柏洋,屏南仙山崗、福鼎李家山、福安竹洲山等邊縣山區為根據地,依靠廣大人民,尤其是畲族群眾的支持和掩護,不斷出擊白區,與敵人周旋於崇山峻岭之中。鬥爭中恢復了部分老蘇區,發展了新蘇區。

四、致力團結抗日,堅持自衛反頑

一九三七年七月,抗日戰爭爆發。閩東各界人士投入隆隆烈烈的抗日救亡運動。中共閩東特委從全民族利益出發,主動與國民黨當局舉行四次談判,達成了共同抗日協議。一九三八年二月閩東紅軍獨立師改編為新四軍三支隊六團,奔赴蘇皖抗日前線。一九四一至一九四五年我黨領導的人民抗日武裝多次與國民黨聯合作戰,擊退日寇對閩東沿海的入侵。以此同時,國民黨頑固派在閩東不斷製造反共流血事件,使閩東黨組織和抗日游擊隊受到重大損失。一九四二年十一月國民黨軍誘捕閩東遊擊隊縱隊幹部、戰士69人,集體槍殺於寧德霍童,製造了震驚八閩的「霍童慘案」。面對頑固派的猖狂進攻,我黨組建了閩東主力游擊隊、寧德縣游擊隊、閩東遊擊縱隊等人民抗日武裝。一方面加強對日作戰,一方面堅持與頑固派進行有理、有節、有利的鬥爭,並在鬥爭中發展壯大,迎來抗戰勝利

五、全面發動游擊戰爭,配合大軍解放閩東

解放戰爭初期,閩東黨組織進一步恢復和發展。一九四七年中共閩東地委、閩東工委成立後,組建、整編了十幾支游擊武裝,鞏固擴大游擊根據地。同時在城鎮發動聲勢浩大的愛國民主運動,沉重打擊了國民黨在閩東的黑暗統治。

一九四九年六月至十一月,閩東地方游擊隊密切配合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第三野戰軍,順利地解放了閩東全境。閩東,這塊七千多革命烈士鮮血染紅的土地,終於回到了人民手中。展出《閩東革命鬥爭史》的革命舊地址照片、圖片328幅,文物、文獻325件,人物照片95幅,歷史畫24幅,這些歷史文物再現了閩東各族人民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前仆後繼,英勇鬥爭,迎來解放的壯麗詩篇。

閩東革命紀念館現為省級「青少年革命傳統教育基地」、「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省直機關思想政治教育基地」、「小公民道德教育示範基地」、「國防教育基地「和「市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並被福建省文物管理委員會和文化廳評為「優秀愛國主度教育基地」。2007年被命名為福建省國防教育基地。

視頻

閩東革命紀念館 相關視頻

閩東革命長畫卷——閩東革命紀念館
閩東革命紀念館:重溫閩東蘇區崢嶸歲月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