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閘北公園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閘北公園〔宋教仁墓〕原圖鏈接來自 新浪網 的圖片

閘北公園是中國上海市靜安區的一所綠地公園。最早是宋教仁墓園,後改為公園並經歷多次整修擴建。

歷史

1913年3月20日,宋教仁在位於上海閘北上海火車站(老北站)遇刺,22日不治身亡,後安葬於閘北象儀巷。國民黨員在此建立墓園,占地43畝,稱為宋公園。1923年9月,上海特別市政府決定撥款修繕宋園,並闢為公園。民國35年更名為教仁公園[1]。1950年5月28日易名閘北公園。

公園簡介

1985~1990年有建造長廊、宣傳廊、三潭印月、大門口花壇等。

人物介紹:陸羽(733年-804年),字鴻漸;漢族,唐朝復州竟陵(今湖北天門市)人,一名疾,字季疵,號竟陵子、桑苧翁、東岡子,又號「茶山御史」。一生嗜茶,精於茶道,以著世界第一部茶葉專著—《茶經》聞名於世,對中國茶業和世界茶業發展作出了卓越貢獻,被譽為「茶仙」,尊為「茶聖」,祀為「茶神」。他也很善於寫詩,但其詩作世上存留的並不多。他對茶葉有濃厚的興趣長期實施調查研究,熟悉茶樹栽培、育種和加工技術,並擅長品茗。唐朝上元初年(公元760年),陸羽隱居江南各地,撰《茶經》三卷,成為世界上第一部茶葉著[2]。《全唐文》有《陸羽自傳》。

閘北公園入園處有茶聖陸羽像,像後的浮雕,講述了種茶採茶,制茶,品茶的整個過程。

人物介紹:宋教仁(1882年4月5日~1913年3月22日),字遁初,號漁父,漢族,湖南桃源人。1913年被暗殺於上海,享年三十二歲。中國偉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中華民國的締造者,是中華民國初期第一位倡導內閣制的政治家。1905年加入同盟會後,於1910年在上海主編《民立報》鼓吹革命。1911年與譚人鳳等在上海組織同盟會中部總舍,任總務幹事,策劃長江流域起義。武昌首義後,協助湖北軍政府辦理外交,1912年任南京臨時政府法制院院長。8月,同盟會改組為國民黨,任代理理事長。國民黨在國會選舉中獲多數,即着手準備組織責任內閣,為竊國大盜袁世凱所忌。

1913年3月24日,宋教仁在上海火車站被刺客刺死。1924年6月在上海老閘北群地百餘畝建成宋公園,葬宋於園內,墓呈半球形,墓前立有「宋教仁先生之墓」的石碑。墓頂塑一展翅雄鷹,象徵先烈革命的凌雲之志,墓地中還立有宋教仁先生石雕像,四周遍植龍柏,綠樹成蔭,莊嚴肅穆。

公園沿圍牆以白楊、榆樹、柳樹香樟、泡桐、朴樹、楓樹、廣玉蘭、黃櫸等高大喬木組成疏林,配植蚊母、夾竹桃、海棠、紫荊等灌木,以降低馬路噪音和工廠煙塵,主要園路以速生、冠幅大的懸鈴木、青桐等着蔭。水邊植垂柳、櫻花、薔薇、黃馨,橋畔中合歡和杜鵑,點綴四季景色。亭廊周圍以海棠、松、杉等襯景。公園尤以海棠為特色,主要有垂絲海棠、木瓜海棠、貼梗海棠、西府海棠、倭海棠等5個品種約1000株。

視頻

閘北公園 相關視頻

視頻: 上海閘北公園航拍A
上海閘北公園攬勝

參考文獻

  1. [原創今天,謁宋教仁墓(百年辛亥紀念帖)],鐵血網,2011-10-10  
  2. 《茶經》世界上第一部茶葉專著,豆丁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