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閒聊李漁④(張奎高)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閒聊李漁④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閒聊李漁④》中國當代作家張奎高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閒聊李漁④

4、崑曲傳播第一人

康熙七年(1668 年),甘肅提督、逆靖侯張勇駐守甘州(今甘肅張掖市),因慕李漁才名,特派將士到蘭州邀請李漁來到甘州。李漁帶着家庭戲班,於夏初抵達甘州。李漁的到來,受到張勇的優禮相待,李漁留在甘州居住了一年,他為張勇的子孫編寫了啟蒙讀物,輔導他們學習。他還為張勇在甘州的府邸設計修建了園林與五鳳樓。李漁所帶的戲班還深入軍營,為守衛邊塞的將士們演出崑曲片斷(摺子),並與甘州戲班同台演出,交流技藝。受張勇委託,李漁還帶領戲班慰問了祁連山區藏族與裕固族,演出之餘,他還深入民間釆風,與少數民族同胞交流。

對此,《張掖市志》有記,李漁也有《甘泉道中即事》詩兩首,其一寫道:

一渡黃河滿面沙,只聞人語是中華。

四時不改三冬服,五月常飛六出花。

海錯滿頭番女飾,獸皮作帳野人家。

胡笳聽慣無悽惋,瞥見笙歌淚滿賒。

詩中除寫出邊塞風情外,詩的最後兩句則是記述了甘州軍民觀看家班演出的場景:本來胡笳的聲音是淒婉的,但由於他們已經聽慣了也就沒有悽惋的感覺了。但是,當邊塞的將士與番民看他家班的演出崑劇時,卻激動地讓淚水盡情地流淌了。

值得一提的是《張掖市志》有一段關於李漁記述,其中記述了這樣一件事:張掖從唐代《西涼伎》和《諸宮調》開始有了戲劇的雛形。清康熙年間,江南名士、著名戲劇家李漁應靖逆侯張勇之聘來到張掖,吸收張掖民間歌舞,創西秦腔,後傳至襄陽、武漢、北京,逐漸演變成為漢劇和京劇的「西皮調」。查百度關於漢調皮黃腔典章這樣記述:「西皮出自西秦腔演變的襄陽腔,俗稱漢調。」由此,可以這樣理解:西皮出自李漁所創的西秦腔。

在江西虔州,李漁家昆班應邀來到軍營,為駐守的將士們進行演出,其間,李漁深情地為將士們作了演講,演講中,還提到了在甘肅甘泉所見所聞和親身感受,他意味深長對將士們說:「……及抵邊陲,始知地獄即在人間,羅剎原非異物,而今而後,方知人異於禽獸者幾希,而近地之民去絕塞之民者,反有霄壤幽明之大異也。不入其地,不睹其情,焉知生於東南,游於都會,衣輕席暖,飯稻羹魚之樂哉!」他以親身經歷和對邊陲之苦的感受,教育生於魚米之鄉東南的將士們要珍惜這良好的生活環境,並即興吟詠了一首《語雯州兵士》的五言古詩勉勵勉勵將士們:「……朝庭養士卒,皆為立功勳。既食兼人食,宜勤萬里勤。廉頗誠可法,莫法希夷陳。」]

李漁以長者、名人的身份勉勵士兵們既然吃着人民供給的糧食,就應該為人民守好萬裡邊防;要勤於職守,勇立功勳,學習能吃飯能打仗的老將軍廉頗,而不要學那個 貪睡怕動的陳仙人,以不辜負朝庭養士衛國、保家立功的期盼。他精美絕倫的表演,讓將士們領略到了崑曲的美艷動人。他充滿諧趣、殷殷激情的演講讓將士們深受感動。

將士們真情感激和歡呼,也讓李漁和家姬們深受感染。

在海南澹州,土族人第一次看到了雅極了的崑曲,李漁有七言古詩《儋州行吟》記錄了此事。

李漁游塞外南疆,訪蒙回彝藏;入軍營哨卡,勞士兵語長。他將崑曲傳遍天南海北,用文化覺世醒世,德化四方。四百年前是第一人,至今也沒有任何一個人、任何一個崑劇團隊堪比李漁![1]

作者簡介

張奎高,1950年生,江蘇如皋人。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