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長海縣大長山島鎮中心小學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新浪網 的圖片

長海縣大長山島鎮中心小學學校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依法治校、德育為首,圍繞素質教育這個中心,不斷深化教育教學[1]改革,教育教學質量穩步提高,初步實現了縣委、政府打造教育品牌的目標。

校園諮詢

WIFFA第二個希望工程小學啟動,一山一海貨代情

首個WIFFA希望工程國際小學捐助建設對象為雲南滄源佤族自治縣勐董鎮上永和小學。該小學創建於1954年,坐落在雲南滄源佤族自治縣一個小鄉村,為一『山』。本次邊境小學慈善捐助考察對象大長山島鎮中心小學,坐落於東北地區唯一的海島邊境縣,長海縣,為一『海』。跨越南北,『一山一海』。

--長海縣邊境小學慈善捐助考察及政企合作洽談

5月9日,在市希望辦主任趙強和市希望辦副主任、市青基會理事長宋繼君的陪同下,WIFFA希望工程慈善基金組建了以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國際貨代分會會長、WIFFA理事長、中國國際海運網CEO康樹春為首的「WIFFA慈善考察工作組」,赴東北地區唯一的海島邊境縣----長海縣對當地的捐助小學環境、經濟環境進行實地考察。

在當地縣政府的熱情引領下,WIFFA慈善考察工作組首先來到了大長山島鎮中心小學。長海縣教育局局長韓雪、大長山島鎮中心小學校長[2]蘇海濤等領導親切接待並帶領工作組參觀了小學的操場和校舍。

經過實地考察了解到,由於教育資源不均衡,周圍幾個島嶼上的學生也需要到該小學就讀,但長海縣所轄島嶼之間交通不便,再加上長海縣留守兒童和務工子女較多,很多學生需要寄宿在學校。但該小學供電系統陳舊老化,無法保障住宿和供餐用電需求,甚至還影響正常教學,急需改善。在市希望辦主任趙強和市希望辦副主任、市青基會理事長宋繼君的陪同下,WIFFA慈善考察工作組當即決定將出資進行整體學校改造,重新規劃並改善學校的供電系統,解決學生的寄宿和用餐等問題,在此成立第二所WIFFA希望工程國際小學。

當日上午,WIFFA慈善考察工作組移步長海縣政府,長海縣縣長劉寶慶、縣委副書記王麗英和長海縣團委書記鄒紅錦與大連市希望辦領導同WIFFA慈善考察工作組在縣政府會客廳進行政企合作洽談會議。

座談會上劉寶慶縣長表示近年來,根據十四五新的發展定位,長海縣啟動了機場擴建、港口提升等一批重大功能性基礎設施建設項目。並且商業方面長海縣目前有三個新業態設計:「新漁業」;「新科技」;「新文旅」。其中,在「新漁業」和「新文旅」方面與WIFFA國際貨代信用合作平台高度契合。在冷鏈運輸、文化旅遊及電商方面有很大的合作空間和可能。對於WIFFA以及WIFFA的貨代企業會員都有着極大的商機。

當天,WIFFA慈善考察工作組還實地考察了解了正在規劃興建的長海縣電商物流園,於景旭副縣長根據規劃圖,現場介紹了電商物流園園區的整體規劃。

隨後WIFFA慈善考察工作組參觀了長海機場、待建遊輪碼頭等旅遊文化場地設施,受到了大長山島鎮鎮長丁軍、副鎮長畢愛輝;小長山島鎮鎮長呂永全及大連長海機場有限公司總經理楊東寧的熱情接待,為深化合作提供了內容基礎。

通過實地考察,大連市青基會及WIFFA希望工程慈善基金會對長海縣教育環境和經濟現狀有了詳細的了解,明確了政企合作的契合點。WIFFA希望工程慈善基金在改善當地學習環境和質量的同時,將通過貨代行業慈善的力量,把教育、旅遊、文化、電商一體化,進而實現長海縣產業和經濟的拉動,為造福當地人民貢獻力量。並為貨代人尋找一個投資和發展的新目標,在長海縣的十四五規劃的重大機遇中,發現商機。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