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鎮海口海防歷史紀念館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鎮海口海防歷史紀念館是中國浙江省寧波市境內的一家博物館。博物館位於鎮海區境內的招寶山南麓,展示鎮海2000多年的海防歷史,主要展示發生在鎮海的抗倭、抗英、抗法、抗日的海防戰事。博物館現為國家三級博物館,館名為江澤民題寫。

簡介

鎮海口海防歷史紀念館1997年10月8日建成開放。它位於素有「海天雄鎮」、「全浙咽喉」之稱的海防要塞鎮海口招寶山南麓,占地面積2萬平方米,建築面積3200平方米,總投資2100萬元,是介紹鎮海口海防遺址的專題性紀念館[1]。紀念館建築由中國科學院院士東南大學建築研究所所長齊康主持設計,內部陳列總體設計由中國博物館學會陳列藝術委員會副主任、上海博物館研究院費欽生擔任。基本陳列分上下兩層,共由六部分組成,分別為序廳、抗倭廳、抗英廳、抗法廳、抗日廳、現代海防廳,全面展示了自明中葉以來鎮海軍民抗擊倭寇和抗英、抗法、抗日的真實史跡,其中以1885年鎮海抗法保衛戰為陳列重點內容,反映了中國人民不畏強暴,前赴後繼,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

1885年抗擊法軍入侵

1885年3月1日,法國遠東艦隊司令孤拔親率艦隊進攻鎮海口招寶山炮台,企圖奪取鎮海,在東南沿海要害之地給清政府施加壓力。中國近代著名維新思想家、傑出外交家薛福成時任寧紹台道,他與一批愛國將領率大軍堅決抵抗。那天下午,孤拔乘坐紐回利艦,統率艦隊進攻招寶山,企圖擊毀威遠炮台。被當地百姓稱為吳大佬的虎將吳傑立即下令用200磅彈後膛鋼炮迎擊,頭一發即命中紐回利艦船頭。敵艦用排炮轟擊,招寶山和鎮海城內彈如雨下,吳傑冒着生命危險親自操炮,又擊中紐回利艦船尾。酣戰至傍晚,法艦全部退回金塘洋面。不甘失敗的法軍隔兩天又遣5艘軍艦向招寶山炮台發起猛攻,吳傑又親自操炮,第二發擊中敵艦船桅,橫木下墜,壓傷法軍司令孤拔,這個近代史上臭名昭著的侵略軍頭目因傷最後死於澎湖。鎮海軍民堅持抗戰103天,最終以法軍徹底失敗而告終。這是中國近代史上,在海防抗擊外敵入侵的戰役中取得的首次、也是惟一的一次完全勝利。

鎮海軍民反侵略史跡展覽

戰事停息後,招寶山漸漸被人遺忘。「是青年學生給了我們啟迪」,鎮海區委宣傳部副部長高炳華告訴記者。1993年10月,鎮海文化部門舉辦了「鎮海軍民反侵略史跡展覽[2]」,短短几天吸引了萬餘參觀者,其中不少是青年學生。鎮海中學一位學生參觀後在留言簿上充滿激情地寫道:「中國會永遠落後嗎?我們將用行動作出回答!」鎮海中學的學生在先烈們英勇事跡的激勵下努力學習,奮發向上。鎮海文廣局副局長馮忠法透露:這所在本世紀30年代由柔石任過教導主任的浙江省著名中學,每年的高考升學率都在98%以上!學生們的愛國主義情操感染了鎮海的決策者。保護、修復、開發海防遺蹟工程,興建我國第一座海防歷史紀念館的腹稿在區委書記洪鈞傑的胸中形成。

視頻

鎮海口海防歷史紀念館 相關視頻

鎮海口海防歷史紀念館

參考文獻

  1. 浙江:追尋歷史的腳步 ——參觀鎮海口海防歷史紀念館, 全民終身學習公共服務平台,2019-03-21
  2. 郭華巍談鎮海海防歷史與愛國主義,道客巴巴,2019-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