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鎮康縣緬語翻譯協會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鎮康縣緬語翻譯協會,成立於2018年12月13日,位於南傘新城,提供緬語翻譯、導遊、諮詢及各項對外服務;舉辦緬語口筆譯[1]和導遊的講座、培訓班;舉辦緬語翻譯研究和傳譯技巧的學術討論會、報告會,對外經濟貿易及旅遊等方面的翻譯經驗交流會等學術活動。

相關資訊

最美志願者魯李潔:中緬邊境線上的小小「翻譯官」

初次見她,乾淨的眼神、白體恤牛仔褲,齊劉海、馬尾辮。實在很難和「雲南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優秀志願者」、全國「最美志願者」這兩個分量十足的讚譽稱號聯想在一起。

她叫魯李潔,臨滄市鎮康縣南傘鎮大壩村人,她是一個把志願服務做到緬甸曼德勒又做回到中國的90後女孩。從小在中緬邊境線長大的她,深受緝毒禁毒、愛國守法的愛國主義薰陶與教育。崇拜軍人熱血灑邊疆的種子根植於心,高中畢業後,從軍夢未能如願,就選擇了緬語專業。如願被雲南師範大學錄取。

大三那年,魯李潔所在的緬語班被交換到緬甸曼德勒外國語大學留學,就是在那年暑假,她開始了她的首次志願服務體驗。她主動報名到學校旁邊的孤兒院給孩子們教中文、數學,教他們唱歌。「都是一些因為戰爭、疾病喪失了家人的小孩子,就是在這裡,讓我明白了我的專業還能夠為這個社會貢獻出自己微不足道的一點點光亮,也使我在迷茫的大學生活中一下子找到了自己。」

2019年11月份,正忙於準備畢業論文[2]的魯李潔接到了父親病重速回的消息,沒成想,回到家裡見到的父親卻只是冷冰冰的遺體。一下子,給這個少不更事的姑娘打擊不小。沒有從此一蹶不振,懂事的姑娘反倒站出來安慰媽媽,支撐着媽媽把家裡的民宿重新打理起來。

2020年2月4日,魯李潔家經營的民宿內,一對從重慶來的夫妻被告知所搭乘的航班中有疑似病例,頓時讓這個家再次蒙上了陰影。在此期間,全村也沒有一個人出來責備埋怨,反而每天還有村民給他們免費送去吃的喝的,讓他們全家自行隔離,一切都井然有序。這讓魯李潔深受觸動,她暗下決心,必須要站出來做點什麼。

所幸,只是這對夫妻慌亂中看錯了航班號,全村人糾着的心這才放下。

由於種種原因,魯李潔父親下葬時間一直延遲到今年3 月份。下葬當天,恰巧趕上雲南紅十字會到雲南師範大學招募邊境防疫抗疫緬甸語翻譯志願者,一心想要做點什麼的姑娘,來不及悲傷,瞞着家人,和本地2名緬語專業的同學相約報了名,當天下午就在網絡上很幸運的通過了面試,並走上了南傘海關的志願服務崗位。

家人知道後,擔心不已,可魯李潔卻堅持說:「能被國家社會所用,深感光榮而責無旁貸,再說,我忙起來,就沒有時間悲傷了。」

從南傘口岸出入境的緬籍人員大多不會說中文、也不會寫中文,為此,3名志願者一名叫李雲志,另一名叫趙璐琦。作為南傘海關當時僅有的3名緬語翻譯人員,他們工作量很大,據魯李潔回憶,剛開始的幾天每人平均每天要服務幾十名甚至上百名緬籍人員出關。「我們主要是負責幫他們填寫健康申明卡,向他們提供出境翻譯、體溫測量服務等工作。」

南傘海關工作人員回憶道,當時因口罩緊缺,所有工作人員的口罩也是限量領取。一天,7 名出關的緬籍人員沒有戴口罩,經詢問才得知是因為買不到,而魯李潔知曉緬甸的一些疫情防控措施,想到他們回國後會因不戴口罩而挨罰後,她二話沒說,把她領到的口罩都給了他們。

隨着防控形勢越來越嚴峻,她們從穿着普通隔離衣,再到穿着每天都要消毒的防護服,從一開始還能看清對方的面容轉變成了每天只能憑藉防護服上的名字縮寫來分辨對方。每天幾個小時下來,厚厚的防護服裡面已經是濕透的衣服、護目鏡和面屏上也是一層密密的霧水,不停的說話讓嗓子也開始沙啞。危險重重,卻從不曾消極怠慢,隔離防護服下的戰友情更是有增無減。

魯李潔回憶道:「有一次,十三位偷渡出境的公民集體回國,九人體溫均偏高,其中一人還有四肢疼痛的症狀,聽到消息,李雲志一把把我推回值班室,告訴我別出來了,他去負責記錄與詢問就可以,其實誰都害怕,一旦確診,後果是無法想象的,我們的家人都在擔心,但是危險面前,他擋在了我的前面,拿着流行病調查表和水銀溫度計沖向隔離區。所幸,幾名偷渡人員只是過度緊張造成的身體不適。」

談起她的兩位小夥伴,魯李潔激動不已的一連講了好幾個感人小故事,讓人不禁身臨其境地看見了他們瘦小靈活的身影在南傘口岸嘰嘰喳喳和出關人員用緬語交流着、或是在為出入境人員、提行李、量體溫、填寫流行病調查表等,身體力行地服務着。

疫情會傳染,但星星之火的抗疫精神蔓延的還要比疫情迅速,時代之浪潮激流勇進,一浪高過一浪。魯李潔和她身後的小夥伴身上着實讓人感受到了身在祖國邊境線的「 90」「00」後的活潑灑脫和「70」「80」後的責任與擔當,他們都是這個時代屹立在中緬邊境抗疫青年中的精神脊樑。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