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錦瑟無聲月如水(馬君成)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錦瑟無聲月如水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網

《錦瑟無聲月如水》中國當代作家馬君成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錦瑟無聲月如水

窗外,月光如銀,靜靜地傾瀉到几案上放着的錦瑟上,那些好久沒有發出琴聲的弦柱,在月光的朗照下格外生輝。商隱的眼睛久久地凝視着錦瑟,眼前幻化出愛妻王幼娘的音容笑貌,恍惚間,仿佛她穿着一身純白的輕紗裙,面若桃色,體態苗條,笑容盈盈,如白玉般的十指在琴弦上下翻飛,紅唇微啟,憂傷的旋律在天地之間迴蕩:「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矩成灰淚始干……」

往日的一幕幕都如在昨日,浮現眼前。初相遇在曲江池畔,17歲的幼娘,手扶畫欄,身著彩裙,面若朝霞,窈窕娉婷,宛若仙子,回眸一笑百媚生,在如潮湧動的人群中,他們的目光相遇了,剎那間的心靈碰撞如夢如幻,一條看不見的紅絲帶從此牽聯着兩人的心。

是年,李商隱已經26歲,又剛剛考中進士,正是春風得意的時候,中舉入仕的人生畫卷已經打開,能在這個美好的季節與她相逢真是蒼天的傑出安排,伴着悠揚的《鹿鳴》樂曲,他們用彼此燃燒着愛情的目光私訂終身,那真是「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

這些年心靈遭受的種種創傷,幼年喪父,飽受人間疾苦,十年寒窗的奮鬥,四次科考落第的酸楚……這一切,都可以讓佳人的芳心撫平。相見的那一刻,他的心裡就有強烈的震顫:這便是我未來的妻子,這便是我生命中的另一半。她將與我風雨同舟同甘共苦相濡以沫,共度人生。想到這裡他不禁躊躇滿志,意氣風發,覺得苦盡甘來前程似錦,終於扣開了幸福之門。

開成三年,春光爛漫的季節,他帶着幼娘走向了新婚的殿堂。那是一個月明星稀之夜,懷抱着嬌美的妻子,商隱對她承諾一定給她幸福,他們謀劃着未來,他通過博學宏詞考試,入朝為官,帶着她來到長安,春夏晴明之時,他們帶着孩子,同游曲江池,同登大雁塔,同逛樂遊原……

可是,命運弄人。博學宏詞科考落榜,回到涇源幕府的晚上,幼娘一再詢間原因,當她得知商隱被黜落的原因是跟她結婚時,她哭了,哭得那樣傷心,她深深地自責,為丈夫鳴不平。

奔走在官場上的李商隱並不一帆風順,入仕十年,從秘書省校書郎到縣尉,鞍馬勞頓,嘔心瀝血,竟然絲毫未改變生活的困窘,「十年京師餓且寒」「 青袍似草年年定,白髮如絲日日新。」顛沛流離的生活,居無定所,使他們總是離多聚少,曾經答應給她幸福,一生卻未兌現。總在身世沉浮中雨打歸舟。

雖然結婚,卻是永無盡日的相思。總是在秋雨霏霏的季節里收到愛妻的來信,商隱也只能無奈地回復道:「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商隱遠遊桂州的時候,妻子抱着兒子袞師為他送行,車行已遠,而妻子還久久佇立路邊。妻子的淚眼愁容,兒子的嬌憨可愛,時時揪扯着漂泊的心。

在徐州幕府解散之後,商隱乘車返回長安。暮春三月,柳絮滿天,百花凋零。想到很快要與久別的妻兒團圓,不由得心中一陣激動,快馬加鞭。當他滿臉是汗,喜氣洋洋地推開院門,高叫着妻子的名字的時候,迎接他是奇怪的寂靜。面容憔悴的幼娘已經一病不起了。此行之前,他曾經給妻子留下詩句:「龍山萬里無多遠,留待行人二月歸。」可是這又是對妻子的一個善意的謊言。逝水流年。貧賤夫妻百事哀。盛夏,年僅30歲的愛妻離開了人世,為他留下了一兒一女。

結婚13年來,夫妻相敬如賓,愛妻對他總是百依百順。可是他卻為了名利未曾讓妻子真正過上一天幸福的日子。葬禮之後,在洛陽崇讓宅里,商隱在幼娘當年住過的房子裡停留了一宿。屋中的擺設未變,帷帳屏風依舊。那張錦瑟還擺在几案上,上面已落上了一層灰塵。

商隱走過去,用手扶摸着錦瑟,抹掉那些灰塵,觸到琴弦似乎又摸到了幼娘那嬌美光滑的素手,這張錦瑟,當年陪同她一塊嫁過來,在幼娘的十指翻飛中,他們度過了許多春風沉醉的夜晚,耳畔似乎又傳來了悠揚的琴聲和歌聲。月光之下,不知不覺,商隱的青衫濕了一大片,大顆的熱淚撲簌簌地掉落在琴弦上。商隱把錦瑟摟在懷裡,口中低低地呢喃:「幼娘,幼娘……」

前年春天,他從桂返回時,幼娘未語淚先流,一下子撲在他的懷中,他們緊緊地擁在一起,再也不想分開,就這樣希冀可以天長地久。人,總不能把自己的一輩子都貢獻給官場吧。商隱決定放下心頭的憂思,帶着妻子到野外散步,看到晚霞映紅了半個天空,他不禁發出感慨「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想不到這句詩是那樣暗合了她的命運。一輪彎月掛上樹梢,睛空如洗,微風輕拂,星星點綴天穹。蟲鳴聲也漸漸停了,萬籟俱寂,他們呼吸着自由清新的空氣。愛妻倚着肩頭,他忽然覺得,幸福原來就是這樣,做一對人間平凡夫妻,能夠相依相偎,平平淡淡地過這種人間煙火的日子。天地之間一片純粹的安靜。天地似乎只是他們二人的,諦聽着宇宙間的生命律動,二人的世界多麼叫人歡喜,多麼希望這樣美好的時光能夠永駐,一瞬間,他真想不再踏進官場半步,就這樣與妻子一起歸隱山林。回家後,他們共坐燈下,幼娘在錦瑟上即興創作優美的月光曲,如泣如訴,如慕如怨,商隱也高歌數曲,淚落幾行,多想與她白首相依。可是,時過境遷,商隱的一句「男子漢大丈夫自當干一番事業,豈能甘心老死山林。」就結束了花前月下的浪漫。想到這裡,一句「春心莫共花爭發,一寸相思一寸灰」伴着一聲幽長的嘆息脫口而出。

如今,床簟空空,斯人何在?

[1]

作者簡介

馬君成,回族。寧夏作協會員。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