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金坡苗族彝族滿族鄉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金坡苗族彝族滿族鄉

中文名 :金坡苗族彝族滿族鄉

所屬地區:貴州省畢節市黔西市

金坡苗族彝族滿族鄉,隸屬於貴州省畢節市黔西市,由貴州百里杜鵑風景名勝區管理委員會代管,地處黔西市西北部,東與仁和彝族苗族鄉交界,南與洪水鎮相連,西與紅林彝族苗族鄉毗鄰,北與大方縣普底鄉、大方縣大水彝族苗族布依族鄉接壤,行政區域面積74.21平方千米。 清代時期,劃歸黔西州黔興里,始稱煤洞場;1991年7月,石板鄉的井星、年豐2村劃入,改為金坡苗族彝族滿族鄉;2007年,紅林鄉石筍、岩腳2村劃歸金坡苗族彝族鄉。 截至2018年末,金坡苗族彝族滿族鄉戶籍人口為20974人。 截至2020年6月,金坡苗族彝族滿族鄉轄5個社區、3個行政村, 鄉人民政府駐紅場社區。 2011年,金坡苗族彝族滿族鄉財政總收入1080萬元,比上年增長9.5%。2018年,金坡苗族彝族滿族鄉有工業企業15個,其中規模以上10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13個。 [1]

位置境域

金坡苗族彝族滿族鄉地處黔西市西北部,東與仁和彝族苗族鄉交界,南與洪水鎮相連,西與紅林彝族苗族鄉毗鄰,北與大方縣普底鄉、大方縣大水彝族苗族布依族鄉接壤,行政區域面積74.21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金坡苗族彝族滿族鄉境內大部為丘陵山地,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平均海拔1533.6米。境內最高峰八抱山位於化哪、石筍兩村交界處,海拔1821.2米;最低點位於附源村一組,海拔1246米。

氣候

金坡苗族彝族滿族鄉多年平均氣溫12℃。年平均降水量1048毫米。無霜期年平均258天。

水文

金坡苗族彝族滿族鄉境內河道屬烏江水系。源於化窩村的雨灌河和源於煤洞場村的永河自北向南匯入附廓水庫,河流長12千米。

自然災害

金坡苗族彝族滿族鄉主要自然災害冰雹、乾旱、洪澇、凝凍等。最嚴重的一次旱災發生在1972年,持續時間65天。最嚴重的一次雹災發生在1982年,低洼堆積處經月余未融化。最嚴重的一次凝凍災害發生在2008年1—2月,持續40多天,造成道路交通中斷,通信受阻,直接經濟損失2000多萬元。

自然資源

金坡苗族彝族滿族鄉境內已探明的地下礦藏主要有煤炭、鐵、磷、硅等。其中煤炭資源極為豐富,地質儲量7.5億噸,均為優質無煙煤,集中分布在岩腳、石筍、化哪、化窩、煤洞場等村,煤田總面積38平方千米。耕地面積16560畝,其中水田80畝;可利用草地面積2100畝。

人口

2011末,金坡苗族彝族滿族鄉總人口17989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3275人,城鎮化率18.2%。另有流動人口1275人。總人口中,男性9704人,占53.94%;女性8285人,占46.06%;14歲以下3875人,占21.54%;15—64歲12946人,占71.97%;65歲以上1168人,占6.49%。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達5724人,占31.82%;有苗、彝、滿、布依、仡佬、蒙古、白等10個少數民族,共12265人,占68.18%。超過千人的少數民族有苗、彝、滿3個民族,其中苗族4238人,占少數民族人口的34.55%;彝族3856人,占31.44%;滿族3698人,占30.15%。2011年,人口出生率15.23‰,人口死亡率7.78‰,人口自然增長率7.45‰。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247人。 截至2018年末,金坡苗族彝族滿族鄉戶籍人口為20974人。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