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金華邵氏面山臨溪而居又架木為亭雲丘壑之勝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金華邵氏面山臨溪而居又架木為亭雲丘壑之勝》是北宋蘇籀的作品之一。

宋代文學在中國文學發展史上屬於中古期第二段,宋代文學基本上是沿着中唐以來的方向發展起來的。宋代的文學家普遍關注國家和社會,在作品中,尤其是被視為正統文學樣式的詩文,反映社會、干預政治始終是最重要的主題,因此也從中加強了詩文中的議論成分。但是宋詩的任何創新都是以唐詩為參照對象的,宋人慘澹經營的目的便是在唐詩美學境界之外另闢新境,而宋代詩壇有一個整體性的風格追求,那就是以平淡為美[1]

金華邵氏面山臨溪而居又架木為亭雲丘壑之勝

蘇籀文集

蘇籀嘗追記所聞於祖轍之語,名曰《欒城遺言》,凡一卷,中間辯論文章流別及古今人是非得失,最為詳晰。另有《雙溪集》十五卷,均《四庫總目》並傳於世。

《欒城遺言》也稱《欒城先生遺言》或者《樂城遺言》,今傳本不一。 紀昀等《四庫全書總目提要》[2]卷一百二十一·子部三十一·《四庫全書總目提要》·雜家類五中,對蘇籀及其《欒城遺言》有如下介紹:

《欒城遺言》·一卷(浙江鮑士恭家藏本) 宋蘇籀撰。

籀字仲滋,眉州人。轍之孫,遲之子也。南渡後居婺州,官至監丞。籀年十餘歲時,侍轍於潁昌。首尾九載,未嘗去側,因錄其所聞可追記者若干語,以示子孫,故曰《遺言》。中間辨論文章流別,古今人是非得失,最為詳晰,頗能見轍作文宗旨。其精言奧義,亦多足以啟發來學。惟籀私於其祖,每陰寓抑軾尊轍之意,似非轍之本心。又謂呂惠卿、王安石之隙起於《字說》及《三經義》,核之史傳,亦非事實。至謂轍母夢蛟龍伸臂而生轍,引孔子生時二龍附徵在之房為比,又雜載轍崇寧丙戌夢見王介甫事,尤為失之誕妄。特籀親承祖訓,耳濡目染,其可信者亦多,究非影響比也。

視頻

金華邵氏面山臨溪而居又架木為亭雲丘壑之勝 相關視頻

中國古代文人墨客八大代表人物,唐宋八大家你知幾何?
南宋詞的奇妙之處讓中華文字的韻文之美發展到一種極致

參考文獻

  1. 宋代詩歌的發展脈絡,育星資源網,2010-04-22
  2.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古典目錄學的集大成之作,個人圖書館,2018-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