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野小蒜(何雙)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 野小蒜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網

《野小蒜》中國當代作家何雙的散文。

作品欣賞

野小蒜

野小蒜挖起來方便,吃起來爽口。將它剁碎,拌上辣椒,調點鹽、醋、醬油,富裕的人家,再燒一勺清油,一塊兒澆上去,立時將那種香辣可口的味兒調製了出來,蘸着蒸饃,或是調一碗乾麵,滿心香得不行,儘管吃的人滿面通紅,頭上冒汗,但是每個人都會放開了吃,吃不夠。只要這道菜上桌,多吃一兩個熱蒸饃不成問題

民諺所謂「三月的茵陳,四月的蒿,五月六月當柴燒」,點出了野菜的時令性。除了野小蒜,薺薺菜,初春的野韭菜也十分脆嫩爽口,野味十足,是人們嘗春調劑生活的上品,非當下的大棚菜可比,唐詩人杜甫就留下了「夜雨剪春韭,新炊間黃粱」的佳句,民謠也說「三月新韭勝似肉」。古人不僅以野菜果腹充飢,也在野菜的平淡中尋找着真味,體會着人與自然的融合。詩人陸游《雜感》一詩中這樣說:「晨烹山蔬美,午漱石泉潔,豈役七尺軀,事此膚寸舌。」在《食薺十韻》中說:「惟薺天所賜,青青被陵岡,珍美屏鹽酪,耿介凌雪霜。」看來,古人把吃清淡的素食當成了養生保健的妙方啊!

那年月,吃飯是頭等問題,一年到頭,野菜陪伴人們能走大半年。春天裡,野菜多,初夏,槐花開了,人們又可以吃香噴噴的槐花麥飯了……如今,人們物質生活逐年豐富,追求生活的高質量成了都市人的迫切需求,野菜就成了調劑生活、親近自然的奢侈品,一把小蒜,能換幾塊錢的。吃吃野菜,不只是滿足了人們的口腹之慾,恐怕更重要的是看重野菜本身所具有的藥用價值吧。

今年春天,我回到老家,田地里除了忙忙碌碌的農民,昔日小孩子成群結隊挖野菜的情形卻看不到了。當我帶着孩子去挖野小蒜時,我告訴孩子,這些其貌不揚的野小蒜,比大蒜大蔥還好吃,爸爸當年就是就着這些野小蒜吃窩窩頭、高粱捲兒的。孩子聽着,睜大了驚奇的眼睛。有些事情,等孩子長大了,自然就會明白。

[1]

作者簡介

何雙,必讀社簽約作家。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