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重午(山水耕夫)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重午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網

《重午》中國當代作家山水耕夫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重午

我知道這個節日,自先秦時代出現,迄今已歷時二千多年,可謂淵遠流長,古人稱它為浴蘭節。據說古人認為,五月五日「重午」是犯禁忌的日子,此時五毒盡出,邪氣上升,鬼蜮橫行,百蟲入侵。是為惡月、惡日,且有「不舉五月子」之俗。所以,在每年的五月,每當浴蘭節來到,人們于山野間採摘蘭草,以蘭草和昌蒲、香艾、黃荊子,白芷等一起,煎湯沐浴、去穢除毒。屈原《九歌•雲中君》云:「浴蘭湯兮沐芳華,華采衣兮若英」,可見其歷史的悠遠。此風俗流傳至唐宋時代,又稱端午節為浴蘭之月。

我知道這個節日,有些地方還叫做女兒節。古代的時候,每當五月女兒節來到,人們腰系絲絛,頭戴艾葉,口念五毒靈符,扮成儺神祓除災邪。按照地方的風俗,自五月初一至初五日,巫師扮飾小家碧玉,盡顯嬌態極妍。凡出嫁的女兒,到這天都要「歸寧」,即各自回到娘家探望父母,因而稱其為女兒節。

我知道這個節日,最為重要的是紀念我國古代一位詩人。從小學的時候開始,老師每年都要在這個時候,對我們講一個淒婉而略帶悲情的故事。汩羅江上蒼茫的流水,早已在我們的心頭澎湃。《離騷》《九章》《九歌》這些楚辭騷體悲愴的韻律,總在我們的頭腦中延綿不絕地縈繞。

這時候,那一位白髮皓首、形如槁木、滿面哀慽的老人,煢煢孑立、形影相弔的形象,就會在腦海中久久地浮現。他傷懷地躑躅在汨羅江的江畔,以蕙為飾,以蘭為佩,仗劍高歌,大聲吟誦,將滿腹的牢騷和憂憤,訴說與奔騰流逝的江水。 這個人就是屈原,楚國的貴族,曾經擔任過左徒、三閭大夫等要職,兼管楚國的內政外交大事。他主張對內舉用賢能、修明法度,力主對外聯齊抗秦。因其為人正直,桀驁不馴,得罪當時的權貴,被讒言所諂,屢遭貶謫。楚懷王后來將其逐出郢都,流放到沅、湘流域。楚襄王即位後,對屈原更加忌憚,將其放逐到更遠的江南。隨着秦國大將白起帶兵南下,攻破了楚國郢都,楚國隨之滅亡。屈原政治理想破滅,對前途感到渺茫和絕望,以死明志,於此年五月在汨羅江畔抱石投江,最終化為千古的冤魂。

從此,老百姓感念其愛國為民的赤子情懷,用葦葉包了糯米飯,投進江中祭祀。這種祭祀活動一年一年流傳下來,歷經千年而不衰,逐漸成為風俗,衍生了一個全民的節日,已經產生了世界性的影響。這恰好說明一個道理,一個為國獻身為民請命的人,才會永遠得到百姓的尊崇和掛念。

也許受到祭祀屈原純樸民心的影響,端午節在中國民間顯得極為重要。端午節期間,人們有吃粽子,喝雄黃酒,掛菖蒲、蒿草、艾葉,薰蒼朮、白芷,賽龍舟等風俗習慣。

這些風俗習慣,在其形成發展的過程當中,每一種都衍生過無數精彩的故事,每一件都蘊含許多動人心弦的傳說,帶有鮮明的中國特色,具有深厚的歷史滄桑和文化積澱。經過幾千年的發酵和演變,必然有其深奧而又淺顯的道理。

比如喝雄黃酒,端午適逢仲夏,尤其在南方,屬於高溫多雨的季節,氣候濕熱,蠅蟲飛動,毒氣上升,疫病萌發。古人發現飲雄黃酒、佩戴香包能驅邪解毒,祛寒化濕,調和脈象,其中就蘊含了深奧的醫理。

歲歲端陽,今又端陽。端陽節總是帶挈着歷史的厚重,朝我們悠悠地走來。我記得每年的這一天,在家鄉的江河上,都會舉行龍舟競渡。那岸邊洶湧的人潮,擁擠的紅男綠女,在激越的號子聲中吶喊助威;雄健壯碩的水手們甩開膀子,在激揚的浪花之中奮力搏擊。你看,中流擊水,浪舉飛舟,號聲震天,鼓樂齊鳴,形成排山倒海般的氣勢,展現一往無前的精神。那激動人心的壯觀場面,總是被震撼所充盈,讓興奮所包圍,展示着人類精神和力量的完美結合。

我也記得每年的這一天,在家鄉鱗次櫛比的土樓里,在清新爽朗的早晨爬起來,可以看到各家各戶的門楹上,都懸插着苦艾、昌蒲、桃樹枝、黃荊子的枝條,用以驅散蟲豸和邪毒,以求趨利避害、納福迎祥。這些寄託人們心中的期冀,祛邪避禍的聖符靈丹,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都帶有一縷幽然的清香,蘊含一絲淡淡的苦味。香中含苦,苦中有香,也許正是這一股清淡的苦香,讓蟲豸和邪毒退避三舍,禳災驅害,護佑眾生,包含自然的辯證法,讓人們品味到生活的豐厚和清甜。

我記得在我少年的時候,每當到了端陽時節,黃熟的梅子綴滿枝頭,大人們紛紛上樹去採擷,將竹杆輕輕一拔,滿樹的梅子紛紛落下。從地上揀一個起來咬上一口,滿口酸津津的味道,老半天還教人口水直流。人們用其醃製成梅干,以備盛夏時消暑之用。

那時候,讓我們最感興趣的,當屬上山去採摘楊梅。在五月縹緲的細雨中,我和小夥伴們踏着泥濘,提着竹籃和背蔞,帶上幾個中午果腹的粽子,到四、五里路以外的楊梅崬,上山去摘楊梅。那裡的楊梅都是野生的品種,而且植株蒼勁,枝幹虬曲,一看就有悠久的年代。這裡的楊梅應該都是稀有的品種,顆粒飽滿,個頭碩大,甜津津水盈盈,晶瑩剔透,如同圓滿溫潤的珍珠瑪瑙。特別有趣的是,那一樹全是雪白的楊梅,白得好比珍珠;那一樹又是殷紅的楊梅,紅得勝過瑪瑙。在滿山青翠的叢林裡,這實在是一個奇特靚麗的景觀,這在都市之中生活的孩子,是絕對領略不到的風景。

到了端午節,五月的村野,到處顯現豐盈的景象,已經是瓜果飄香的季節。田疇里,早稻的禾苗開始揚穗,空氣中飄逸稻花的清香;菜畦里,各種瓜類在藤蔓上孕育,一片果實纍纍的景象;山頭上,桃李綻放暈紅的色澤,枝頭浮動誘人的霞彩。端陽節給予我的印象,猶如十五的月亮一樣潤澤圓滿,如同青山綠水一樣純樸自然。它以豐盈的物象和深沉的記憶一道,已經深深地鐫刻在我的心裡。

實際上,五月端陽是一個盈裕的節日,既有豐饒的物產,又有豐富的人文;既有自然的饋贈,又有文化的積澱。縱觀中國的傳統節日,都有其傳奇的來歷、豐富的色彩和深厚的內涵,從來都不是孤立地存在,而是歷史經驗的傳承。它是千百年以來,我們的祖先秉承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共同發展的理念,在與自然和社會長期搏弈、不斷創新的產物。正因為如此,這些節日才被賦予自然和社會雙重的意義,具有歷久彌新無限廣大的生命力。

近年來,竟然有學者經過研究,以屈原楚辭中幾句形象的比喻,斷章取義,說屈原是同性戀者,實在是無聊和可笑。我們要擯棄促狹、刻薄和媚俗,不要數典忘祖,走入歷史虛無主義的泥淖。如果背棄文化人的歷史責任,與老百姓的願望背道而馳,那麼,就是對傳統的背叛和自我的踐踏。我們每個人都有不可推卸的責任,永遠保持端陽節的那一份清純和厚重

端陽節在我的心目當中,就是一首深情的歌,就是一幅清新的畫,就是一首雋永的詩。它是一種意境,一種情感,一種寄託,一種依戀。讓這深厚的端午情懷,永遠珍藏在你的心中,在我的心中,在全體華夏兒女的心中。

[1]

作者簡介

山水耕夫,散文在線網簽約作家。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