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裏海怪物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裏海怪物(Ekranoplan 或「Kaspian Monster」,俄語:Экраноплан),原蘇聯阿列克謝耶夫中央設計局利用地面效應設計的地效飛行器

簡介

蘇聯早於1923年已開始研究翼地效應。同年,尤里耶夫展開有關研究。1935年,蘇聯的中央流體動力研究院亦開始有關研究。二次大戰後,各國紛紛加入研究,但都只是三分鐘熱度,只有蘇聯堅持下來。當時蘇聯有兩間設計局研製地效飛行器,分別是別里也夫飛機設計局和阿列克謝耶夫中央設計局。前者主要研發水上飛機,後者則製造只。

阿列克謝耶夫中央設計局的地效飛行器主要是軍事用途,可以用來發射導彈、反潛和突擊登陸。1963年,設計局的伏爾加造船廠應海軍要求,開始建造地效飛行器。1966年10月16日於裏海的蘇聯卡斯皮斯克(今達吉斯坦境內),原形飛行器首飛成功[1],體積亦不斷擴大。西方國家到了1980年代初,才透過偵察衛星發現這種飛行器。由于飛行器非常大,且又在裏海航行,所以將之賦予裏海怪物的代號。飛行器長106米,重495噸,這樣的龐然大物能夠運動靠的是「翼地效應」:8台渦輪風扇發動機每一個都能產生12萬7千牛的推力,這可以讓它獲得很高的速度,並在地面與機翼之間產生一個高壓氣墊而使機翼獲得額外的強大升力——這也意味着裏海怪物只能貼着水面飛行。

裏海怪物經歷過兩次失事,一次是1969年,另一次在1980年。第一次因海面大霧,飛行員無法分辨地平線,導致大浪拍打機身,最終失事。第二次的事故原因是飛行員操作失誤。但它為後續的一系列地效飛行器研發,提供了大量的寶貴數據

技術數據

  • 長106.1米(348 英尺),翼展40米(131英尺)
  • 原先配置2台發動機在尾部,後移到機頭,即駕駛艙的頂部

視頻

裏海怪物 相關視頻

「裏海怪物」復活?俄國展出新型地效飛行器,航母見了都繞着走
裏海怪物!冷戰時期前蘇聯最秘密一項軍事武器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