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鄭守讓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鄭守讓(生1920年2月10日-2010年6月28日歿)[1],曾用名鄭明能,是台灣櫻花鉤吻鮭之父」,是東寧延平王鄭成功第九世裔孫,屬於鄭成功六子鄭寬一系。先祖因避禍居住於現今高雄市橋頭區,晚年長住宜蘭縣南澳鄉

生平

鄭守讓父親是鄭子香;母親是朱淑蓮,鄭守讓有兄姊:守忠、守義、守節、守孝、守廉、招治及助治[2][3]。早年他與二哥守義、四哥守孝皆留學日本,惟日後兩位兄長大學畢業後都入讀黃埔軍校[4]。早年他與二哥守義、四哥守孝皆留學日本,惟日後兩位兄長大學畢業後都入讀黃埔軍校,留學期間他就讀於東京帝國大學,且與日本明仁天皇皆拜讀於日本魚類專家木村重門下,也因同窗之誼,每逢過年他都會收到明仁天皇的親筆賀卡。他在日本的生活持續到1937年,後來不滿日本殖民政策而赴南京工作,與此同時爆發了七七事變,為免日本人查緝,改名為「鄭明能」[3]

  • 1972年林務局委託東海大學,展開「大甲溪上游水源水質環境與高山魚類生態之調查」,以鄭守讓、歐保羅於明振為主的研究團隊,針對櫻花鉤吻鮭的生態進行了長時間的調查工作,並且計劃在桃山建造櫻花鉤吻鮭的自然繁殖場。
  • 1976年,在林務局的支持之下,鄭守讓進行新店溪上游的水質與魚類生態保護調查。之後又在七家灣溪進行櫻花鉤吻鮭的保育與研究。
  • 1985年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委由鄭守讓開始對台灣鮭魚展開復育工作,由僅存的六尾,歷經三年的細心復育,發展成三千多尾的穩定族群,才移交給政府來接手後續的相關工作。所以稱呼鄭守讓為台灣的「櫻花鉤吻鮭之父」,實不為過。

簡介

鄭守讓鄭成功的第十代孫,生前想改為鄭成功第十代孫名字,完成認祖歸宗的心願,但到處碰壁,直到遇見當年任職於蘇澳戶政事務所主任游宏隆。游宏隆說,鄭老先生常一早從南澳搭火車來,戶政事務所還沒開門他就在外等候,來了二十多次,最後他協調從寬認定,讓鄭守讓完成心願。

游宏隆表示,鄭守讓希望把自己也把父親的名字改回來,在戶籍上聯結在一起,但不單單只是改名字那麼簡單,他從祖譜下手,聯繫台南戶政所全力協助,最後設法從寬認定,讓鄭守讓在高齡八十七歲那年,終於拿到全新身分證,讓鄭守讓先生十分開心。

游宏隆說:在那之後,每年中秋節收到鄭伯伯的月餅,那段往事就會跳出來,能參與鄭伯伯生命中的一部分,與有榮焉,這也是他在公職生涯上最值得懷念的一件事。[5]

逸聞

鄭守讓身材瘦小,卻有強健的體魄與過人的膽識,常常獨自一人進入深山數週,足跡踏遍中央山脈。台灣的山林動植物,如數家珍,最喜別人稱呼他「自然學博士」。

參考資料

  1. 中國新聞網. 為時6年 鄭成功十代孫終獲准改回原名鄭守讓. 新浪. 2005-08-24 [2021-02-11]. 
  2. 吳淑君. 恢復原名 兩個幕後功臣. 聯合報. 2005-08-24 [2020-05-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8-20). 
  3. 3.0 3.1 吳淑君. 鄭守讓 自稱鄭氏10代孫. 聯合報. 2009-03-08. 
  4. 張海燕. 鄭成功第九代孫紮根台灣 隱姓埋名躲過滅門. 中國新聞網. 2007-07-24 [2020-05-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8-20) –通過人民網. 
  5. 鄭爸爸- 鄭成功第10代孫. 《人間福報》.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