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都江堰楊柳河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都江堰楊柳河

來自 網絡 的圖片

都江堰市位於成都平原西北部,是阿壩州通往成都平原的集散地,幅員1208平方公里,現轄19個鄉鎮和1個經濟開發區,總人口63萬,城市人口23萬。都江堰市歷史悠久,文化厚重,自然風光優美,旅遊資源豐富,人居環境優良。境內有世界文化遺產青城山、都江堰兩處,屬世界自然遺產——大熊貓棲息地,先後獲得「全國歷史文化名城」、「中國最佳旅遊城市」、「最佳中國魅力城市」、「全國文化先進市」、「國家5A級旅遊景區」、「全國衛生城市」、「國家園林城市」、「中國人居環境範例城市」和「國際迪拜人居環境範例城市」等殊榮。目前,都江堰市正在積極建設四川省經濟強市和全國文化強市。

都江堰簡介

都江堰市位於成都平原西北部,是阿壩州通往成都平原的集散地,幅員1208平方公里,現轄19個鄉鎮和1個經濟開發區,總人口63萬,城市人口23萬。都江堰市歷史悠久,文化厚重,自然風光優美,旅遊資源豐富,人居環境優良。境內有世界文化遺產青城山、都江堰兩處,屬世界自然遺產——大熊貓棲息地,先後獲得「全國歷史文化名城」、「中國最佳旅遊城市」、「最佳中國魅力城市」、「全國文化先進市」、「國家5A級旅遊景區」、「全國衛生城市」、「國家園林城市」、「中國人居環境範例城市」和「國際迪拜人居環境範例城市」等殊榮。目前,都江堰市正在積極建設四川省經濟強市和全國文化強市。

都江堰市有得天獨厚的人文、地理自然環境。東漢順帝時,張道陵在青城山創立天師道,是我國道教發祥地和發源地,是中國道教十大洞天的「第五洞天」,有「神仙都會」之稱。道教文化內涵十分豐厚,近代大書法家于右任曾為青城山題「於今百草承元化,自古名山待聖人」佳聯,闡明了道教文化深厚底蘊。

都江堰市是秦代三大水利工程之一,也是至今仍在發揮巨大效益的世界唯一留存的偉大水利工程,灌溉面積由1949年二百八十萬畝,擴大到至今一千三百多萬畝,趙朴初先生有詩云:「偉哉李父子,功勳孰可蓋,是宜與長城,並耀秦皇代,長城久失用,徒留古蹟在,不如都江堰,萬世滋灌溉。」清人贊都江堰聯文:「灌輸益部成堯甸,疏鑿岷源紹禹功。」今人李長路先生聯云:「兩千年好事,車同軌,書同文,天府百流同灌;數萬頃良田,水有源,禾有本,中華一大有州。」

由於都江堰市具有豐厚的道教文化和水利文化,歷史上許多文人墨客都來都江堰市旅遊觀光、寫生創作。唐有杜甫、李白、岑參;宋有陸游、宋貞宗;明有楊慎;清有李調元、張之洞;當代馮玉祥張大千徐悲鴻于右任等數百位詩人聯家、藝術家都曾在都江堰市揮毫潑墨,留下不少佳聯妙句和藝術作品。

都江堰市市區,地處都江堰渠首,三面環山,有岷江河、沙溝河、黑石河、蒲陽河、柏條河、走馬河、江安河、楊柳河八條河穿越而過,有都江堰風景名勝區離堆園、玉壘園、清溪園;有歷史上通往青藏高原的松茂古道;有灌溉天府之國的寶瓶口;有紀念李冰父子的二王廟;有橫跨岷江東西兩岸的安瀾橋(又稱夫妻橋);有一座國家級森林公園玉壘山。城北有千年佛址靈岩寺,城南有千尋寶塔奎光塔,今已拓建成奎光公園。城西有青城山主峰大面山,海拔1700米。城區現有各種橋樑、蠅橋、南橋、閘橋、五桂橋、蒲柏橋、走馬橋、江安橋、青城大橋,新建了連接東西兩岸的大橋兩座。有飛速發展的交通網絡(成灌高速、成青快速通道、老成灌路、都汶高速等)。老城區內文化古蹟頗多,有依附於孔廟的文廟街,有宋時永康軍植柳的楊柳河街,有紀念毛澤東主席來都江堰視察的幸福路,有改革開放新建設的建設路,有通往民國時期空軍幼年學校的蒲陽路,有供外埠經商的陝西巷、貴州巷,有歷史上文人集中居住的瑞蓮街、梨園巷,有歷史上繁榮一時的五桂橋、三方半,有點綴市區風景的白果巷、樓外樓,有中國古代唯一治水衙門水利府,有展現民風民俗的龍骨車街;有國家級大學6所,並正在引進一所科技大學。近年來都江堰市建設呈現出無限商機無限美,滿城春色滿城新的景象。城區內幾條沿河街均興建了夜啤酒長廊,經霓虹燈伴飾每到晚間朗星高照、水天一色,宛如神話中瑤池美景,又像東海龍宮。都江堰市作國中國一座最佳魅力城市,盛名符實。據測每天從外埠來都江堰市觀光的遊客在萬人以上,每逢節假日吸氧超市更是比肩接踵,客滿西疇。都江堰市已融入「全城成都」全國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取得顯着成績。為了適應發展需要,市委、市政府提出了構建「三區一城」和實現「兩最兩強」的宏偉目標,並在積極打造龍池、虹口、青城湖、蓮花湖等風景區,全力建設國際休閒旅遊度假區,把都江堰市建設成為一個發展後勁十足、人才資源富有、人居環境優美,充滿活力、實力、魅力、和諧的人間仙境。

都江堰市經濟社會快速發展,2007年財政收入將達到50個億,全市居民年均淨收入4000元,計劃在三年內使全市財政收入過80個億,人均淨收入過萬元,以充分體現全民共享改革的豐碩成果![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