邙山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邙山,山名,又名氓山,古名郟山,又稱北邙,俗稱邙嶺。位於河南西部,是秦嶺山脈的北支,距離太行山四五百公里,靠近黃河邊上,與崤山互為犄角,古有天險之稱。
自然地理
邙山位於河南省洛陽市北,黃河南岸,是秦嶺山脈的余脈,崤山支脈。廣義的邙山起自洛陽市北,沿黃河南岸綿延至鄭州市北的廣武山,長度100多公里。狹義的邙山僅指洛陽市以北的黃河與其支流洛河的分水嶺。
人文古蹟
邙山海拔300米左右。邙山為黃土丘陵地,是洛陽北面的一道天然屏障,也是軍事上的戰略要地[1]。最高峰為翠雲峰,在今市區正北,上有唐玄元皇帝廟。
由於邙山山川絢麗,風光宜人,山雖不高,但土厚水低,宜於殯葬,所以邙山上多古代帝王陵墓,比較有名的有東周皇陵、東漢皇陵,曹魏、西晉和北魏時期的皇陵。不誇張的說,邙山自東漢以來就是洛陽人的墓地。《後漢書》卷十下《桓帝鄧皇后紀》: 「詔廢后,送暴室,以憂死。立七年,葬於北邙。」《西京雜記》載: 「何武葬北邙山薄龍坂,王嘉冢東北一里。」貞觀元年,李勣愛女卒,葬北邙。故有謂:「生在蘇杭,葬在北邙」。歷代更無數詩詠邙山。晉代詩人張載《七哀詩》云:「北邙何累累,高陵有四五。借問誰家墳,皆雲漢世主。」陶淵明《擬古詩》雲: 「一旦百歲後,相與還北邙。」白居易詩感慨道:「何事不隨東洛水,誰家又葬北邙山?」沈佺期《邙山》雲: 「北邙山上列墳塋,萬古千秋對洛城。」張籍有詩云:「洛陽北門北邙道,喪車轔轔入秋簞。」王建《北邙行》雲:「北邙山頭少閒土,儘是洛陽人舊墓。舊墓人家歸葬多,堆著黃金無買處。」
清末建造隴海鐵路,在洛陽邙山毀損部分的唐代墓葬,發現大量的唐三彩陶器。古董商將其運至北京,引起學者王國維、羅振玉等的高度重視。現存有秦相呂不韋、南朝陳後主、南唐李後主、西晉司馬氏、漢光武帝劉秀的原陵、唐朝詩人杜甫、大書法家顏真卿等歷代名人之墓。現在建有中國第一座古墓博物館-洛陽古墓博物館。
歷史傳說
相傳老子曾在邙山煉丹,山上建有上清觀以奉祀老子。張道陵亦在北邙山隱煉修道,所以此山被視為道教的發源地之一。附近還有道教寺觀呂祖庵、武則天避暑行宮、中清宮、下清宮等古建築。唐朝詩人張籍詩云:「人居朝市未解愁,請君暫向北邙游。」「邙山晚眺」被譽為「洛陽八景」之一[2]。唐、宋以降,每逢重陽佳節,上邙山遊覽者絡繹不絕。
邙山的西端有仰韶文化遺址,這是新石器時期黃河中游地區人類文明的一個標誌。
武俠小說中的邙山
邙山流傳最廣的傳說,當數現代武俠小說中的邙山派,其中又以梁羽生小說為佼佼者,位於河南邙山玄女觀。
視頻
邙山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是洛陽北面的一道天然屏障,為我國的歷史名山之一,搜狐,2020-01-16
- ↑ 邙山——中國之龍脈 ,搜狐,2017-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