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通信工程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通信工程

通信工程,(也稱為: 信息工程電信工程。舊稱:遠距離通信工程、弱電工程)通信工程是電子工程的重要分支,也是其中一個基礎學科。該學科關注的是,通信過程中的信息傳輸和信號處理,的原理和應用。通信工程研究的是,以電磁波聲波光波的形式把信息通過電脈衝,從發送端 (信源)傳輸到一個或多個接受端(信宿)。接受端能否正確辨認信息,取決於傳輸中的損耗高低。信號處理是通信工程中一個重要環節,其包括過濾編碼解碼等。

基本介紹

通信工程(也作電信工程,舊稱遠距離通信工程、弱電工程)是電子工程的一個重要分支,同時也是其中一個基礎學科。該學科關注的是通信過程中的信息傳輸和信號處理的原理和應用。本專業學習通信技術、通信系統和通信網等方面的知識,能在通信領域中從事研究、設計、製造、運營及在國民經濟各部門和國防工業中從事開發、應用通信技術與設備。

專業畢業生可從事無線通信、電視、大規模集成電路、智能儀器及應用電子技術領域的研究,設計和通信工程的研究、設計、技術引進和技術開發工作。近年來的畢業生集中在通信系統、高科技開發公司、科研 [1]

院所、設計單位、金融系統、民航、鐵路及政府和大專院校等。本專業本着加強基礎、拓寬專業、跟蹤前沿、注重能力培養的指導思想,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具有紮實的理論基礎和開拓創新精神,能夠在電子信息技術、通信與通信技術、通信與系統和通信網絡等領域中,從事研究、設計、運營、開發的高級專門人才。

研究內容

通信工程專業主要為研究信號的產生、信息的傳輸、交換和處理,以及在計算機通信、數字通信、衛星通信、光纖通信、蜂窩通信、個人通信、平流層通信、多媒體技術、信息高速公路、數字程控交換等方面的理論和工程應用問題。隨着19世紀美國人發明電報之日起,現代通信技術就已經產生。為了適應日益發展的技術需要,通信工程專業成為了美國大學教育中的一門學科,並隨着現代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而得到迅速發展。[2]

未來展望

面向新的世紀,通信工程專業將會迎來其發展的廣闊天地。隨着通信技術應用的日趨廣泛,上至太空,下至海底,無不活躍着這一專業的技術人才。現在中國已經加入WTO,這勢必會給中國信息產業的發展帶來更大的發展空間。而通信工程專業優秀人才的短缺成為中國參與國際間競爭的一個十分不利的因素。因此,在未來若干年,中國勢必會更加重視本專業人才的培養,更加重視通信工程專業的教育,提高教育水平。

專業發展

通信工程專業代碼:0810,分為兩個學科,一個是偏向於傳輸的「通信與信息系統(081001)」,另一個是偏向於編解碼的「信號與信息處理(081002)」。其中「通信與信息系統(081001)」的前身是電機系,北京交通大學是中國通信與信息系統研究的發祥地;「信號與信息處理(081002)」的前身是信息論系,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是中國信號與信息處理的發祥地。

(1)通信與信息系統(081001)

北京交通大學是中國電信工程的策源地。1909年,大清國郵傳部司員曾鯤化經過十餘月的考察後,起草《上郵傳部創辦鐵路管理學堂書》,文中提倡路政、培育鐵路管理人才,並極力主張創辦鐵路管理學校。同年,郵傳部尚書徐世昌批准該意見,並於北京府右街創辦了「鐵路管理傳習所」,即為北京交大前身,次年,為加強郵電事業增設郵電班,學校更名為「交通傳習所」,此為中國電信工程之始。

1912年,中華民國成立,北京交大改隸交通部,更名為「交通部交通傳習所」,增設電氣工程、有線電工科、無線電等科,開創了中國培養通信人才的先河,後來又成立了電信系,這裡走出了簡水生院士等一大批知名學者。

上海交通大學於1917年在電機工程專業內設立「無線電門」,此後,於1921年設立「有線通信與無線通信門」。1952年院系調整後,成立了「電信系」。

清華大學於1934年在電機系設立電訊組。1952年,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兩校電機系的電訊組合併後成立了清華大學無線電工程系。這可以說是通信工程專業的類型。這一時期較有影響的人物如清華大學的任之慕、朱蘭成、章名濤、葉楷、范緒筠、張鍾俊等教授。建國初期,這一時期分別有張恩虬、王守武、胡漢泉、吳鴻適、王遷等學者活躍在本專業的教學領域。

(2)信號與信息處理(081002)

中國電子通信行業的奠基人和開拓者、1955年開國中將、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創始人兼首任校長王諍在無線電通信方面做了開創性的貢獻,他創建了我軍無線電通信、無線電偵察和紅色的新聞廣播事業、氣象事業,以及中國電子工業和人民郵電事業。西安電子科技大學1952年中國人民解放軍事電信工程學院(現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前身)首開「信息論系」和「雷達工程系」,開創了中國培養信息處理人才的先河。1952年中國科學院院士、電子專家畢德顯和中國工程院院士、電子專家孫俊人一起在西電創建了中國第一個雷達工程系,中國知名通信系統工程專家陳太一創建了中國第一個信息論系。後來又成立了通信工程學院和電子工程學院,這裡走出了王中林院士、國際GSM獎獲得者李默芳等一大批知名學者。

到了80年代,從美、日、英等發達國家吹過來的信息革命這股颶風,為中國通信工程專業的發展增添了強勁的動力,也是從這時起,通信工程專業有了它現在的名稱。

由於信息高速公路的迅速興起,通信技術在國家經濟發展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國家也加大了這方面的投資,各個高校都有此專業設置或者相近的專業課程,一大批實驗室也紛紛走進了大學校園。如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的綜合業務網理論及關鍵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上海交通大學的區域光纖網與新型光通信系統國家重點實驗室、通信實驗室、數字信號處理實驗室、電子技術實驗室。另外,南京大學、浙江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北京理工大學、北京交通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東南大學、同濟大學、復旦大學等一大批重點院校都為培養本專業的優秀人才做出了重要貢獻。

學科特點

在新的時期,更湧現出一大批優秀的專家學者。例如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李建東教授,是中國寬帶無線自組李建東織網絡方向的主要學術帶頭人,主持了制定了震驚世界的WAPI無線網絡安全標準,清華大學的周炳餛院士,在國內首先開展了「晶體纖維生長與晶體光纖器件研究」。其「窄線寬可調諧半導體激光器及相關技術」通過七項成果鑑定,線寬、頻穩度和調諧範圍達國際先進水平,為發展相干光通信作出了重要貢獻。在「光纖高溫傳感器」、光纖環形腔的細度及環形激光器研究中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另外,陸大教授在信號與信息處理方面;馮重熙教授在數字通信、語音信號處理及數字復接方面;姚彥教授在信號檢測估計和識別及其在電子系統中的應用高速實時信息處理及系統領域;曹志剛教授在數字調製、編碼及衛星通信、語音增強及數字信號處理技術上;林行剛教授在智能化圖文信息處理與識別、圖像壓縮與多媒體數據、多媒體通信及其終端技術等領域都有突出的貢獻。這些專家、教授為中國現代化通信事業向21世紀勝利進軍鋪平了道路。

就業方向

通信技術研發人員

職業道路:研發員→研發工程師→高層市場或管理人員

人才行情:前幾年通信行業處在春天,研發領域提供了很多高薪職位,即使是今天,像華為、中興、UT斯達康等知名企業的研發崗位的待遇還是非常有競爭力的。但這樣的公司和崗位相對我們每年不斷增加的本專業畢業生來說,太少了。

究其原因,除了通信產業規模和市場發展的停滯直接帶來的人才需求減少外,還有大學對通信專業設置的態度:「有條件要上,沒條件也要上。」——許多學校實際上不具備開設該專業的實力,關鍵在師資和實驗設備上。但即使這樣,我們同樣不要灰心,畢竟就我們的專業而言,本科生在專業能力上很難做到一畢業就能符合企業的用人要求。因此,很多企業遴選新員工的標準是「專業基礎紮實、思路開闊、英語良好、有點創意」。

分析建議:「大學四年能把畢業證、學位證、英語六級和計算機二級證拿到就可以了,其他的都靠混。」時下畢業生中流行這麼一種觀點。我個人認為並不是這樣,最少是學通信的畢業生——絕大部分公司招聘都會進行一場專業考試,跟應付在學校的考試一樣,你也可以在臨考前去抱佛腳,但效果有多好我深有體會:當年畢業第一次參加招聘考試,共七道題——涉及到模擬電路、數字電路、移動通信、高頻電子線路、C語言。題目很基礎,但涉及的面很廣,不是考前突擊能解決問題的。即使僥倖過關,因為像計算題之類的他可能會在接下來的面試中仔細詢問你的解答思路(後來主管告訴我,思路比答案更重要)。

更重要的是,他們不會跟你的老師一樣,在考前把重點劃給你。而只要你在試卷中表現出一絲專業功底不過關的跡象,你的這次應聘可以說「over」了。

重點課程:電路理論與應用的系列課程、計算機技術系列課程、信號與系統、電磁場理論、數字系統與邏輯設計、數字信號處理、通信原理等。匯編、組成原理這些專業課還是必須的,而且在實際工作中能用的上。不能要求我們每門都精通,但最少做到全部了解,精通部分——你可以選擇其中你感興趣的兩三門課程去鑽研。

關於英語。通信工程專業本身和英語之間的關係並不是特別緊密,但大部分待遇比較好的通信企業卻都是外企,即使象華為這樣的內資企業,在招聘時都會要求英語六級——在面臨的選擇餘地特別大的情況下,企業理所當然會抬高進入門檻。

關於創意。其實這裡的創意可以解釋為新穎的思路和設計、開發意識。所以,相對於在學校組織的其他活動,多參加類似於電子設計大賽之類的活動對我們的能力是一種很好的鍛煉,記住,當你把作品或者獲獎設計寫上簡歷時,要仔細準備該項設計的思路,包括設計過程中產生的問題,以及解決方案及原理。如果單片機及電路知識學的好的話,可以嘗試自己動手做個板子玩玩,為畢業後找份單片機開發工作做準備,然後在工作中積累經驗,學習嵌入式系統知識,技術路線這樣走還是比較合適的。

技術轉市場(管理)是很多研發人員的歸宿。因為隨着年齡的增長,學習能力的下降,加之企業在研發部門職位設計的瓶頸,另外也是擁有強大技術基礎的「底氣」,工程師們在選擇做一段時間技術支持、客戶服務和技術部門的管理(技術出身對這種管理的優勢非常明顯:在這種技術含量那麼高的部門,誰會服一個連電路圖都看不懂的領導?)

最後,在3G前夜,如果能精通該項技術的基礎知識,對於就業應該是大有好處的,在這裡,推薦一個認證——摩托羅拉工程學院在10餘年通訊技術培訓的基礎之上,在業界首先推出了面向社會的無線通訊公共技術課程體系-MCNE(Motorola Certified Network Engineer/摩托羅拉認證無線網絡工程師)課程系列,以及相關的無線人才認證標準和認證考試。(僅為推薦,請讀者根據自身情況謹慎判斷、選擇)

通信產品銷售人員

職業道路:銷售助理→銷售工程師→銷售(市場)經理

人才行情:需求大,對專業功底要求不是特別深,適合一般本科生從事。最重要的是,職業發展空間足夠大,實在不行的話還可以轉行去別的行業繼續做銷售。

分析建議:包括各種上游設備以及通訊器材的銷售。對於上游設備的銷售,企業在招聘時非常看重專業背景,因此,對通信的一些基礎專業課程得有比較全面的了解。我建議那些想做銷售的同學們,在畢業前實習爭取去企業的研發部門——與市場營銷的學生在銷售專業知識上去競爭是不明智的,我們應該加強專業背景這一核心優勢。

另外,理所當然的是溝通能力、營銷能力、策劃能力的培養。有很多同學不屑於在大學裡學生會做事,其實,在那裡能否學到別的我不清楚,對溝通能力和組織能力的培養是比較好的途徑,特別是當你通過自己的努力做到了一定職位。至於看銷售方面的專業書,我個人覺得不如看專業雜誌和報紙,前者幾乎是純理論,很生硬,而後者則是理論加實踐。

在學校還可以着手準備的就是學着做市場計劃——網絡上可以down到一些很優秀的策劃和計劃項目,比照着慢慢學,這是你在工作中必須用到的,而且,有些公司在筆試也可能是這項內容。最後,經常做計劃能幫助你養成一個好習慣:經常整理思路,事情分析有條理。

電信運營商工作人員

職業道路:職員→主管→中高層管理人員

人才行情:運營商中的服務類職位進入門檻較低,因此在有的地區移動、聯通等公司的人才趨近飽和。即使每年幾大運營商都會發布一個相對有規模的校園招聘計劃,但通信類專業的畢業生並沒有太過明顯的優勢。但是,近年由於網絡寬帶的興起,給疲軟的就業市場帶來了大量的就業機會。總而言之,如果不是太挑剔的話,我們在畢業後找份工作應該不是很難。更重要的是,如果在運營商做銷售之類的工作,以後的職業道路會比做技術開闊很多——可以轉行做別的產品或服務的銷售。

分析建議:在運營商做設備維護,一種是在運營商的機房隨時待命,另外一種是在基站維護代理下邊做事。後邊一種的工作公務是維護基站的正常工作:例如基站停電了,你需要去啟動備用電源,更換零件、正常巡檢;甚至颳大風天線刮歪了都是在工作範圍內。如果你所在的代維商會沒請些工人給你打下手的話,那基站維護相對還是比較辛苦的。需求最大的還是服務類職位,例如客戶經理、市場開發等等。雖然說這一類職位招聘一般不會需要專業背景,但無論如何,在同樣條件的你和別的專業的應聘者之間,機會更多的應該是你。

在運營商做銷售或市場或客戶服務,所需要的素質和普通的業務員差不多,首先必須具備良好的溝通能力(在面試過程中你如何打動考官聘用你就是最好的挑戰機會),然後就是學習能力(越來越多的企業在校園招聘時更加注重畢業生的可塑性和能否快速融入工作環境、公司文化)。這樣一來,很多同學就會發現自己面臨的問題:跟生人說話都臉紅——解決辦法是:多參加集體活動,多和人聊天,開始有點彆扭,但一次兩次後,你就會很自信了。

專家談通信工程專業

通信工程專業主要研究信號的產生、信息的傳輸、交換和處理,以及在計算機通信、光纖通信、無線通信、交換與通信網等方面的理論和工程應用問題,培養從事通信工程及計算機網絡系統的研究、製造、開發和應用的高級人才。通信工程具有極廣闊的發展前景,畢業生集中在通信高科技公司、科研院所、設計單位、金融系統、民航、鐵路及政府和大專院校等。具有良好發展前景的通信行業,已成為社會經濟的龍頭,正在引領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必將對信息化社會建設起到關鍵的決定性作用。

在校生談專業

作為通信工程的學生,我們不僅抱有嚴謹、踏實、刻苦的態度,還需要較好的數理基礎、較強的邏輯思維能力以及動手能力。通過學習通用電子儀器的使用,如示波器、頻譜分析儀等,逐步掌握很多通信實驗設備的操作,製作電子小設備,如實驗課上可以親手設計並製作電子計算器、數字電子時鐘、搶答器、遙控玩具車等很多有趣的電子產品,很具有成就感。大家運用所學的知識製作出活生生的實物,這種快樂的學習經歷是其他專業的同學難以體驗到的。我們專業就業前景非常好,就業範圍也很廣。

招生就業

由於社會對人才的需求非常廣泛,這一專業每年的招生量都很大。每個學校平均每年都以200—300人的數量招生,有的學校甚至更多。學歷層次從專科、本科到碩士、博士不等,有的學校還設有博士後流動站,形成了人才梯級培養的方式。儘管如此,此專業每年的畢業生還是供不應求,炙手可熱。

碩士招生

說明:

1.一級學科指教育部批准,各單位可按一級學科或在一級學科下的任何二級學科授予博士和碩士學位。

2.在招生單位後標有「B」,指此學科該單位具博士和碩士學位授予權。

3.在招生單位後沒有標註的學科,該單位只有碩士學位授予權。

4.加黑的招生單位表示該單位07年剛開設此專業。

(0810)信息與通信工程(共25個一級學科招生單位)

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北京交通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理工大學、北京郵電大學、中國科學院大學、天津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包含威海校區)、哈爾濱工程大學、上海交通大學、上海大學、東南大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南京理工大學、南京郵電大學、浙江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華中科技大學、華南理工大學、西南交通大學、電子科技大學、西安交通大學、西北工業大學、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合肥工業大學

(081001) 通信與信息系統(共114個二級學科招生單位)

北京工業大學、北京科技大學、北京師範大學、首都師範大學、中國傳媒大學(B)、國際關係學院、中國航天科工集團第三研究院、華北電力大學、南開大學、中國民用航空學院、燕山大學、河北工業大學、河北大學、河北科技大學、山西大學、太原理工大學、中北大學、大連理工大學、瀋陽理工大學、東北大學(B)、遼寧工程技術大學、大連海事大學(B)、遼寧工業大學、吉林大學(B)、長春理工大學、東北石油大學、哈爾濱理工大學、復旦大學、同濟大學、上海海事大學、東華大學、華東師範大學、上海師範大學、上海船舶運輸科學研究所、電信科學技術第一研究所(上海)、南京大學、蘇州大學、中國礦業大學(B)、河海大學、江蘇大學、南京電子技術研究所、杭州電子科技大學、浙江工業大學、浙江工商大學、寧波大學、安徽大學、廈門大學(B)、福州大學(B)、南昌大學、山東大學(B)、中國海洋大學、聊城大學、鄭州大學(B)、武漢大學(B)、長江大學、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武漢理工大學(B)、華中師範大學、中南民族大學、武漢郵電科學研究院、湖南大學、中南大學、中山大學(B)、暨南大學、深圳大學、桂林電子工業學院、海南大學、重慶大學(B)、重慶郵電大學、四川大學(B)、成都理工大學、西南科技大學、電信科學技術第五研究所、貴州工業大學、雲南大學(B)、昆明理工大學、西安理工大學、西安科技大學、西安郵電學院、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504所、蘭州大學、蘭州理工大學、蘭州交通大學、新疆大學、天津工業大學、天津理工大學、東北電力學院、齊齊哈爾大學、南通大學、華僑大學、福建師範大學、華東交通大學、南昌航空大學、江西理工大學、山東科技大學、青島理工大學、山東師範大學、曲阜師範大學、河南理工大學、西安工業學院、長沙理工大學、汕頭大學、五邑大學、廣東工業大學、海軍指揮學院、海軍大連艦艇學院、海軍裝備研究院

(081002) 信號與信息處理(共147個二級學科招生單位)

北京工業大學、北方工業大學、北京師範大學、中國傳媒大學、華北電力大學、南開大學、天津工業大學、中國民用航空學院、天津理工大學、燕山大學、中北大學、太原理工大學、山西師範大學、內蒙古大學、大連理工大學(B)、東北大學、大連海事大學、吉林大學、長春理工大學、長春工業大學、黑龍江大學、哈爾濱理工大學、同濟大學、華東理工大學、上海理工大學、電信科學技術第一研究所(上海)、南京大學(B)、蘇州大學、江蘇科技大學、中國礦業大學、南京工業大學、河海大學、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揚州大學、杭州電子科技大學、浙江工業大學、浙江工商大學、安徽大學、合肥工業大學(B)、廈門大學、華僑大學、福州大學、南昌航空大學、南昌大學、山東大學(B)、中國海洋大學、山東科技大學、石油大學(華東)、煙臺大學、鄭州大學、武漢大學(B)、長江大學、武漢理工大學、湘潭大學、湖南大學、中南大學、中山大學、暨南大學、汕頭大學、深圳大學、五邑大學、廣東工業大學、桂林電子工業學院、重慶大學、重慶郵電大學、西南師範大學、四川大學、成都理工大學、成都信息工程學院、電信科學技術第五研究所、雲南大學、西北大學、西安理工大學、西安科技大學、西安石油大學、陝西師範大學、西安郵電學院、蘭州理工大學、北京機械工業學院、北京印刷學院、中國農業大學、天津工程師範學院、上海海事大學、東華大學、瀋陽工業大學、瀋陽航空航天大學、瀋陽理工大學、瀋陽化工學院、哈爾濱商業大學、江南大學、江蘇大學、浙江理工大學、中國計量學院、江西科技師範學院、濟南大學、山東師範大學、青島大學、鄭州輕工業學院、河南工業大學、中原工學院、西安建築科技大學、西安工程科技學院、長安大學、海南大學、西華大學、重慶工學院、貴州大學、昆明理工大學、雲南民族大學、新疆大學、中國人民解放軍西安通信學院、裝甲兵工程學院

專業素質

通信工程培養加強考生的基礎知識、拓寬專業、跟蹤前沿、注重能力培養的指導思想,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具有紮實的理論基礎和開拓創新精神,能夠在電子信息技術、通信與通信技術、通信與系統和通信網絡等領域中,從事研究、設計、運營、開發的高級專門人才。畢業後應具備的能力和知識有:

1、電子技術應用方面的設計開發能力;

2、計算機的應用與開發能力;

3、創新意識、國際意識和創新能力;

4、通信系統和通信設備的科學研究和實踐工作能力;

5、了解通信技術發展動態、學習通信新理論和新技術的能力。

考專升本

培養目標:本專業主要培養從事通信工程及計算機網絡系統的研究、製造、開發和應用的高級人才。

培養要求:本專業學習通信技術、通信系統和通信網等方面的知識,能在通信領域中從事研究、設計、製造、運營及在國民經濟各部門和國防工業中從事開發、應用通信技術與設備。畢業後可從事無線通信、電視、大規模集成電路、智能儀器及應用電子技術領域的研究,設計和通信工程的研究、設計、技術引進和技術開發工作。

主幹學科:電子技術、通信理論及電子計算機的基本原理。主要課程有:電路分析、低頻電子線路、脈衝與數字電路、高頻電子線路、電磁場理論、信號與系統、微機原理及應用、單片機技術、微波技術與天線、通訊原理、程控交換技術、移動通訊、計算機網絡通訊、光纖通訊等。畢業生應掌握電子技術、通訊技術和計算機技術的基本理論與設計方法及程控交換技術、光纖通訊、移動通訊和計算機網絡通訊的基本原理及應用方法,具有各類通訊系統的設計、研究及開發的工作能力。

開設院校

華北地區

北京交通大學、清華大學、北京理工大學、北京科技大學、北京郵電大學、北京信息科技大學、北京化工大學、北京聯合大學、華北電力大學、中國人民公安大學、中國地質大學、北京電子科技學院、中國傳媒大學、北京工業大學、天津大學、南開大學、天津商業大學 、燕山大學、河北工業大學、東北大學秦皇島分校、河北大學、河北師範大學、石家莊鐵道大學、河北科技大學、太原理工大學、內蒙古大學、內蒙古工業大學、中國民航大學、內蒙古師範大學、內蒙古科技大學、濟南大學、中北大學、聊城大學、天津職業大學 、河北工程大學、河北聯合大學(原河北理工大學、華北煤炭醫學院)山東建築大學、山東科技大學、山東師範大學、山東農業大學、濱州學院、濰坊學院、曲阜師範大學 、北華航天工業學院、天津理工大學、天津工業大學

東北地區

瀋陽航空航天大學、遼寧大學、瀋陽工業大學、瀋陽化工大學、瀋陽理工大學、遼寧科技大學、遼寧工學院、大連交通大學、大連海事大學、大連海洋大學、哈爾濱工程大學、東北石油大學、長春理工大學、長春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佳木斯大學、東北林業大學、東北大學、東北電力大學、吉林大學、大連工業大學、大連大學、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瀋陽工程學院、哈爾濱理工大學、齊齊哈爾大學、黑龍江大學、遼寧工程技術大學、黑龍江科技學院

華南地區

華南理工大學、廣西大學、汕頭大學、華南農業大學、華南師範大學、廣西師範大學、桂林電子科技大學、暨南大學、中山大學、廣東工業大學、仲愷農業工程學院、廣東海洋大學、五邑大學、賀州學院,瓊州學院

華中地區

湖南工業大學、吉首大學、長沙大學、懷化學院、邵陽學院、湖南師範大學、湘潭大學、河南大學、鄭州大學、中原工學院、華中師範大學、中南民族大學、中南大學、長沙理工大學、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武漢理工大學、湖北大學、湖南大學、中南林業科技大學、鄭州輕工業學院、湖南工程學院、河南理工大學、河南工業大學、河南科技大學、洛陽理工學院、湖北工業大學、南華大學、湖南科技大學、河南科技學院、南陽理工學院、河南師範大學、湖北師範學院、湖南科技學院、三峽大學

華東地區

哈爾濱工業大學(威海)、安徽理工大學、江西財經大學、江西理工大學、南昌航空大學、東華理工大學、南昌工程學院、九江學院、上海大學、上海海事大學、蘇州大學、浙江工業大學、安徽建築工業學院、安徽師範大學、安徽大學、安徽工業大學、安徽農業大學、中國人民解放軍、福州大學、集美大學、江西師範大學、南昌大學、山東大學、山東師範大學、中國海洋大學、山東理工大學、山東科技大學、臨沂大學、上海電力學院、東南大學、河海大學、南京郵電大學、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南京師範大學、江蘇科技大學、江蘇大學、杭州電子科技大學、同濟大學、復旦大學、華東理工大學、上海理工大學、上海第二工業大學、東華大學、浙江大學、浙江師範大學、合肥工業大學、安慶師範學院 、華僑大學、廈門大學、廈門工學院、華東交通大學、青島科技大學、青島理工大學、青島農業大學、南京理工大學·、寧波大學、安徽工程大學、莆田學院、

西南地區

重慶交通大學、重慶郵電大學、電子科技大學、西南交通大學、成都信息工程學院、西南民族大學、重慶大學、西南大學、四川大學、雲南大學、雲南民族大學、昆明理工大學、四川師範大學、成都理工大學、工程技術學院、西南科技大學、四川理工學院、成都大學、西南石油大學

西北地區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西安交通大學、西北大學、長安大學、西安理工大學、西安建築科技大學、西安石油大學、西安科技大學、蘭州理工大學、寶雞文理學院、北方民族大學、寧夏大學、新疆大學、西安郵電大學、蘭州交通大學、西北工業大學、青海民族學院、西北民族大學、延安大學、西藏民族學院

考研方向

專業方向

1、★「信息與通信工程」下面的

▲通信與信息系統;▲信號與信息處理

2、★「電子科學與技術」下面的

▲電路與系統;▲電磁場與微波技術

通信與信息系統Communication and Information System

學科概況

通信與信息系統是信息社會的主要支柱,是現代最新技術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國家國民經濟的神經系統和命脈。本學科所研究的主要對象是以信息獲取、信息傳輸與交換、信息網絡、信息處理及信息控制等為主體的各類通信與信息系統。它所涉及的範圍很廣,包括電信、廣播、電視、雷達、聲吶、導航、遙控與遙測、遙感、電子對抗、測量、控制等領域,以及軍事和國民經濟各部門的各種信息系統。本學科與電子科學與技術、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控制理論與技術、航空航天科學與技術以及兵器科學與技術、生物醫生工程等學科有着相互交叉、相互滲透的關係,並派生出許多新的邊緣學科。

信號與信息處理專業是集信息採集、處理、加工、傳播等多學科為一體的現代科學技術,是當今世界科技發展的重點,也是國家科技發展戰略的重點。該專業培養的研究生應在信號與信息處理方面具有堅實、深厚的理論基礎,深入了解國內外信號與信息處理方面的新技術和發展動向,系統、熟練地掌握現代信號處理的專業知識,具有創造性地進行理論與新技術的研究能力,具有獨立地研究、分析與解決本專業技術問題的能力。該專業的研究主要領域有:信息管理與集成、實時信號處理與應用、DSP應用、圖像傳輸與處理、光纖傳感與微弱信號檢測、電力系統中特殊信號處理等。還開展了FPGA的應用、公共信息管理與安全、電力設備紅外熱像測溫等領域的研究,形成了本學科的研究特色,力爭在某些學科方向達到國內領先水平。除上述主要領域外,還開展了基於場景的語音信號處理,指紋識別技術以及圖像識別等多方面的研究工作。「十五」期間,該專業將重點開展語音及圖像處理和實時信號處理等新技術的研究和應用工作,並把電子、信號處理、計算機軟件等科學理論應用到電力系統中,同時發展信號與信息處理中具有創新價值的理論。進一步引進和培養具有國際水平的優秀青年人才,使學科成為國內領先的學科。

研究方向簡介

1.實時信號與信息處理主要研究內容:嵌入式操作系統的分析、DSP的開發和設計、信號控制技術。信號的採集、壓縮編碼、傳輸、交互和控制技術,流媒體技術以及多人協同工作方式研究,從而實現基於DSP和互聯網上的視音頻、文字等多種信息的實時交互和協同工作。

2.語音與圖像處理該研究方向主要負責研究和探索數字語音和圖像處理領域的前沿技術及其應用。研究內容包括:語音的時頻分析和算法、聲場分析和目標跟蹤、動態範圍(HDR)圖像處理技術和算法、圖像加速硬件(GPU)的應用等.

3.現代傳感與測量技術該研究方向理論研究與應用研究並重:在理論上主要開展基礎研究,以發現新現象,開發傳感器的新材料和新工藝;在應用上主要結合電力系統的應用需求,開發各種傳感與檢測系統。

4.信息系統與信息安全現代信息系統中的信息安全其核心問題是密碼理論及其應用,其基礎是可信信息系統的構作與評估。該方向主要研究與通信和信息系統中的信息安全有關的科學理論和關鍵技術,主要包括密碼理論與技術、安全協議理論與技術、安全體系結構理論與技術、信息隱藏理論與技術、信息對抗理論與技術、網絡與信息系統安全研究。

5.智能信息處理主要側重於研究將現代智能信息處理的理論、技術和方法應用於現實的各類計算機信息處理系統設計與實現中。為企業培養掌握現代智能信息處理的理論、技術和方法,研究與開發各類智能信息處理系統的技術人才。其主要研究內容有:數字圖像處理、視頻信息的檢測、分析、傳輸、存儲、壓縮、重建以及模式識別與協同信息處理;視覺計算與機器視覺、智能語音處理與理解、智能文本分類與信息檢索、智能信息隱藏與識別。

6.信息電力為信息科學與電力系統兩學科的邊緣新學科(籌)研究內容包括:數字電力系統,電力通信技術與規程,計算機軟件與網絡,電力生產和運營管理,信息技術及其在電力工業中的應用。

7.現代電子系統現代電子系統研究方向主要研究使用當今最流行的電子系統設計工具,如嵌入式系統,可編程邏輯器件,DSP系統等實現諸如信息家電、通信、計算機等相關領域的硬件設計軟件設計的設計方法。

8.嵌入式系統與智能控制研究單片機、可編程序控制器(PLC)、DSP、ARM等在智能測量儀表、交通管理、信息家電、家庭智能管理系統、通信和信息處理等方面的應用。

9.模式識別與人工智能該方向主要研究模式識別與人工智能的新理論與新方法,着重研究這些理論和技術在實際系統、尤其是在電力系統中的應用,解決應用中的關鍵技術問題,包括智能化信號處理、圖像型非圖像型目標識別,人工種經元網絡、模糊信息處理、統計信號處理、多傳感器信息融合以及信號的超高速多通道採集與實時處理技術等。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