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追報表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追報表》長春電影製片廠於1977年拍攝的楚劇電影

改革開放40年,是中國電影銳意進取、砥礪前行、繁榮發展、成績卓著的40年[1]。40年來,電影界緊緊圍繞黨和國家中心工作、重大時間節點,組織創作了一大批優秀影片[2]

劇情

元旦前夕,紅嶺大隊老隊長去開總結會,會計小張在緊張地統計給公社的年終產量報表。經過計算,糧食和棉花畝產都超過了《綱要》,只有生豬還差兩頭才能超過《綱要》。小張想起飼養員二嫂說過,隊裡一頭大母豬今晚可能要生小豬。為了達到三超《綱要》,拿到"三超"紅旗,小張便"預報"了兩頭,使生豬這一項也算超了,並將此表交給了取報表的公社統計員小李。

隊長開會回來知道了這件事,對小張的做法進行了嚴肅的批評,並當機立斷,親自去追小李,要更改上報數字。老隊長走後,二嫂來報告:母豬生了16頭小豬。小張為實事求是,沒等二嫂把話說完也去追報表。二嫂怕報表數字出並差錯,也隨後追去。東方發亮時,才隊長和小張先後追上小李。老隊長告訴小李,報表中生豬數字報多了,小張卻說大母豬生了16頭小豬。數字報少了,老隊長問是幾時生的,小張答不上來,正在此時,二嫂趕到,說明小豬是12點半後生的,大家覺得,這16頭小豬都應算在新的一年裡,報表上的數字還是應減去兩頭,這樣才是實事求是。

影片特色

從1973年至1976年10月文革結束,由長春、北京上海、八一、珠江、西安、峨嵋、廣西、上海美術、中央新聞等十家電影製片廠的廣大電影工作者,響應黨中央的號召,緊跟時代,創作出一大批具有時代特色的藝術影片。

在此期間, 國產戲曲片除了八個樣板戲以外,還有七部按樣板戲標準拍攝的戲曲片,它們是:京劇《紅色娘子軍》、《杜鵑山》、《平原作戰》、《磐石灣》、《紅雲崗》,舞劇《沂蒙頌》、《草原兒女》。另外,還拍攝了一批具有濃郁地方色彩的戲曲片,如:湖南花鼓戲《送貨路上》、河北梆子《寶蓮燈》(上、下)、上海越劇《半籃花生》、山東呂劇《半邊天》、《追報表》、《都願意》等15種16部(集),戲曲片合計30種31部(集)。

視頻

追報表 相關視頻

楚劇《追報表》
走進長春電影製片廠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