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迷走神經切斷術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迷走神經切斷術是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審定、公布的科技類名詞。

關於漢字的起源[1],中國古代文獻上有種種說法,如「結繩」、「八卦」、「圖畫」、「書契」等,古書上還普遍記載有黃帝史官倉頡造字的傳說。現代學者認為,成系統的文字工具不可能完全由一個人創造出來,倉頡[2]如果確有其人,應該是文字整理者或頒布者。最早刻劃符號距今8000多年。

名詞解釋

迷走神經切斷術,在胃不同部位切斷支配胃壁細胞的迷走神經的手術

中文名 迷走神經切斷術

所屬學科 醫學

用以抑制胃酸分泌。可分為:(1)迷走神經干切斷術。在食管裂孔水平切斷左右二支迷走神經干。手術簡單。但也切斷了支配胃竇部的分支,胃排空受阻而引起胃滯留;同時也切斷了肝、膽、胰、腸等臟器的迷走神經分支,造成這些臟器的功能紊亂。(2)選擇性胃迷走神經切斷術。保留迷走神經干及支配其他臟器的肝支和腹腔支,僅切斷支配胃的分支。因術後可發生胃滯留,需加做胃引流手術。(3)高選擇性迷走神經切斷術。既保留迷走神經干與肝支、腹腔支,還保留了支配胃竇部的分支,故較為合理。

科技名詞

科技名詞,是指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審定、公布的科技類名詞、術語,屬於科技術語。是科學技術形成、記錄、積累、交流、傳播的前提和基礎,是科學思維的基礎和工具

統一、規範科技名詞是國家科技基礎條件的重要內容,是推動科技創新和構建新時代中國科技話語體系的基礎性工作,也是中國融入全球科技創新體系、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戰略性舉措,意義重大而深遠。

1990年6月23日,國家科委中國科學院、國家教委、新聞出版署發出《關於使用全國自然科學名詞審定委員會公布的科技名詞的通知》。

2020年6月2日,教育部、國家語委在京發布2019年中國語言文字事業和語言生活狀況,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公布近6萬條科技名詞。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