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還原真實的李清照(水果月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還原真實的李清照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還原真實的李清照》中國當代作家水果月亮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還原真實的李清照

眾所周知,李清照是中國詞作史上一座無法超越的里程碑。最初,對李清照的印象一直停留在婉約浪漫又鍊字精妙上,後來慢慢研讀詩詞,實在顛覆了最初的印象。她喜歡喝酒又愛好賭博,還常常自曝閨房秘事,大膽率真得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不信?且聽我慢慢分解。

李清照家境優越,生於山東濟南的書香門第。他的父親李格非進士出身,拜於蘇軾門下,官至禮部員外郎,母親是狀元王拱宸的孫女。用現在的話說,李清照是個不折不扣的「官二代」。所以,她琴棋書畫信手拈來,賭書潑茶是箇中好手,文人墨客的風雅事無一不精也就不足為怪了!

先說喜歡喝酒,她現存至今的四十多首詞作,其中一半跟喝酒有關。十幾歲在山東老家便寫就一首輕鬆明快的《如夢令》:

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

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

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

但凡上過學的,這首詞都背誦過吧,那溪亭泉就在現今山東濟南的省府大院裡。李清照豆蔻年華在這兒喝酒,但酒量不行,一喝就醉。喝得醉醺醺找不着回家的路了,居然沒掉進水裡,還寫了首這樣高水準的詞,這酒喝的實在很值得。

又一天,夜裡下雨的時候又喝酒了。喝完酒,她睡了一覺,余醉未消,睡眼惺忪地問捲簾的侍女海棠花怎麼樣了?想了想,再來一首《如夢令》吧:

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

試問捲簾人,卻道海棠依舊。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李清照這首《如夢令》轟動京師,當時文士莫不擊節稱賞。李清照詞填的好,酒量又不怎麼樣,對此,她在詞中這樣評價自己:「險韻詩成,扶頭酒醒,別是閒滋味。」 以生僻字協韻寫詩填詞,酒喝得不省人事,不過是些閒來無事的小滋味。

愛喝酒愛到什麼程度呢?

菊花開了,喝酒——「不如隨分尊前醉,莫負東籬菊蕊黃」。

梅花開了,喝酒——「年年雪裡,常插梅花醉」。

茶花開了,也得喝酒——「金尊倒,拼了盡燭,不管黃昏」。

一年四季花開花落,她都得喝酒。

相思情濃那就更得喝了——「酒意詩情誰與共,淚融殘粉花鈿重」、 「夜來沉醉卸妝遲,梅萼插殘枝」。

重陽節,和夫君分居兩地,愁人,喝酒!—— 「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

晚年飄零江南,國破家亡,何以解憂,唯有醉酒——「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故鄉何處是?忘了除非醉」……

別人喝酒誤事,李清照喝酒生生喝出了詞作史上的一座文學高峰,怎不令人感嘆!當然,能把喝酒喝得這麼有水平,還得有足夠的文學積澱,李清照除了喝酒,還是個嗜書如命的人。她從不像其他女兒家對胭脂水粉興趣濃厚,反倒痴迷於讀書,常常因得到一本好書而不食不眠。

有一年清明前,李清照的姨母給她做了件漂亮裙衫,讓她在清明踏青時穿。文藝范兒的李清照看着身上的新衣,顏色清淡中泛着微黃,如柳樹的新芽,實在喜歡。清明那天,李清照穿着新裙衫來到書市,突然被地攤上的書吸引,書皮上以篆字寫着《古金石考》。她不禁大吃一驚,這是她夢寐以求的古書,賣書的老者說:「這書至少也得三十兩」。李清照把錢全部倒出,也不過十兩。半個時辰以後,李清照只穿一件內襯單衣跑回來,手裡拿着銀兩。原來,她把自己新衣給典當了。她將銀兩一併給老者,心滿意足捧着古書。

這麼愛書的李清照在選擇自己的婚姻上也非常有眼光和主見,十八歲時嫁給太學生趙明誠。趙明誠是宰相的兒子,翩翩少年。兩人是文學知己,情投意合。趙明誠的父親也在朝為官,兩家門當戶對。更難得是他們除一般文人詩詞琴棋的雅興外,還有更相投的事業結合點——金石研究。在靠媒妁之言、父母之意的封建時代,能有這樣的愛情結局實屬天賜良緣。

除了喝酒,李清照還喜歡賭博。她曾寫過一篇《打馬圖序》,據說,她創製了一種賭博遊戲,叫「打馬」。有人考證,打馬就是今天麻將的前身。李清照好賭到什麼程度呢?「予性喜博,凡所謂博者皆耽之,晝夜每忘寢食。但平生隨多寡未嘗不進者何?精而已。」說得很明白,我天性喜歡賭博。凡是賭博,我就沉迷其中,物我兩忘,廢寢忘食。而且,我賭了一輩子,不論是什麼形式的賭,不論賭多賭少,從沒輸過,贏的錢爭着往我腰包里趕,擋都擋不住啊。為什麼,我精通賭博啊!

李清照與丈夫都愛好文史、詩書,經常詩詞唱和,互相切磋。他們經常做一些遊戲,以增強記憶能力,拓寬自己的學識。其中,以「賭書潑茶」最為著名。兩人每次吃完飯,坐於「歸來堂」中,烹好茶,然後一人指着成堆的書籍,要對方說出某一典故出自哪本書的第幾卷、第幾頁甚至第幾行,以是否說中來決勝負,並確定誰先飲茶。兩人在賭茶中,也常常是聰明的李清照獲勝。一次,賭贏後她舉杯大笑,結果得意忘形,將滿滿一杯茶傾覆在懷裡,非但「頭口水」沒喝上,還灑濕了一身衣裙。

更絕的是,「自南渡來流離遷徒,盡散博具,故罕為之,然實未嘗忘於胸中也。」戰火紛飛逃到南方,我的賭具都丟了,雖然玩不成,但我這心裡可一直都惦記着呢!好不容易的,「自臨安溯流,涉嚴灘之險,抵金華……奈此良夜乎。於是乎博奕之事講矣。」北宋滅亡後,為了躲避金兵的圍攻,李清照跟着宋朝的皇帝、達官貴人們一起逃難。這兵荒馬亂的年代,朝廷滅亡了,丈夫死了,前半生千辛萬苦積累的一些家產也在逃難中幾乎丟光了,她還念念不忘賭博的事兒。從逃難的船上一下來,剛剛租了臨時的房子安頓好。這漫漫長夜怎麼過,趕緊把賭具找出來,賭一把再說!

在《打馬圖序》中,她還說過這麼一句話:「使千萬世後,知命辭打馬,始自易安居士也。」李清照寫這篇《打馬圖序》,還有一個目的,留下佐證,讓千萬世以後的人都知道,「命辭打馬」這種賭博遊戲是我李清照發明的。不僅要玩,還要玩得專業。不僅玩得專業,還要青史留名。好一位熱愛生活、全心投入的可愛玩家!

再說風流。所謂風流,其實是一種讓很多人羨慕得流口水,也讓一部分人嫉妒得牙痒痒的生活方式。因為風流這事兒,不是誰都能做的,也不是誰都敢做的,更不是誰都既敢做又敢說的。要風流,首先得有才,否則就容易淪為下流。其次要有勇氣。在被別人指手畫腳、指指點點、指桑罵槐的時候,得能像彈掉粘在衣服上的灰塵一樣輕輕抹去。李清照就生活在一個極不風流的時代。但是她活得很風流。因為她既有才情,又有勇氣。

蹴罷鞦韆,起來慵整纖縴手。露濃花瘦,薄汗輕衣透。

見客入來,襪剗金釵溜。和羞走,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

「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的少女春心好歹是「羞答答的玫瑰,靜悄悄地開」,是朦朧的曖昧,暗送秋波。婚後,她就明目張胆地挑逗了。《減字木蘭花》:

賣花擔上,買得一枝春欲放。

淚染輕勻,猶帶彤霞曉露痕。

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

雲鬢斜簪,徒要教郎比並看。

夫妻二人去趕集,在賣花擔子上買了一枝花。「夫君,你看我美還是花美?」見夫君不回答,還特別較真,把花朵斜插在髮鬢上,非要夫君比比兩個放在一起(花容和我的面容)哪個更美麗。不得不說,這街頭秀恩愛也太不避諱了。好吧,這還不算,閨閣之事她忍不住也寫成了詞《醜奴兒》:

晚來一陣風兼雨,洗盡炎光。

理罷笙簧,卻對菱花淡淡妝。

絳綃縷薄冰肌瑩,雪膩酥香。

笑語檀郎:今夜紗廚枕簟涼。

晚來風雨洗盡炎熱,難得涼快!她先是彈琴求愛,趙明誠不解風情。於是她對着菱花鏡子,淺畫峨眉,輕點紅唇,還穿上了「絳綃縷薄」,冰肌雪膚欲遮還露,妙目含春風情萬種地對趙明誠笑:「今夜紗廚枕簟涼。」——今晚的竹蓆應該很涼快哦!這意思不能更明顯了。

總歸是小兩口子的閨房情事,關起房門來怎麼濃情蜜意都沒關係,礙不着別人,可李清照居然堂而皇之地寫出來了。這可是宋代啊,對人性的壓抑和禁錮和對女子的壓迫和束縛最重最深的宋代,難怪程朱理學的「正人君子」們要對她口誅筆伐,跳起來罵她「不知羞恥、荒淫放肆」了。得成比目何辭死,願作鴛鴦不羨仙。我行我素的李清照,輕輕一笑,與你何干?

李清照不是一個單薄的「千古第一才女」符號,她是個活色生香又真實的人,有血有肉有情有風骨,她有很多面,綜合起來才是一個真正的她。嗜酒好賭是她外在的皮囊,讀書風流是她的小兒女情懷。氣節崇高、性格剛毅、憂國憂民則是她安身立世不可摧折的脊樑。

趙宋王朝匆匆南逃,開始了中國歷史上國家民族極屈辱的一頁。李清照顛沛流離的後半生就此開啟,期間擔任江寧知府(相當於現在的南京市長)的趙明誠竟在部下造反之時,從城牆上懸下繩索棄城而逃。不久,趙明誠又接命前往湖州上任。趙、李分別時,局勢更糟。李清照也知道,夫妻分別,隨時都可能遭遇兵禍。而丈夫在兵變中的懦弱也在她心中留下了陰影,她更擔心保護不了多年的收藏物件,於是便問趙明誠,若真發生不測,那該如何是好?當時趙明誠說,若逢不測,先丟輜重,再拋棄衣物,然後依次是書冊、捲軸和古器。

他們向江西方向逃亡,行致烏江,站在西楚霸王項羽兵敗自刎的地方,李清照不禁浮想聯翩,心潮激盪。面對浩浩江水,想到南宋政府的軟弱無能,還有自己那貪生怕死的丈夫,隨口吟誦出了《夏日絕句》: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

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好一股浩然男兒氣!

趙明誠聞聽之後愧悔難當,深深自責,不久便急病發作而亡。李清照像一隻驚弓之鳥在亂世中飄零,丈夫去世,並無子女,身心俱疲。從此,隻影向誰去?於是,有了《聲聲慢》: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

淒悽慘慘戚戚。

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

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

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滿地黃花堆積。

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

守着窗兒,獨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細雨,

到黃昏,點點滴滴。

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她實在不像「女子無才便是德」的桎梏下活得小心翼翼的封建女性。她的思想超越了那個時代,沒有人理解她,所以她孤獨,那是一種深入骨髓無可排解無法超脫的孤獨。世事沉浮,她最終拔節而出,逝去時,73歲,孑然一身。這就是李清照,受過命運的寵愛,也遭造化的愚弄。在殘酷的現實中孤獨地漂泊過、掙扎過、恨過、抗爭過,也我行我素、酣暢淋漓地愛過、活過。

八百多年後的今天,每當我捧起《漱玉詞》,透過那些美麗的詞作,我總能依稀看見李清照率性俏皮的在藕花深處里嬉笑爭渡,在黃昏東籬下把酒臨風,在梧桐寒窗前愁苦心碎,在淒淒風雨中煢煢孑立……

活靈活現,那麼地生動。 [1]

作者簡介

水果月亮,山東省散文學會會員,現任濟南某職業學院語文教師。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