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夢令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如夢令》,詞牌名,又名《憶仙姿》、《宴桃源》,單調,三十三字,七句、五仄韻、一疊韻[1],上去通押。
詞牌沿革
此調本名《憶仙姿》。創調之作是五代後唐莊宗李存勖詞,詞存《尊前集》:「曾宴桃源深洞。一曲清風舞鳳。長記欲別時,和淚出門相送。如夢。如夢。殘月落花煙重。」周邦彥又因此詞首句改名《宴桃源》。沈會宗詞有「不見不見」疊句,名《不見》。張輯衣「比著梅花誰瘦」句,名《比梅》。《梅苑》詞名《古記》。《鳴鶴餘音》詞名《無夢令》。魏泰雙調詞名《如意令》。蘇軾用此調時改名《如夢令》,其詞序云:「元豐七年十二月十八日,浴泗州雍熙塔下,戲作《如夢令》兩闋。
此曲本唐莊宗制,名《憶仙姿》,嫌其名不雅,故改為《如夢令》。」《詞譜》以莊宗詞為譜,將第三句「長記欲別時」改為「長記別伊時」以和律句「仄仄仄平平」。《尊前集》與《苕溪漁隱叢話》後集卷三十九錄此詞均為「欲別」。蘇軾四首,其中三首此句平仄與莊宗同,但宋人多為仄仄仄平平,如秦觀五首為:「睡起熨沉香」「夢破鼠窺燭」「遙想酒醒來」「桃李不禁風」「孤館悄無人」。此調兩個二字疊句,最難處理,而且必須與上下句語意連貫。
《詞譜》此句第一字作可平可仄,但當依《詞律》此句作「平仄」,如秦觀作「消瘦」「無寐」「回首」「腸斷」「無寐」。此調四個六字句,俱為仄仄平平仄仄。兩個二字句,為平仄。此六句用仄聲韻。一個五字句,末字為平聲。這樣使此詞聲情低沉凝重。此調於五代僅唐莊宗兩詞,宋人作者甚眾,一般用以抒情,自蘇軾用以遊戲和表曠達之情後,亦有用以言志與寫景者。
異名
宋蘇軾詞注稱,此曲本後唐莊宗李存勖創製,名為《憶仙姿》。因嫌其名不雅,因此詞中有「如夢、如夢」疊句,故改稱《如夢令》;周邦彥又因此詞首句有「曾宴桃源深洞」,改名《宴桃源》。另因沈會宗詞有「不見、不見」疊句,故又名《不見》;因張輯詞有「比著梅花誰瘦」句,故又名《比梅》。另有《古記》、《無夢令》、《如意令》等異名。
詞牌格式
正體
單調三十三字,七句、五仄韻,第五、六句例用疊句。
平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仄〗。平仄仄平平仄。
例詞
李存勖
曾宴桃源深洞,一曲舞鸞歌鳳。長記別伊時,和淚出門相送。如夢,如夢。殘月落花煙重。
門外迢迢行路。誰送郎邊尺素。巷陌雨余風,當面濕花飛去。無緒。無緒。閒處偷垂玉著。
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捲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2]。
李清照
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
納蘭性德
萬帳穹廬人醉,星影搖搖欲墜。歸夢隔狼河,又被河聲攪碎。還睡,還睡,解道醒來無味。
視頻
如夢令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如夢令》典範作品10首,新浪博客,2020-03-05
- ↑ 一首《知否知否》,唱火了李清照的《如夢令》,詞牌名你知多少 ,搜狐,2019-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