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遼寧省盤錦遼濱沿海經濟技術開發區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新浪網 的圖片

遼寧省盤錦遼濱沿海經濟技術開發區位於盤錦市最南部,遼東灣東北部,大遼河入海口右岸,傍河臨海、靠港接城,是盤錦市向海發展、全面轉型、以港強市戰略的重要載體和對外開放的重要窗口。經開區規劃面積306平方公里,其中港區規劃面積為60平方公里,產業區規劃面積為110平方公里,城區規劃面積為120平方公里,葦澤生態公園4平方公里,大遼河水域面積12平方公里。

盤錦遼濱沿海經開區始建於2005年12月,2006年6月納入遼寧省沿海重點發展區域,2011年4月升級為省級經濟開發區,2012年2月被工信部批准為「國 家級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基地(石油化工產業)」,2013年1月晉升為國 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2017年6月,獲批國 家級循環化改造示範試點園區,2020年通過中期評估驗收。經開區是遼寧省綜合改革試驗區,遼寧自貿試驗區協同區。2019—2021年連續3年躋身中國化工園區30強,是東北地區唯 一一家入圍的化工園區。2020年獲批國家外貿轉型升級基地(專業化工)、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第三批智慧化園區試點示範(創建)單位、遼寧省第 一批次省級綠色園區(全省兩家之一)。2021年榮獲「(區域)高質量發展最 具投資價值園區」。在全省國 家級開發區年度考核連續兩年位列第3名。

綜合實力穩步提升

2005年以來,歷屆市委、市政府創造性地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立足盤錦資源型城市轉型發展實踐,舉全市之力,推動「港產城校」聯動發展戰略實施,形成了港產互動、產城互融、城校互促、校企互通喜人局面。2021年,地區生產總值193.7億元,同比增長8.3%,完成全年計劃127.4%,增速全市第 一;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164.4億元,同比增長10%,完成全年計劃131.5%,總量、增速均全市第 一;固定資產投資115.5億元,同比增長18.1%,完成全年計劃70%,總量、增速均全市第二;一般公共預算收入56.2億元,同比增長9.7%,完成全年計劃106%,總量、增速均全市第 一;財政口徑稅收收入27.3億元,同比增長0.2%,完成全年計劃91%,總量、增速均全市第 一;實際利用外資2.35億美元,完成全年計劃119.3%,總量全市第 一;實際到位內資104.9億元,同比增長16.9%,完成全年計劃103.9%,總量全市第 一;進出口總額302.9億元,同比增長62.4%,完成全年計劃147.5%,總量、增速均全市第 一。石化產值突破千億元大關,邁入全國千億級超大型園區行列。經開區全市經濟發展先鋒隊和排頭兵作用持續鞏固。

區位交通優勢明顯

位於瀋陽經濟區與京津唐城市群之間的連接帶,居於東北亞經濟圈與環渤海經濟區的交叉點,是區域性經濟發展的重要節點。緊鄰京瀋、沈大等10多條高速公路,是中國北方公路路網最密集區域;距桃仙、大連周水子國際機場2小時車程,距離錦州灣、營口蘭旗機場1小時車程;疏港鐵路與哈大、京哈等國家鐵路網聯通融合,具有極強的貨物集疏運能力。1小時交通圈可達6個城市,覆蓋人口2000餘萬人。

港口資源得天獨厚

域內盤錦港是東北乃至蒙東地區最近、最便捷的出海口,盤錦港東作業區累計實現投資超過300億元,建成5萬噸級以上泊位25個,30萬噸碼頭、15萬噸航道建設全面啟動,在建5—30萬噸級泊位12個;西作業區由企業自行投資建成萬噸級以上泊位8個,在建萬噸級以上泊位4個,東西作業區年吞吐能力達到7000萬噸。成功獲批一類口岸、進境糧食監管場地,保稅物流中心封關運營,五批次複製自貿區經驗先後落實。開通內陸港7個,開通至上海、寧波等集裝箱直航航線16條,「盤滿歐」「盤蒙歐」集裝箱班列正式運營,是「遼滿歐」「遼蒙歐」「遼海歐」國際物流大通道建設重要節點。

配套體系日臻完善

域內道路主骨架全面形成,給排水和污水處理系統基本健全,用水、用電、供熱及燃氣實現有效供給,通訊網絡全面暢通,5G智慧園區納入省「5G+工業互聯網」創新應用示範項目,全面實現安全、環保等事後管理向事前預測預警和事中智能控制轉變。交通設施逐步完善,主要街區、道路綠化實現全覆蓋,全方位滿足各類產業項目「七通一平」和居民生活要求。大連理工大學盤錦校區、盤錦職業技術學院坐落經開區,成功引進省實驗中學遼東灣分校,建成從學前教育到中高等教育[1]及涵蓋職業教育的完備教育體系。形成以盤錦市人民醫院為主體,街鎮、社區醫療機構為補充,全面服務區內群眾的醫療衛生體系。

產業結構加速優化

盤錦遼濱沿海經開區依託自身優勢,加速高端要素集聚,全力推進產業集聚發展。着力發展石化及精細化工、特色裝備製造、糧食[2]物流加工、高新技術產業、旅遊與現代服務業5大產業。中石油、中國兵器、中糧、中儲糧等大型央企匯集於此;台灣長春、台灣聯成、益海嘉里等一批外資企業集聚經開區;金髮科技、信匯等大型民企在經開區蓬勃發展。世界級石化及精細化工產業基地正加速崛起。北方華錦聯合石化精細化工及原料工程項目開工建設,巴賽爾輕烴綜合利用項目一期建成投產,總投資107億元的60萬噸/年ABS、威格斯聚醚醚酮等一批高質量石化項目加快建設,總投資30億美元台灣長春環氧樹脂基地、總投資25億元聯成化學全球最 大的苯酐、增塑劑生產基地項目全面投產運營。「十三五」期間,石化及精細化工產業累計實現產值2830億元,年均增長21%。東北糧食儲備和精深加工基地初具規模。依託盤錦港「北糧南運」和進出口糧油轉運的重要港口優勢,集聚了中儲糧東北綜合產業基地、益海嘉里、匯福糧油倉儲物流及糧油深加工等一批糧油深加工企業和倉儲物流等項目。2018—2020年糧食加工產業累計實現產值212億元,年均增長227%,實現糧食中轉量700萬噸,成為「十三五」期間的新增量。特色裝備製造業持續增長。合力叉車、中天容器等重點製造類企業支撐經開區特色裝備製造業持續增長。「十三五」期間,裝備製造業累計實現產值44億元,年均增長31%。戰略新興產業發展步伐不斷加快。中科曙光遼寧產業基地等重點項目穩定運營,大連理工盤錦校區精細化工、結構裝備2個國家級重點實驗室和企業自建的研究院相繼入駐,高標準規劃建設的化工新材料產業科創中心全面運營,中茂特種功能添加劑等科研機構(項目)集中入駐,產學研體系為新興產業發展提供科技動力支撐。現代服務業發展提速。江南風情園、金帛海岸、含章湖度假區等多個旅遊項目投入運營。榮興朝鮮族風情街、田莊台老街等重點街區改造全面升級,配套餐飲、住宿、商貿、娛樂等衍生性服務業加速發展,帶動服務業整體提升,經開區城市更加宜居。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