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辛白林·第四幕 第四場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辛白林·第四幕 第四場出自於莎士比亞戲劇《辛白林》,劇中主要講英國國王辛白林因聽信後妻的饞言,而錯怪自己的親生女兒伊摩琴;伊摩琴的丈夫也因受人捉弄而對妻子的貞節產生了懷疑。最後,辛白林在早年失散的兩個兒子以及女兒、女婿的幫助下戰勝了羅馬入侵者。劇終時父子團圓,女兒、女婿也解除了誤會,破鏡重圓。全劇情節眾多,交錯發展,寬恕與和解是全劇的主題。[1] 第四場威爾士。培拉律斯山洞前

➤培拉律斯、吉德律斯及阿維拉古斯同上。

吉德律斯 :這些喧呼的聲音就在我們的四周。

培拉律斯 :讓我們遠遠避開它。

阿維拉古斯 :父親,我們要是屏絕行動和進取的雄心,把生命這樣幽錮起來,人生還有什麼樂趣呢?

吉德律斯 :對啊,我們讓自己躲藏在山谷里,這一輩子還有什麼希望?羅馬人一定會從這條路上來的,他們倘不因為我們是英國人而殺死我們,就是把我們當作一群野蠻無恥的叛徒,暫時把我們收留下來,等到用不着我們的時候,再把我們殺死。

培拉律斯 :孩子們,讓我們到山上高一點兒的地方去,那裡比較安全一些。國王的軍隊我們是不能參加的;克洛頓死得不久,他們看我們都是一些面貌生疏的人,又不曾編入隊伍,也許會查問我們的住處,萬一我們所幹的事被他們追究出來,那我們免不了要在嚴刑拷打之下死於非命。

吉德律斯 :父親,在這樣的時候擔起這種心事來,您也太沒有男子氣了;聽了您這樣的話,我們是大不滿意的。

阿維拉古斯 :他們聽見敵人軍馬的長嘶,望見敵人營舍的火光,他們的耳目都凝集在敵人的行動上;在這樣軍情萬急的時候,他們還會浪費他們的時間注意我們,查問我們的來歷嗎?

培拉律斯 :啊!軍隊裡有好多人認識我;就說克洛頓吧,當初他還不過是個孩子,可是多年的睽隔,並沒有使我忘記了他的面貌。而且這國王也不值得我的效力和你們的愛戴;因為我被他放逐了,你們才不能享受良好的教養,不得不到這兒來度着艱苦的生活,永遠剝奪了你們孩提時代的幸福,夏天被太陽曬成黑娃娃,冬天冷得躲在角落裡發抖。

吉德律斯 :與其這樣活着,還是死了的好。求求您,父親,讓我們到軍隊裡去吧。誰也不認識我們兄弟兩人;您自己早已被人忘了,您的模樣也早已跟二十年前的您大不相同,人家決不會來向您尋根究底的。

阿維拉古斯 :憑着這一輪光明的太陽發誓,我一定要去。這還成什麼話,不曾看見一個人在我的面前死去!除了膽小的野兔、性急的山羊和柔弱的麋鹿以外,簡直不曾見過一滴血!也不曾裝上靴距,正式地騎過一回馬兒!望着神聖的太陽,我就覺得心中慚愧,徒然沐浴他的溫暖的光輝,卻不能轟轟烈烈地干一番事業,老是在山野之間做一個碌碌無名之輩。

吉德律斯 :蒼天在上,我也要去!父親,要是您允許我,願意為我祝福的話,我一定自己格外小心;不然的話,讓我死在羅馬人的手裡吧。

阿維拉古斯 :我也是這樣說,阿門。

培拉律斯 :既然你們把自己的生命看得這樣輕,我也沒有理由愛惜我這衰朽的身軀。我跟你們去吧,孩子們!萬一你們為了祖國而戰死疆場,那也就是我埋骨的地方。你們帶路吧。(旁白)時間仿佛是這樣悠長;他們的熱血在心頭奔涌,要向人顯示他們是天生的王子。(同下。)[2]

作者簡介

威廉·莎士比亞(英語:William Shakespeare,1564年4月23日—1616年4月23日),英國文藝復興時期劇作家、詩人。1564年4月23日,出生於英國沃里克郡斯特拉福鎮。1571年—1579年,進入斯特拉福文法學校讀書。1587年,開始演員生涯,並開始嘗試寫劇本。1591年,創作的戲劇《亨利六世中篇》《亨利六世下篇》首演。1592年,創作的戲劇《查理三世》首演。1595年,創作的戲劇《羅密歐與朱麗葉》《仲夏夜之夢》首演。1596年,創作的戲劇《威尼斯商人》首演。 1601年,創作的戲劇《哈姆雷特》首演,引起文壇關注。1603年,創作的戲劇《奧賽羅》首演。1605年,創作的戲劇《李爾王》首演。1606年,創作的戲劇《麥克白》首演。1614年,離開倫敦,返回故鄉。1616年4月23日,在故鄉去世。[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