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辛白林·第五幕 第三場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辛白林·第五幕 第三場出自於莎士比亞戲劇《辛白林》,劇中主要講英國國王辛白林因聽信後妻的饞言,而錯怪自己的親生女兒伊摩琴;伊摩琴的丈夫也因受人捉弄而對妻子的貞節產生了懷疑。最後,辛白林在早年失散的兩個兒子以及女兒、女婿的幫助下戰勝了羅馬入侵者。劇終時父子團圓,女兒、女婿也解除了誤會,破鏡重圓。全劇情節眾多,交錯發展,寬恕與和解是全劇的主題。[1]

第三場英國 牢獄

➤波塞摩斯及二獄卒上。

獄卒甲 :現在可不會有人把你偷走,你的身體已經給鎖起來啦。要是這兒有草,你儘管吃吧。

獄卒乙 :嗯,那可還要看他有沒有胃口。(二獄卒下。)

波塞摩斯 :歡迎,拘囚的生活!因為我想你是到自由去的路。可是我還比一個害痛風病的人好一些,因為他寧願永遠生活在痛苦呻吟之中,不願讓死亡這一個手到病除的良藥治癒他的疾病;只有死才是打開這些鐵鎖的鑰匙。我的良心上負着比我的足脛和手腕上更重的鐐銬;仁慈的神明啊,賜給我懺悔的利劍,讓我劈開這黑暗的牢門,得到永久的自由吧!我已經衷心悔恨,這還不夠嗎?兒女們是這樣使他們塵世的父親回嗔作喜;天上的神明是更充滿了慈悲的。我必須懺悔嗎?還有什麼比拖鐐帶銬更好的方式,出於自願而不是被迫的?為了祓除我的罪孽,我願意呈獻我整個的生命。我知道你們比萬惡的世人仁慈得多,他們從破產的負債人手裡拿去三分之一,六分之一,或是十分之一的財產,讓這些債戶留着有餘不盡的殘資,供他們繼續的剝削;那卻不是我的願望。把我的生命拿去,抵償伊摩琴的寶貴的生命吧;雖然它們的價值並不相等,可是那總是一條生命,為你們所親手鑄下的。在人與人之間,他們並不戥量着每一枚貨幣,即使略有輕重,也瞧着上面的花紋而收受下來;你們應該把我收受,因為我是你們的。偉大的神明啊,要是你們願意作這一次清算,就請拿去我的生命,勾銷這些無情的債務。啊,伊摩琴!我要在沉默中向你抒陳我的心曲。(睡。)

➤奏哀樂。西塞律斯·里奧那托斯,即波塞摩斯之父,鬼魂出現,為一戰士裝束之老翁;一手攜一老婦,即其妻,亦即波塞摩斯之母的鬼魂;二鬼魂登場時有音樂前導。音樂再奏,里奧那托斯二子,即波塞摩斯之兄,亦相繼出現,彼等各因戰死而身有傷痕。波塞摩斯睡於獄床之上,眾鬼魂繞其四周。

西塞律斯 :你驅雷役電的天主,

不要遷怒凡人;

你該責怪馬斯、朱諾

婬亂你的天庭。

我那沒見面的孩子

干過什麼壞事?

當他尚在母腹待產,

我已長辭人世;

你是孤兒們的慈父,

理應矜憐孤苦,

茫茫人世遍地荊棘,

你該盡力加護。

波塞摩斯之母 :我臨盆時未蒙神佑,

一陣劇痛喪身;

波塞摩斯呱呱墮地,

可憐舉目無親!

西塞律斯 :造化鑄下他的模型,

不失列祖英風,

他值得世人的讚美,

果然頭角崢嶸。

波塞摩斯之長兄 :當他長成一表男兒,

他的意氣才情

在不列顛全國之中

誰能和他競爭?

除了他有誰能贏取

伊摩琴的芳心?

波塞摩斯之母 :為什麼他才締良姻,

就被君王放逐,

遠離了祖宗的田園

和情人的衣角?

西塞律斯 :為什麼讓阿埃基摩,

意大利的傖奴,

用無稽的猜疑嫉妒

把他心胸玷污;

落得那萬惡的奸人

一旁譏笑揶揄?

波塞摩斯之次兄 :因此我們離開墳墓,

我們父子四個,

為了捍衛我們祖國,

曾經赴湯蹈火,

犧牲了我們的生命,

保持榮名不墮。

波塞摩斯之長兄 :波塞摩斯為了王家

也曾卓著勳勞:

朱庇特,你眾神之王,

為何久抑賢豪,

不給他應得的褒賞,

讓他鬱郁無聊?

西塞律斯 :打開你水晶的窗戶,

請你俯瞰塵寰;

莫再用無情的毒害

盡把壯士摧殘。

波塞摩斯之母 :可憐我們無辜佳兒,

賜他幸福平安。

西塞律斯 :從你瓊宮瑤殿之中

伸出你的援手;

否則我們要向眾神

控訴你的悖謬。

波塞摩斯之二兄 :不要有失眾望,神啊!

伸出你的援手。

➤朱庇特在雷電中騎鷹下降,擲出霹靂一響;眾鬼魂跪伏。

朱庇特 :你們這一群下界的幽靈,

不要盡向我們天庭煩絮!

你們怎麼膽敢怨懟天尊,

他雷霆的火箭誰能抵禦?

去吧,樂園中憧憧的黑影,

在那不謝的花叢里安息;

人世的事不用你們顧問,

一切自有我們神明負責。

哪一個人蒙到我的恩眷,

我一定先使他備歷辛艱。

你們的愛子他災星將滿,

無限幸運展開在他眼前。

我的星光照耀他的誕生,

他在我神殿上舉行婚禮。

他將要做伊摩琴的良人;

不經困苦,怎得這番甜味?

把這簡牒安放他的胸頭,

他一生的休咎都在其中。

去吧,別再這樣喧擾不休,

免得激起我的怒火熊熊。

鷹兒,駕着我飛返琉璃宮。(上天。)

西塞律斯 :他在雷聲中下降;他的神聖的呼吸里充滿着硫磺的氣味;那神鷹彎下頭來,似乎要怒踢我們的樣子。他升天時發出來的氣味比樂園裡的花兒還要芬芳;他的尊貴的鷹兒繕理那永生的羽翼,用它的腳爪剔拭它的尖啄,正像他的神明喜悅的時候一般。

眾鬼魂 :感謝,朱庇特!

西塞律斯 :那玉石的階道已經被雲兒遮住了;他已經走進他光明的宮殿裡。去吧!讓我們恭承天惠,恪遵他莊嚴的訓誨。(眾鬼魂隱滅。)

波塞摩斯 :(醒)睡眠,你已經做了一次老祖父,替我生下一個父親;你又造下了一個母親和兩個兄長。可是啊,無情的譏刺!他們全去了,正像來的時候一樣飄忽;我也就這樣醒來。那些倚靠着貴人恩寵的可憐蟲,也像我一樣做着夢;一醒之後,萬事皆空。可是唉!話又說回來了。有的人並沒有做求名求利的好夢,他們無所事事,卻也照樣受盡恩榮;我也是這樣,不知怎麼會莫名其妙地做起這種幸福的美夢來。什麼神仙到過這裡?一冊書嗎?啊,珍奇的寶冊!願你不要像我們愛好虛華的世人一般,把一件富麗的外服遮掩內衣的敝陋;願你的內容也像你的外表一般美好,不像我們那些朝士們只有一副空空的架子。「雄獅之幼兒於當面不相識、無意尋求間得之、且為一片溫柔之空氣所籠罩之時,自莊嚴之古柏上砍下之枝條、久死而復生、重返故株、發榮滋長之時,亦即波塞摩斯脫離厄難、不列顛國運昌隆、克享太平至治之日。」仍然是一個夢,否則一定是什麼瘋子隨口吐出,不假思索的狂言;倘不是夢裡的鬼話,就是無根的謊語;倘不是毫無意識的亂談,它的意義也是不可究詰的。可是不管它是什麼東西,我的一生的行事卻也沒頭沒腦得和它相差不遠,只為了同病相憐的緣故,我也要把它保藏起來。

➤二獄卒重上。

獄卒甲 :來,先生,你準備好去死沒有?

波塞摩斯 :早就準備好了;假如是一塊肉的話,烤也烤焦了。

獄卒甲 :一句話,要請你去上吊,先生;要是你已經準備好了,那麼你這塊肉已經烹得很好了。

波塞摩斯 :哦,要是我能夠在觀眾眼睛裡成為一道好菜,那麼總算死得並不冤枉。

獄卒甲 :這對於你是一回嚴重的清算,先生;可是這樣也好,從此以後,你不用再還人家的債,也不用再怕酒店向你催討欠賬,人們在追尋歡樂的當兒,往往免不了這一種臨別時的悲哀。你進來的時候餓得有氣沒力,出去的時候喝得醉步蹌踉;你後悔不該付太大的代價,又惱恨人家給你太重的代價;你的錢囊和腦袋同樣空洞,腦袋裡因為裝滿空虛,反而顯得沉重,錢囊里沒有了貨色,又嫌太輕了:這一種矛盾,你現在可以從此免去。啊!一根只值一文錢的繩子,卻有救苦救難的無邊法力:無論你欠下成千債款,它都可以在一霎眼間替你結束;它才是你真正的債主和債戶;過去、現在、未來的一切總賬,都可以由它一手清還。你的頸子,先生,是筆,是帳簿,也是算盤;不消片刻,你就可以收付兩訖了。

波塞摩斯 :我死了比你活着還要快樂得多。

獄卒甲 :不錯,先生,睡熟的人不覺得牙痛;可是一個人要是必須睡你那種覺,還要讓一個劊子手照護他上床,我想他一定還是願意和他的行刑者交換一下位置的;因為你瞧,先生,你自己也不知道你要到什麼地方去哩。

波塞摩斯 :我知道,朋友。

獄卒甲 :那麼你死了以後,眼睛還是睜得大大的;我可只聽見人家說,身子一挺,兩眼發黑。也許有什麼自命為識路的人帶領你;也許你自信不會走錯路,但是我斷定你對於這條路是完全生疏的;也許你想冒一下險,探尋前途的究竟。可是,你旅行的結果如何,我想你是再也不會回來告訴人家的了。

波塞摩斯 :我告訴你,朋友,除了那些生了眼睛有心閉上的人們以外,走我這一條路是不愁在暗中摸索的。

獄卒甲 :可笑一個人長了眼睛,最大的用處卻是去趕這條黑暗的路程!我相信絞刑是叫人閉眼的一個方法。

➤一使者上。

使者 :打開他的鐐銬;把你的囚犯帶去見王上。

波塞摩斯 :你帶來了好消息;他們要叫我去恢復我的自由了。

獄卒甲 :真有那樣的事,我就上吊給你看。

波塞摩斯 :那你倒可以比當一個看牢門的人自由一些:只有套活人的枷鎖,沒有關死鬼的牢門。(除獄卒甲外均下。)

獄卒甲 :除非一個人願意娶一座絞架做妻子,生一些小絞架下來,我沒有見過像他這樣一個不怕死的怪東西。可是憑良心說,有些傢伙是貪生怕死的,儘管他是個羅馬人;他們這批人中間,也有好多是雖然自己不願意,因為沒有法子,只好硬着頭皮去死;要是我做了他們,我也一定會這樣。我希望我們大家都存着一條好心腸;啊!那麼什麼看牢門的人、什麼絞架,都可以用不着啦。我說這樣的話,固然有礙我自己目前的利益,可是一個人只要存着善心,總不會沒有好處的。(下。)[2]

作者簡介

威廉·莎士比亞(英語:William Shakespeare,1564年4月23日—1616年4月23日),英國文藝復興時期劇作家、詩人。1564年4月23日,出生於英國沃里克郡斯特拉福鎮。1571年—1579年,進入斯特拉福文法學校讀書。1587年,開始演員生涯,並開始嘗試寫劇本。1591年,創作的戲劇《亨利六世中篇》《亨利六世下篇》首演。1592年,創作的戲劇《查理三世》首演。1595年,創作的戲劇《羅密歐與朱麗葉》《仲夏夜之夢》首演。1596年,創作的戲劇《威尼斯商人》首演。 1601年,創作的戲劇《哈姆雷特》首演,引起文壇關注。1603年,創作的戲劇《奧賽羅》首演。1605年,創作的戲劇《李爾王》首演。1606年,創作的戲劇《麥克白》首演。1614年,離開倫敦,返回故鄉。1616年4月23日,在故鄉去世。[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