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辛白林·第二幕 第五場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辛白林·第二幕 第五場出自於莎士比亞戲劇《辛白林》,劇中主要講英國國王辛白林因聽信後妻的饞言,而錯怪自己的親生女兒伊摩琴;伊摩琴的丈夫也因受人捉弄而對妻子的貞節產生了懷疑。最後,辛白林在早年失散的兩個兒子以及女兒、女婿的幫助下戰勝了羅馬入侵者。劇終時父子團圓,女兒、女婿也解除了誤會,破鏡重圓。全劇情節眾多,交錯發展,寬恕與和解是全劇的主題。[1]

第五場同前 另一室

➤波塞摩斯上。

波塞摩斯 :難道男人們生到這世上來,一定要靠女人的合作的嗎?我們都是私生子,全都是。被我稱為父親的那位最可尊敬的人,當我的母親生我的時候,誰也不知道他在什麼地方;不知道哪一個人造下了我這冒牌的贗品;可是我的母親在當時卻是像狄安娜一般聖潔的,正像現在我的妻子擅着無雙美譽一樣。啊,報復!報復!她不讓我享受我的合法的歡娛,常常勸誡我忍耐自製,她的神情是那樣的貞靜幽嫻,帶着滿臉的羞澀,那楚楚可憐的樣子,便是鐵石心腸的人,也不能不見了心軟;我以為她是像沒有被太陽照臨的白雪一般皎潔的。啊,一切的魔鬼們!這卑鄙的阿埃基摩在一小時之內——也許還不到一小時的工夫?——也許他沒有說什麼話,只是像一頭日耳曼的野豬似的,一聲叫喊,一下就撲了上去,除了照例的半推半就以外,並沒有遭遇任何的反抗。

但願我能夠在我自己的一身之內找到哪一部分是女人給我的!因為我斷定男人的罪惡的行動,全都是女人遺留給他的性質所造成的:說謊是女人的天性;諂媚也是她的;欺騙也是她的;婬邪和猥褻的思想,都是她的、她的;報復也是她的本能;野心、貪慾、好勝、傲慢、虛榮、誹謗、反覆,凡是一切男人所能列舉、地獄中所知道的罪惡,或者一部分,或者全部分,都是屬於她的;不,簡直是全部分;因為她們即使對於罪惡也沒有恆心,每一分鐘都要更換一種新的花樣。我要寫文章痛罵她們、厭惡她們、咒詛她們。可是這還不是表示真正的痛恨的最好的辦法,我應該祈求神明讓她們如願以償,因為她們自己招來的痛苦,是遠勝於魔鬼所能給與她們的災禍的。(下。)[2]

作者簡介

威廉·莎士比亞(英語:William Shakespeare,1564年4月23日—1616年4月23日),英國文藝復興時期劇作家、詩人。1564年4月23日,出生於英國沃里克郡斯特拉福鎮。1571年—1579年,進入斯特拉福文法學校讀書。1587年,開始演員生涯,並開始嘗試寫劇本。1591年,創作的戲劇《亨利六世中篇》《亨利六世下篇》首演。1592年,創作的戲劇《查理三世》首演。1595年,創作的戲劇《羅密歐與朱麗葉》《仲夏夜之夢》首演。1596年,創作的戲劇《威尼斯商人》首演。 1601年,創作的戲劇《哈姆雷特》首演,引起文壇關注。1603年,創作的戲劇《奧賽羅》首演。1605年,創作的戲劇《李爾王》首演。1606年,創作的戲劇《麥克白》首演。1614年,離開倫敦,返回故鄉。1616年4月23日,在故鄉去世。[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