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辛白林·第三幕 第二場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辛白林·第三幕 第二場出自於莎士比亞戲劇《辛白林》,劇中主要講英國國王辛白林因聽信後妻的饞言,而錯怪自己的親生女兒伊摩琴;伊摩琴的丈夫也因受人捉弄而對妻子的貞節產生了懷疑。最後,辛白林在早年失散的兩個兒子以及女兒、女婿的幫助下戰勝了羅馬入侵者。劇終時父子團圓,女兒、女婿也解除了誤會,破鏡重圓。全劇情節眾多,交錯發展,寬恕與和解是全劇的主題。[1]

第二場同前 另一室

➤畢薩尼奧上,讀信。

畢薩尼奧 :怎麼!犯了奸婬!你為什麼不寫明這是哪一個鬼東西捏造她的謠言?里奧那托斯!啊,主人!什麼毒藥把你的耳朵麻醉了?哪一個毒手毒舌的、好惡的意大利人向你搬弄是非,你會這樣輕易地聽信他?不忠實!不,她是因為忠貞不貳而受盡折磨,像一個女神一般,超過一切妻子所應盡的本分,她用過人的毅力,抵抗着即使貞婦也不免屈服的種種脅迫。啊,我的主人!你現在對她所懷的卑劣的居心,恰恰和你低微的命運相稱。嘿!我必須殺死她,是因為我曾經立誓盡忠於你的命令嗎?我,她?她的血?要是必須這樣才算盡了一個僕人的責任,那麼我寧願永遠不要做人家的忠僕。我的臉上難道竟是這樣冷酷無情,會動手幹這種沒有人心的事嗎?「此事務須速行無忽。余已遵其請求,另有一函致達彼處,該信將授汝以機會。」啊,可惡的書信!你的內容正像那寫在你幕上面的墨水一般黑。無知無覺的紙片,你做了這件罪行的同謀者,你的外表卻是這樣處女般的聖潔嗎?瞧!她來了。我必須把主人命令我做的事隱瞞起來。

➤伊摩琴上。

伊摩琴 :啊,畢薩尼奧!

畢薩尼奧 :公主,這兒有一封我的主人寄來的信。

伊摩琴 :誰?你的主?那就是我的主里奧那托斯。啊!要是有哪一個占星的術士熟悉天上的星辰,正像我熟悉他的字跡一樣,那才真算得學術湛深,他的慧眼可以觀察到未來的一切。仁慈的神明啊,但願這兒寫着的,只是愛,是我主的健康,是他的滿足,可是並不是他對於我們兩人遠別的滿足;讓這一件事使他悲哀吧,有些悲哀是有藥餌的作用的,這一種悲哀也是,因為它可以滋養愛情;但願他一切滿足,只除了這一件事!好蠟,原諒我,造下這些把心事密密封固的鎖鍵的蜂兒們啊,願你們有福!好消息,神啊!「噫,至愛之人乎!設卿不願與仆更謀一面,則將重創仆心;縱令仆為卿父所獲而被處極刑,其慘痛尚不若如是之甚。仆今在密爾福德港之堪勃利亞;倘蒙垂憐,幸希臨視,否則悉隨卿意可耳。山海之盟,永矢勿諼;愛慕之忱,與日俱進。敬祝萬福!里奧那托斯·波塞摩斯手啟。」啊!但願有一匹插翅的飛馬!你聽見嗎,畢薩尼奧?他在密爾福德港;讀了這封信,再告訴我到那裡去有多少路。要是一個事情並不重要的人,費了一星期的跋涉,就可以走到那裡,那麼為什麼我不能在一天之內飛步趕到?所以,忠心的畢薩尼奧——你也像我一樣渴想着見一見你主人的面的;啊!讓我改正一句,你雖然思念你的主人,可是並不像我一樣;你的思念之心是比較淡薄的;啊!你不會像我一樣,因為我對於他的愛慕超過一切的界限——說,用大聲告訴我——愛情的顧問應該用充耳的雷鳴震聾聽覺——到這幸福的密爾福德有多少路程,同時告訴我威爾士何幸而擁有這樣一個海港;可是最重要的,你要告訴我,我們怎麼可以從這兒逃走出去,從出走到回來這一段時間,用怎樣的計策才可以遮掩過他人的耳目;可是第一還是告訴我逃走的方法。為什麼要在事前預謀掩飾?這問題我們盡可慢慢再談。說,我們騎着馬每一小時可以走幾哩路?

畢薩尼奧 :從日出到日沒,公主,二十哩路對於您已經足夠了,也許這樣還嫌太多。

伊摩琴 :噯喲,一個騎了馬去上刑場的人,也不會走得這樣慢。我曾經聽說有些賽馬的騎士,他們的馬走得比沙漏中的沙還快。可是這些都是傻話。去叫我的侍女詐稱有病,說她要回家去看看她的父親;然後立刻替我備下一身騎裝,不必怎樣華貴,只要適宜於一個小鄉紳的妻子的身分就得了。

畢薩尼奧 :公主,您最好還是考慮一下。

伊摩琴 :我只看見我前面的路,朋友;這兒的一切,或是以後發生的事情,都籠罩在迷霧之中,望去只有一片的模糊。去吧,我求求你;照我的吩咐做去。不用再說別的話語,密爾福德是我唯一的去處。(同下。)[2]

作者簡介

威廉·莎士比亞(英語:William Shakespeare,1564年4月23日—1616年4月23日),英國文藝復興時期劇作家、詩人。1564年4月23日,出生於英國沃里克郡斯特拉福鎮。1571年—1579年,進入斯特拉福文法學校讀書。1587年,開始演員生涯,並開始嘗試寫劇本。1591年,創作的戲劇《亨利六世中篇》《亨利六世下篇》首演。1592年,創作的戲劇《查理三世》首演。1595年,創作的戲劇《羅密歐與朱麗葉》《仲夏夜之夢》首演。1596年,創作的戲劇《威尼斯商人》首演。 1601年,創作的戲劇《哈姆雷特》首演,引起文壇關注。1603年,創作的戲劇《奧賽羅》首演。1605年,創作的戲劇《李爾王》首演。1606年,創作的戲劇《麥克白》首演。1614年,離開倫敦,返回故鄉。1616年4月23日,在故鄉去世。[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