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辛白林·第一幕 第六場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辛白林·第一幕 第六場出自於莎士比亞戲劇《辛白林》,劇中主要講英國國王辛白林因聽信後妻的饞言,而錯怪自己的親生女兒伊摩琴;伊摩琴的丈夫也因受人捉弄而對妻子的貞節產生了懷疑。最後,辛白林在早年失散的兩個兒子以及女兒、女婿的幫助下戰勝了羅馬入侵者。劇終時父子團圓,女兒、女婿也解除了誤會,破鏡重圓。全劇情節眾多,交錯發展,寬恕與和解是全劇的主題。[1]

第六場同前 宮中另一室

➤伊摩琴上。

伊摩琴 :一個兇狠的父親,一個奸詐的後母,一個向有夫之婦糾纏不清的愚蠢的求婚者,她的丈夫是被放逐了的。啊!丈夫,我的悲哀的頂點!還有那些不斷的煩擾!要是我也像我的兩個哥哥一般被竊賊偷走,那該是多麼快樂!可是最不幸的是那抱着正大的希望而不能達到心愿的人;那些雖然貧苦、卻有充分的自由實現他們誠實的意志的人們是有福的。噯喲!這是什麼人?

➤畢薩尼奧及阿埃基摩上。

畢薩尼奧 :公主,一位從羅馬來的尊貴的紳士,替我的主人帶信來了。

阿埃基摩 :您的臉色變了嗎,公主?尊貴的里奧那托斯平安無恙,向您致最親切的問候。(呈上書信。)

伊摩琴 :謝謝,好先生;歡迎您到這兒來。

阿埃基摩 :(旁白)她的外表的一切是無比富麗的!要是她再有一副同樣高貴的心靈,她就是世間唯一的凰鳥,我的東道也活該輸去了。願勇氣幫助我!讓我從頭到腳,充滿了無忌憚的孟浪!或者像帕提亞人一樣,我要且戰且退,而不一味退卻。

伊摩琴 :「阿埃基摩君為此間最有聲望之人,其熱腸厚誼,為仆所銘感不忘者,願卿以禮相待,幸甚幸甚,里奧那托斯手啟。」我不過念了這麼一段;可是這信里其餘的話兒,已經使我心坎里都充滿了溫暖和感激。可尊敬的先生,我要用一切可能的字句歡迎你;你將要發現在我微弱的力量所能做到的範圍以內,你是我的無上的佳賓。

阿埃基摩 :謝謝,最美麗的女郎。唉!男人都是瘋子嗎?造化給了他們一雙眼睛,讓他們看見穹窿的天宇,和海中陸上豐富的出產,使他們能夠辨別太空中的星球和海灘上的砂礫,可是我們卻不能用這樣寶貴的視力去分別美醜嗎?

伊摩琴 :您為什麼有這番感慨?

阿埃基摩 :那不會是眼睛上的錯誤,因為在這樣兩個女人之間,即使猴子也會向這一個饒舌獻媚,而向那一個扮鬼臉揶揄的;也不會是判斷上的錯誤,因為即使讓白痴做起評判員來,他的判斷也決不會顛倒是非;更不會是各人嗜好不同的問題,因為當着整潔曼妙的美人之前,蓬頭垢面的懶婦是只會使人胸中作惡,絕對沒有迷人的魅力的。

伊摩琴 :您究竟在說些什麼?

阿埃基摩 :日久生厭的意志——那飽饜粱肉而未知滿足的欲望,正像一面灌下一面漏出的水盆一樣,在大嚼肥美的羔羊以後,卻想慕着肉骨萊屑的異味。

伊摩琴 :好先生,您在那兒唧唧咕咕地說些什麼?您沒有病吧?

阿埃基摩 :謝謝,公主,我很好。(向畢薩尼奧)大哥,勞駕你去看看我的僕人,他是個脾氣十分古怪的傢伙。

畢薩尼奧 :先生,我本來要去招待招待他哩。(下。)

伊摩琴 :請問我的丈夫身體一直很好嗎?

阿埃基摩 :很好,公主。

伊摩琴 :他在那裡快樂嗎?我希望他是的。

阿埃基摩 :非常快樂;沒有一個異邦人比他更會尋歡作樂了。他是被稱為不列顛的風流浪子的。

伊摩琴 :當他在這兒的時候,他總是鬱鬱寡歡,而且往往不知道為了什麼原因。

阿埃基摩 :我從來沒有見他皺過眉頭。跟他作伴的有一個法國人,也是一個很有名望的紳士,他在本國愛上了一個法蘭西的姑娘,看樣子他是非常熱戀她的;每次他長吁短嘆的時候,我們這位快樂的英國人——我的意思是說尊夫——就要呵呵大笑,嚷着說,「噯喲!我的肚子都要笑破了。你也算是個男人,難道你不會從歷史上、傳說上或是自己的經驗上,明了女人是怎樣一種東西,她們天生就是這樣的貨色,不是自己能作主的?難道你還會把你自由自在的光陰在憂思憔悴中間銷磨過去,甘心把桎梏套在自己的頭上?」

伊摩琴 :我的夫君會說這樣的話嗎?

阿埃基摩 :哦,公主,他笑得眼淚都滾了出來呢;站在旁邊,聽他把那法國人取笑,才真是怪有趣的。可是,天知道,有些男人真不是好東西。

伊摩琴 :不會是他吧,我希望?

阿埃基摩 :不是他;可是上天給他的恩惠,他也該知道些感激才是。在他自己這邊說起來,他是個得天獨厚的人;在您這邊說起來,那麼我一方面固然只有驚奇讚嘆,一方面卻不能不感到憐憫。

伊摩琴 :您憐憫些什麼,先生?

阿埃基摩 :我從心底里憐憫兩個人。

伊摩琴 :我也是一個嗎,先生?請您瞧瞧我;您在我身上看出了什麼殘缺的地方,才會引起您的憐憫?

阿埃基摩 :可嘆!哼!避開了光明的太陽,卻在獄室之中去和一盞孤燈相伴!

伊摩琴 :先生,請您明白一點回答我的問話。您為什麼憐憫我?

阿埃基摩 :我剛才正要說,別人享受着您的——可是這應該讓天神們來執行公正的審判,輪不到我這樣的人說話。

伊摩琴 :您好像知道一些我自己身上的或者有關於我的事情。一個人要是確實知道發生了什麼變故,那倒還沒有什麼,只有在提心弔膽、怕有什麼變故發生的時候,才是最難受的;因為已成確定的事實,不是毫無挽回的餘地,就是可以及早設法,籌謀補救的方策。所以請您不要再吞吞吐吐,把您所知道的一切告訴我吧。

阿埃基摩 :要是我能夠在這天仙似的臉上沐浴我的嘴唇;要是我能夠撫摩這可愛的縴手,它的每一下接觸,都會使人從靈魂里激發出忠誠的盟誓;要是我能夠占有這美妙的影像,使我狂熱的眼睛永遠成為它的俘虜:要是我在享受這樣無上的溫馨以後,還會去和那些像羅馬聖殿前受過無數人踐踏的石階一般下賤的嘴唇交換唾液,還會去握那些因為每小時干着騙人的工作而變成堅硬的手,還會去向那些像用污臭的脂油點燃着的冒煙的燈火似的眼睛挑逗風情,那麼地獄裡的一切苦難應該同時加在我的身上,譴責我的叛變。

伊摩琴 :我怕我的夫君已經忘記英國了。

阿埃基摩 :他也已經忘記了他自己。不是我喜歡搬弄是非,有心宣布他這種生活上可恥的變化,卻是您的溫柔和美貌激動了我的沉默的良心,引誘我的嘴唇說出這些話來。

伊摩琴 :我不要再聽下去了。

阿埃基摩 :啊,最親愛的人兒!您的境遇激起我深心的憐憫,使我感到莫大的苦痛。一個這樣美貌的女郎,在無論哪一個王國里,她都可以使最偉大的君王增加一倍的光榮,現在卻被人下儕於搔首弄姿的娼妓,而那買笑之資,就是從您的銀箱裡拿出來的!那些身染惡疾、玩弄着世人的弱點,以達到獵取金錢的目的的蕩婦!那些污穢糜爛、比毒藥更毒的東西!您必須報復;否則那生養您的母親不是一個堂堂的王后,您也就是自絕於您的偉大的祖先。

伊摩琴 :報復!我應該怎樣報復?假如這是真的——我的心還不能在倉卒之間輕信我的耳朵所聽到的話——假如這是真的,我應該怎樣報復?

阿埃基摩 :您應該容忍他讓您像尼姑一般度着枕冷衾寒的生活,而他自己卻一點不顧您的恩情,把您的錢囊供他揮霍,和那些蕩婦婬娃們恣意取樂嗎?報復吧!我願意把我自己的一身滿足您的需要,在身分和地位上,我都比您那位負心的漢子勝過許多,而且我將要繼續忠實於您的愛情,永遠不會變心。

伊摩琴 :喂,畢薩尼奧!

阿埃基摩 :讓我在您的唇上致獻我的敬禮吧。

伊摩琴 :去!我惱恨自己的耳朵不該聽你說了這麼久的話。假如你是個正人君子,你應該抱着一片好意告訴我這樣的消息,不該存着這樣卑劣荒謬的居心。你侮辱了一位紳士,他決不會像你所說的那種樣子,正像你是個寡廉鮮恥的小人,不知榮譽為何物一樣;你還膽敢在這兒向一個女子調情,在她的心目之中,你是和魔鬼同樣可憎的。喂,畢薩尼奧!我的父王將要知道你這种放肆的行為;要是他認為一個無禮的外邦人可以把他的宮廷當作一所羅馬的妓院,當着我的面前宣說他的禽獸般的思想,那麼除非他一點不重視他的宮廷的莊嚴,全然把他的女兒當作一個漠不相關的人物。喂,畢薩尼奧!

阿埃基摩 :啊,幸福的里奧那托斯!我可以說:你的夫人對於你的信仰,不枉了你的屬望,你的完善的德性,也不枉了她的誠信。願你們長享着幸福的生涯!他是世間最高貴的紳士;也只有最高貴的人,才配得上您這樣一位無比的女郎。原諒我吧。我剛才說那樣的話,不過為要知道您的信任是不是根深蒂固;我還要把尊夫實際的情形重新告訴您知道。他是一個最有教養、最有禮貌的人;在他高尚的品性之中,有一種吸引他人的魔力,使每一個人都樂於和他交往;一大半的人都是傾心於他的。

伊摩琴 :這樣說才對了。

阿埃基摩 :他坐在人們中間,就像一位謫降的天神;他有一種出眾的尊嚴,使他顯得不同凡俗。不要生氣,無上莊嚴的公主,因為我膽敢用無稽的讕言把您欺騙。現在您的堅定的信心已經證明您有識人慧眼,選中了這樣一位希有的紳士,他的為人的確不錯。我對他所抱的友情,使我用那樣的話把您煽動,可是神明造下您來,不像別人一樣,卻是一塵不染的。請原諒我吧。

伊摩琴 :不妨事,先生。我在這宮廷內所有的權力,都可以聽您支配。

阿埃基摩 :請接受我的卑恭的感謝。我幾乎忘了請求公主一件小小的事;可是事情雖小,卻也相當重要,因為尊夫、我自己,還有幾個尊貴的朋友,都與這事有關。

伊摩琴 :請問是什麼事?

阿埃基摩 :我們中間有十二個羅馬人,還有尊夫,這些都是我們交遊之中第一流的人物,他們湊集了一筆款子,購買一件禮物呈獻給羅馬皇帝;我受到他們的委託,在法國留心採選,買到了一個雕刻精巧的盤子和好幾件富麗奪目的珠寶,它們的價值是非常貴重的。我因為在此人地生疏,有些不大放心,想找一處安全寄存的所在。不知道公主願意替我暫時保管嗎?

伊摩琴 :願意願意;我可以用我的名譽擔保它們的安全。既然我的丈夫也有他的一份在內,我要把它們藏在我的寢室之中。

阿埃基摩 :它們現在放在一隻箱子裡面,有我的僕人們看守着;既蒙慨允,我就去叫他們送來,暫寄一宵;明天一早我就要上船的。

伊摩琴 :啊!不,不。

阿埃基摩 :是的,請您原諒,要是我延緩了歸期,是會失信於人的。為了特意探望公主的緣故,我才從法蘭西渡海前來。

伊摩琴 :謝謝您跋涉的辛苦;可是明天不要去吧!

阿埃基摩 :啊!我非去不可,公主。要是您想叫我帶信給尊夫的話,請您就在今晚寫好。我不能再耽擱下去,因為呈獻禮物是不能誤了日期的。

伊摩琴 :我就去寫起來。請把您的箱子送來吧;我一定把它保管得萬無一失,原封不動地還給您。歡迎您到我們這兒來。(同下。)[2]

作者簡介

威廉·莎士比亞(英語:William Shakespeare,1564年4月23日—1616年4月23日),英國文藝復興時期劇作家、詩人。1564年4月23日,出生於英國沃里克郡斯特拉福鎮。1571年—1579年,進入斯特拉福文法學校讀書。1587年,開始演員生涯,並開始嘗試寫劇本。1591年,創作的戲劇《亨利六世中篇》《亨利六世下篇》首演。1592年,創作的戲劇《查理三世》首演。1595年,創作的戲劇《羅密歐與朱麗葉》《仲夏夜之夢》首演。1596年,創作的戲劇《威尼斯商人》首演。 1601年,創作的戲劇《哈姆雷特》首演,引起文壇關注。1603年,創作的戲劇《奧賽羅》首演。1605年,創作的戲劇《李爾王》首演。1606年,創作的戲劇《麥克白》首演。1614年,離開倫敦,返回故鄉。1616年4月23日,在故鄉去世。[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