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辛白林·第一幕 第一場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辛白林·第一幕 第一場出自於莎士比亞戲劇《辛白林》,劇中主要講英國國王辛白林因聽信後妻的饞言,而錯怪自己的親生女兒伊摩琴;伊摩琴的丈夫也因受人捉弄而對妻子的貞節產生了懷疑。最後,辛白林在早年失散的兩個兒子以及女兒、女婿的幫助下戰勝了羅馬入侵者。劇終時父子團圓,女兒、女婿也解除了誤會,破鏡重圓。全劇情節眾多,交錯發展,寬恕與和解是全劇的主題。[1]

第一幕 第一場英國 辛白林宮中花園

➤二紳士上。

紳士甲 :您在這兒遇見的每一個人,都是愁眉苦臉的;我們的感情不再服從上天的意旨,雖然我們朝廷里的官兒們表面上仍舊服從着我們的國王。

紳士乙 :可是究竟為了什麼事呀?

紳士甲 :他最近娶了一個寡婦做妻子,那寡婦有一個獨生子,他想把他的女兒,他的王國的繼承者,許嫁給他,可是他的女兒偏偏看中了一個有才的貧士。她跟她的愛人秘密結了婚;她的父親知道了這件事情,就宣布把她的丈夫放逐,把她幽禁起來,大家表面上都很哀傷,我想國王心裡才真是很難過的。

紳士乙 :難過的只有國王一個人嗎?

紳士甲 :那失去她的人當然也是很難過的;還有那個王后,她是最希望這門婚事成功的人;可是講到朝廷里的官兒們,雖然他們在表面上順着國王的顏色,裝出了一副哭喪的面孔,可是心裡頭沒有一個不是稱快的。

紳士乙 :為什麼?

紳士甲 :那失去這公主的人,是一個醜惡得無可形容的東西;那得到她的人,我的意思是說因為和她結了婚而被放逐的那個,唉,可真是個好男子!他才是一個人物,走遍世界也找不到一個可以和他相比的人。像這樣才貌雙全的青年,我想除了他以外再沒有第二個了。

紳士乙 :您把他說得太好了。

紳士甲 :我並沒有把他揄揚過分,先生,我的讚美並不能充分表現他的長處。

紳士乙 :他叫什麼名字?他的出身怎樣?

紳士甲 :我不能追溯到他的祖先。他的父親名叫西塞律斯,曾經隨同凱西伯蘭和羅馬人作戰,可是他的封號是在德南歇斯手裡得到的,因為卓著勳勞的緣故,賜姓為里奧那托斯;除了我們現在所講起的這位公子以外,他還有兩個兒子,都因為參加當時的戰役,喋血身亡,那年老的父親痛子情深,也跟着一命嗚呼;那時候我們這位公子還在他母親的腹內,等到他呱呱墮地,他的母親也死了。我們現在這位國王把這嬰孩收養宮中,替他取名為波塞摩斯·里奧那托斯,把他撫育成人,使他受到當時最完備的教育;他接受學問的薰陶,就像我們呼吸空氣一樣,俯仰之間,皆成心得,在他生命的青春,已經得到了豐富的收穫。他住在宮廷之內,成為最受人讚美敬愛的人物,這樣的先例是很少見的:對於少年人,他是一個良好的模範;對於涉世已深之輩,他是一面可資取法的明鏡;對於老成之士,他是一個後生可畏的小子。說到他的愛人,他既然是為了她才被放逐的,那麼她本身的價值就可以說明她是怎樣重視他和他的才德;從她的選擇上,我們可以真實地明了他是怎樣的一個人。

紳士乙 :聽了您這一番話,已經使我不能不對他肅然起敬。可是請您告訴我,她是國王唯一的孩子嗎?

紳士甲 :他的唯一的孩子。他曾經有過兩個兒子——您要是不嫌我提起這些舊事,不妨請聽下去——大的在三歲的時候,小的還在襁褓之中,就從他們的育兒室里給人偷了去,直到現在還不知道他們的下落。

紳士乙 :這是多久以前的事?

紳士甲 :約莫是二十年前的事。

紳士乙 :一個國王的兒子會給人這樣偷走,看守的人會這樣疏忽,尋訪的工作會這樣緩怠,竟至於查不出他們的蹤跡,真是怪事!

紳士甲 :怪事固然是怪事,那當事者的疏忽,也着實可笑,然而的確有這麼一回事哩,先生。

紳士乙 :我很相信您的話。

紳士甲 :我們必須避一避。那公子、王后和公主都來了。(二人同下。)

➤王后、波塞摩斯及伊摩琴上。

王后 :不,女兒,你盡可以放心,我決不會像一般人嘴裡所說的後母那樣嫉視你;你是我的囚犯,可是你的獄吏將要把那禁錮你的鑰匙交在你的手裡。至於你,波塞摩斯,只要我能夠挽回那惱怒的國王的心,我一定會替你說話的;不過現在他在盛怒之下,你是一個聰明人,還是安心忍耐,暫時接受他的判決吧。

波塞摩斯 :啟稟娘娘,我今天就要離開這裡。

王后 :你知道逗留不去的危險。現在我就在園子裡繞一個圈子,讓你們敘敘離別的情懷,雖然王上是有命令禁止你們在一起說話的。(下。)

伊摩琴 :啊,虛偽的殷勤!這惡婦傷害了人,還會替人搔傷口。我的最親愛的丈夫,我有些害怕我父親的憤怒;可是我的神聖的責任重於一切,我不怕他的憤怒會把我怎樣。你必須去;我將要在這兒忍受着每一小時的怒眼的掃射;失去了生存的樂趣,我的唯一的安慰,只是在這世上還有一個我所珍愛的你,天可憐見,我們總會有重新見面的一天。

波塞摩斯 :我的女王!我的情人!啊,親愛的,不要哭了,否則人家將要以為我是一個沒出息的男子了。我將要信守我的盟誓,永遠做一個世間最忠實的丈夫。我到了羅馬以後,就住在一個名叫菲拉里奧的人的家裡,他是我父親的朋友,與我還不過是書信往還,並未見過面;你可以寫信到那裡去,我的女王,我將要用我的眼睛喝下你所寫的每一個字,即使那墨水是用最苦的膽汁做成的。

➤王后重上。

王后 :請你們趕快一些;要是王上來了,我不知道他要對我怎樣生氣哩。(旁白)可是我要騙他到這兒來。我沒有對他不起,是他自己把我的惡意當作了好心,為了我所乾的壞事,甘願付出了重大的代價。(下。)

波塞摩斯 :要是我們用畢生的時間訣別,那也不過格外增加我們離別的痛苦。再會吧!

伊摩琴 :不,再等一會兒;即使你現在不過是騎馬出遊,這樣的分手也太輕率了。瞧,愛人,這一顆鑽石是我母親的;拿着吧,心肝;好好保存着它,直到伊摩琴死後,你向另一個妻子求婚的時候吧。

波塞摩斯 :怎麼!怎麼!另一個?仁慈的天神啊,我只要你們把這一個給我,要是另結新歡,願你們用死亡的鐵索加在我的身上!(套上戒指)當我還有知覺的時候,你繼續留在這兒吧!最溫柔的、最美麗的人兒,正像我用寒傖的自己交換了你,使你蒙受無限的損失一樣,在我們小物件的交換上,我也要占到你的便宜:為了我的緣故,把它戴上吧;它是愛情的手銬,我要把它套在這一個最美貌的囚人的臂上。(以手鐲套伊摩琴臂上。)

伊摩琴 :神啊!我們什麼時候再相見呢?

➤辛白林及群臣上。

波塞摩斯 :唉!國王來了!

辛白林 :你這下賤的東西,滾出去!走開,不要讓我看見你的臉!這是最後的命令,要是以後你再敢讓你這下賤的身體混進我們的宮廷,你可休想活命。去!你是敗壞我的血液的毒藥。

波塞摩斯 :願天神們護佑你,祝福宮廷里一切善良的人們!我走了。(下。)

伊摩琴 :死亡的痛苦也不會比這更使人難受。

辛白林 :啊,不孝的東西!你本該安慰我的晚景,使我回復青春;可是你卻偏偏干出這種事來,加老我的年齡。

伊摩琴 :父親,請您不要氣壞了自己的身體。對於您的憤怒,我是完全漠然的;一種更希有的感情征服了一切的痛苦、一切的恐懼。

辛白林 :羞恥也可以不顧,服從父母的道理也可以不講了嗎?

伊摩琴 :一切希望都消沉了,還有什麼羞恥?

辛白林 :放着我的王后的獨生子不要!

伊摩琴 :啊,我幸而沒有成為他的妻子!我選中了一隻神鷹,避開了一隻鷂子。

辛白林 :你選中了一個叫化子;你要讓卑賤之人占據我的王座。

伊摩琴 :不,我要使它格外增加光彩。

辛白林 :啊,你這可惡的東西!

伊摩琴 :父親,都是您的錯處,我才會愛上了波塞摩斯,您把他撫養長大,叫他做我的游侶;他是一個配得上無論哪個女子的男人,我把整個身心給了他,還抵不上他付給我的他自身的價值。

辛白林 :嘿!你瘋了嗎?

伊摩琴 :差不多瘋了,父親;願上天恢復我的理智!我願做一個牧牛人的女兒,我願里奧那托斯是我們鄰家牧羊人的兒子!

辛白林 :你這傻瓜!

➤王后重上。

辛白林 :他們又在一起了;你沒有照我的命令辦。把她帶去關起來。

王后 :請您不要氣得這個樣子。別吵了,我的好小姐,別吵了!親愛的王上,讓我們在這兒談談,您去找些什麼消遣,消消您的怒氣好不好?

辛白林 :哼,讓她每天失去一滴血;讓她未老先衰,為了這一件蠢事而死去吧!(辛白林及群臣下。)

王后 :噯喲!你也該讓他些才是。

➤畢薩尼奧上。

王后 :你的僕人來了。喂,朋友!什麼消息?

畢薩尼奧 :您的公子爺剛才向我家主人挑戰。

王后 :嘿!我想沒有鬧出什麼亂子來吧?

畢薩尼奧 :倘不是我家主人抑住怒氣,只跟他敷衍兩手,一場惡戰是免不了的;後來他們總算被兩旁的人士勸解開了。

王后 :謝天謝地。

伊摩琴 :你的兒子是我的父親所中意的人,他這樣做也是意料之中的。向一個被放逐的人挑戰!啊,好一位英雄!我希望他們兩人都在非洲,我自己拿着一根針站在旁邊,誰要是打敗了,我就用針去刺他。為什麼你不跟你的主人在一起?到這兒來有什麼事?

畢薩尼奧 :這是他的命令。他不許我把他送到港口;留下這一張字條,叫我留在這兒侍候您,無論什麼時候,您假如有事使喚我,都請吩咐我就是了。

王后 :這人一向是你們的忠僕;我敢用我的名譽打賭,他一定會繼續忠實於你們的。

畢薩尼奧 :多謝娘娘褒獎。

王后 :來,我們散一會兒步吧。

伊摩琴 :(向畢薩尼奧)大約半點鐘以後,請你再來見我。你至少應該去送我的丈夫上船。現在你去吧。(各下。)[2]

作者簡介

威廉·莎士比亞(英語:William Shakespeare,1564年4月23日—1616年4月23日),英國文藝復興時期劇作家、詩人。1564年4月23日,出生於英國沃里克郡斯特拉福鎮。1571年—1579年,進入斯特拉福文法學校讀書。1587年,開始演員生涯,並開始嘗試寫劇本。1591年,創作的戲劇《亨利六世中篇》《亨利六世下篇》首演。1592年,創作的戲劇《查理三世》首演。1595年,創作的戲劇《羅密歐與朱麗葉》《仲夏夜之夢》首演。1596年,創作的戲劇《威尼斯商人》首演。 1601年,創作的戲劇《哈姆雷特》首演,引起文壇關注。1603年,創作的戲劇《奧賽羅》首演。1605年,創作的戲劇《李爾王》首演。1606年,創作的戲劇《麥克白》首演。1614年,離開倫敦,返回故鄉。1616年4月23日,在故鄉去世。[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