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軌道交通裝備與技術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軌道交通裝備與技術(期刊)原圖鏈接來自 中國知網 的圖片

軌道交通裝備與技術》創刊於1993年,是由中國中車集團有限公司主管,中車戚墅堰機車車輛工藝研究所有限公司主辦的工程科技類期刊[1]

據2020年第1期期刊內頁顯示,《軌道交通裝備與技術》第七屆編輯委員會有顧問4人,委員28人;編輯部有責任編輯2人,廣告策劃1人。

據2020年3月27日中國知網顯示,《軌道交通裝備與技術》共出版文獻量4356篇、總被下載次數180179次、總被引次數2154次,(2019版)複合影響因子為0.066、(2019版)綜合影響因子為0.058。

據2020年3月27日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台顯示,《軌道交通裝備與技術》共載文2494篇、被引量1855次、下載量35606次,基金論文量為28篇,2017年影響因子為0.16。

辦刊歷史

1993年,《鐵道機車車輛工人》創刊,並以月刊發行

2012年,該刊刊期改為雙月刊。

2013年,該刊更名為《軌道交通裝備與技術》。

2014年12月,《軌道交通裝備與技術》入選中國原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第一批認定學術期刊

2019年,該刊刊物增加12頁,由原先的52頁增至64頁。

主要欄目

該刊設有技術裝備、地鐵輕軌、現場經驗、計算機應用、技術講座、國外科技等欄目。

刊登內容

該刊以鐵路機車車輛工業和軌道交通為主要報道內容,介紹中國國內外新技術、新工藝和新材料[2],報道各製造工廠、路局、段、所的各種實踐經驗,為工藝技術人員提供借鑑。

讀者對象

該刊讀者對象為全路設計人員和檢修人員。

人員編制

據2020年第1期期刊內頁顯示,《軌道交通裝備與技術》第七屆編輯委員會有顧問4人,委員28人;編輯部有責任編輯2人,廣告策劃1人。

據2020年3月27日中國知網顯示,《軌道交通裝備與技術》共出版文獻量4356篇。

據2020年3月27日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台顯示,《軌道交通裝備與技術》共載文2494篇,基金論文量為28篇。

收錄情況

該刊是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數據庫統計源期刊,《中國核心期刊(遴選)數據庫》收錄期刊,《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收錄期刊,萬方數據——數字化期刊群入網期刊、超星期刊域出版系統全文收錄期刊以及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全文版)入編期刊。

影響因子

據2020年3月27日中國知網顯示,《軌道交通裝備與技術》總被下載次數180179次、總被引次數2154次,(2019版)複合影響因子為0.066、(2019版)綜合影響因子為0.058。

據2020年3月27日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台顯示,《軌道交通裝備與技術》被引量1855次、下載量35606次;據2017年中國期刊引證報告(擴刊版)數據顯示,《軌道交通裝備與技術》影響因子為0.16,在全部統計源期刊(6670種)中排第6071名。

榮譽表彰

1994年,該刊獲得江蘇省首屆「洋河杯」優秀期刊獎。

文化傳統

投稿指南

1.論文一經該刊發表,該論文的數字化複製權、發行權、匯編權及信息網絡傳播權即視同轉讓予該刊,各項權利的報酬已包含在該刊向作者支付的稿酬中,如有異議請在投稿時註明。

2.作者參考相關欄目投稿。

視頻

軌道交通裝備與技術 相關視頻

未來軌道交通技術發展(移動裝備技術)
一帶一路 共建繁榮 中國高端軌道交通裝備走出去 聯通世界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