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趙惠文王三十年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趙惠文王三十年是一篇散文,出自西漢文學家劉向編的《戰國策》。這是兩位國家政要在探討用兵策略。戰爭中用兵多好還是用兵少好,是他們爭論的焦點。久經沙場、大破秦軍的大將趙奢辭鋒犀利、所向披靡,用形象的比喻和氣勢逼人的排比說服了田單。

【原文】

趙惠文王三十年,相都平君田單問趙奢曰:「吾非不說將軍之兵法也,所以不服者,獨將軍之用眾。用眾者,使民不得耕作,糧食挽賃不可給也。此坐而自破之道也,非單之所為也。單聞之,帝王之兵,所用者不過三萬,而天下服矣。今將軍必負十萬、二十萬之眾乃用之,此單之所不服也。」

馬服曰:「君非徒不達於兵也,又不明其時勢。夫吳干之劍,肉試則斷牛馬,金試則截盤繭;薄之柱上而擊之,則折為三,質之石上而擊之,則碎為百。今以三萬之眾而應強國之兵,是薄柱擊石之類也。且夫吳干之劍材,難夫毋脊之厚,而鋒不入;無脾之薄,而刃不斷。兼有是兩者,無鈎繯鐔蒙須之便,操其刃而刺,則未入而手斷。君無十餘、二十萬之眾,而為此鈎繯鐔蒙須之便,而徒以三萬行於天下,君焉能乎?且古者四海之內,分為萬國。城雖大,不過三百丈者。人雖眾,不過三千家者。而以集兵三萬,距此奚難哉!今取古之為萬國者,分以為戰國七,能具數十萬之兵,曠日持久,數歲,即君之齊已。齊以二十萬之眾攻荊,五年乃罷。趙以二十萬之眾攻中山,五年乃歸。今者齊韓相方,而國圍攻焉,豈有敢曰,我其以三萬救是者乎哉?今千丈之城,萬家之邑相望也,而索以三萬之眾,圍千丈之城,不存其一角,而野戰不足用也,君將以此何之?」都平君喟然太息曰:「單不至也!」

【譯文】

趙惠文王三十年,相國安平君田單與趙奢交談,他說:「我不是不喜歡將軍您的用兵策略,讓我不怎麼敬佩的只是您使用的兵員太多。使用的兵員多,百姓就不能很好地耕種,糧食也要從別國賣入,遠距離輸送,不能保證軍隊供應,這是不攻自破、坐以待斃的辦法,我不會這樣做。我聽說過,帝王用兵不超過三萬人,天下就能歸服。現在將軍您每次一定要憑藉十萬乃至二十萬的大量兵員才能作戰,這是我所不佩服的。」 馬服君趙奢說:「看來您不僅不通曉用兵之道,而且也不明了如今的軍事形勢。那吳國的幹將之劍,加之於肉體可以砍斷牛、馬,加之於金屬可以割斷盤、匝。如果把它靠在柱子上砸,就會折為三段;把它墊在石頭上砸,就會碎為百片。現在用三萬兵力去對付強大國家的軍隊,這就像是把寶劍靠在柱子上、墊在石頭上砸它一樣。況且那吳國的幹將之劍雖然鋒利,更難得的是如果劍背不足夠厚,劍尖就無法刺人;劍面不足夠輕薄,劍刃就無法斷物。如果同時具備了這樣的劍背和劍面,但是沒有劍環、劍刃、劍珥、佩帶等輔助之物,那就只好手持劍刃去刺物了,這樣的話,劍還沒有入物,自己的手指就先被割斷了。

您如果不擁有十幾、二十萬的兵力作為像劍環、劍珥這樣的配合部分,只想憑藉三萬名精英橫行於天下,怎麼能做到呢?何況,古時候天下分成很多個諸侯國。即使是大城邑,城牆也沒有超過三百丈的;人口即使多,也沒有超過三千家的。如果用訓練有素的三萬軍隊去攻打這樣的城邑,還有什麼困難呢?如今,古代眾多的諸侯國已經歸併成為戰國七雄,它們可以召集十萬兵力,打曠日持久的消耗戰,如果這樣持續幾個年頭,就會出現你們齊國(被燕攻破)那樣的狀況。齊國動用二十萬兵力攻楚,五年才結束戰爭;趙國出動二十萬兵力滅中山,整整打了五年才告成功。假如說,現在齊、韓兩國勢均力敵,又相互圍攻,有誰敢對我誇下海口,說他能用三萬兵力去援救這兩國呢?現在方圓千丈的大城、戶口上萬的大邑相互對峙,如果想用三萬的兵力去包圍千丈的大城,恐怕連城的一角都圍不住,至於進行野戰就更加不夠了,你能拿這點兵力去幹什麼呢?」安平君田單長嘆了一口氣,說:「我確實比不上您的高明呀!」

【評析】

用干將之劍作比喻,形象生動而且易於讓人理解。先比喻,調動人的感性思維,讓人獲得一個生動的、籠統的認識,然後就事論事,分析為什麼打仗要眾多兵員的具體原因,調動人的理性思維,讓人從道理上獲得一個心服口服的認識。如果光有類比比喻,沒有理性說服,那麼失之淺薄,而如果光有理性說服,沒有類比比喻,那麼就失之枯燥、呆板。趙奢雖為一武將,但是辯才上也出類拔萃,他最為出色之處,就在於將比喻類比與理性說服結合了起來。[1]

作品出處

本文出自《戰國策》。

《戰國策》(Intrigues of the Warring States),是一部國別體史書。是戰國時期遊說之士的著作。主要記載戰國時期謀臣策士縱橫捭闔(bǎi hé)的鬥爭。全書按東周、西周、秦國、齊國、楚國、趙國、魏國、韓國、燕國、宋國、衛國、中山國依次分國編寫,分為12策,33卷,共497篇,約12萬字。所記載的歷史,上起公元前490年智伯滅范氏,下至公元前221年高漸離以築擊秦始皇。是先秦歷史散文成就最高,影響最大的著作之一。

《戰國策》是我國古代記載戰國時期政治鬥爭的一部最完整的著作。它實際上是當時縱橫家〔即策士〕遊說之辭的匯編,而當時七國的風雲變幻,合縱連橫,戰爭綿延,政權更迭,都與謀士獻策、智士論辯有關,展示了戰國時代的歷史特點和社會風貌,是研究戰國歷史的重要典籍,因而具有重要的史料價值。該書文辭優美,語言生動,富於雄辯與運籌的機智,描寫人物繪聲繪色,常用寓言闡述道理,著名的寓言有「畫蛇添足」「亡羊補牢」「狡兔三窟」「狐假虎威」「南轅北轍」等。這部書有文辭之勝,在我國古典文學史上亦占有重要地位。

《戰國策》是我國一部優秀散文集,它文筆恣肆,語言流暢,論事透闢,寫人傳神,還善於運用寓言故事和新奇的比喻來說明抽象的道理,具有濃厚的藝術魅力和文學趣味。《戰國策》對我國兩漢以來史傳文政論文的發展都產生過積極影響。[2]

編者簡介

劉向(約前77—前6)又名劉更生,字子政。西漢經學家、目錄學家、文學家。沛縣(今屬江蘇)人。楚元王劉交四世孫。漢宣帝時,為諫大夫。漢元帝時,任宗正。以反對宦官弘恭、石顯下獄,旋得釋。後又以反對恭、顯下獄,免為庶人。漢成帝即位後,得進用,任光祿大夫,改名為「向」,官至中壘校慰。曾奉命領校秘書,所撰《別錄》,為中國最早的圖書公類目錄。治《春秋彀梁傳》。著《九嘆》等辭賦三十三篇,大多亡佚。今存《新序》、《說苑》、《列女傳》等書,《五經通義》有清人馬國翰輯本。原有集,已佚,明人輯為《劉中壘集》。生平事跡見《漢書》卷三十六。[3]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