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走出中莊(牛撇捺)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走出中莊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網

《走出中莊》中國當代作家牛撇捺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走出中莊

中莊雖然落後,但從漆教授的書中看,在中國西部,還算是比較「先進」的。這主要的,得益於它的地理位置、經濟與文化資源的配置。皋蘭縣治在蘭州市城內,或者說蘭州治於皋蘭。有科舉制的年代,皋蘭科舉成績總排全省第一。中莊雖離蘭州五十公里,但古時就有驛道,後來通了公路與鐵路,總體上離省上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較近,文明開化得較早,行進步伐較快,成績也比較可觀。

中莊是個小村子,直到上世紀六七十年代,也就四十多戶人家。可是,村子裡出去工作的人為數相當可觀。

村上的陳姓地主家估計也是四九年之前不久才發達的,往前最多推二三十年。因為陳子賢一輩,有多少文化不知道,但沒有出去當差、做官的。但陳子賢的下一輩,有好多人出去工作。陳的長子在蘭州鐵路部門,但在四九年前後病逝;其二子中學畢業,建政後在永登縣農機廠當技術員;其次女在蘭州鐵路局當列車員,女婿是甘肅醫學院附屬醫院的中醫大夫。陳的大女兒是農民,小兒子因為社會變動,沒念多少書,也當了農民。陳子賢的弟弟成份是富農,其大兒子也在外面就業。陳子賢的堂兄是富農,其長子上了大學,在甘肅博物館從事田野考古。陳家在外謀生的人,大部分是在他們的長輩已被打成地主富農、成為專政對象之後出去的。其原因,是國家需要人材,也是因為階級鬥爭還未白熱化。這不知該看成地主富農家的萬幸,還是國家的萬幸

我們朱家人出去工作最早的是二爺。他師範畢業,在家譜上是到他為止學歷最高之人。他做過小學教書、前後兩個小學的校長,最終坐到了皋蘭縣教育局長的位子上。二爺名朱滋秀,可以稱得上教育家,也是個不錯的書法家。本世紀出版的《皋蘭縣人物誌》中,還留有他的隸書墨跡。他是當時我們朱家十多代前從陝西乾州遷到甘肅皋蘭後出的最大的官。雖然在「九品」之外,但畢竟也是個小官。可惜他這個官當得有些晚。據家譜記載,此前我曾祖父帶兒子們在景泰縣開荒,有了不少田地。但被當地一惡霸覬覦,強行勒索誣賴,霸占土地。打官司時,那惡霸出錢行賄,找官府作弊,使曾祖父蒙受了巨大損失。如果當時二爺做了官,「朝里有人」,估計曾祖父就不會被訛走那麼多土地。朱家第二個出去工作的,是五爺朱滋融(後改名朱煥文)。他從軍隊測量培訓班結業後,先後在甘肅許多地方的公路局工作,擔任工程師

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之前,朱家人出去工作的,還有二爺的次子朱毓仁。建政前他在蘭州的毛廠做管理者,後來自己辭職到農村「創業」,買馬車買果園想自己當老闆鬧騰一番。四九年後,這一切化為泡影

二爺的三兒子朱毓勇,原是他二哥的同事,後在銀行就業。五十年代末因車禍去世。二爺的女兒朱毓英,師範大學畢業後做過不少職業,後來因患比較嚴重的慢性腎炎,在相對清閒的街道辦工作。其丈夫是蘭大經濟學教授、東北人王敬村。

五爺的家在蘭州,他的二子三女都有文化,都安排了正式職業。長子朱毓新,昆明工學院畢業後在金川鎳礦工作了一生,任高級工程師。次子朱毓民在銀行任職,「官」至辦事處主任。長女在金川搞化驗,次女與小女均在蘭州當工人。一個在紡織廠,一個在水暖維修隊。

三爺朱滋明的小兒子朱毓君中學畢業後在景泰縣當小學教師。我祖父一兒一女,女兒沒有上過學,當農民。我父親以小學學歷與相當於初中的學力先做民辦教師,後到地質部門,當了一輩子會計,中級職稱。

[1]

作者簡介

牛撇捺,中學教師,陝西省渭南市作家協會會員。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