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貴陽藥用植物園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貴陽藥用植物園於1984年7月經貴陽市人民政府批准成立,是隸屬於貴陽市科技局的科研事業單位(為轉制科研單位)。建設性質定位為以天然藥用資源的研究與開發為主,兼顧遊覽觀光的市級藥用植物園,具有科研、科普、生產、遊覽四大功能[1]

科研

科研基礎條件

植物園長期從事中藥材優質種苗組培快繁研究和中藥材規範化種植技術研究,園內設有中藥資源研究室、中藥繁種研究室、成果產業化開發室等科研實驗室以及配套的4000平方米育種煉苗大棚和2000平方米鐵皮石斛組培苗生產車間(生產能力為年產40萬瓶,約500萬苗),具有相應的科研人才隊伍及科研基礎條件。已與中藥固體製劑製造技術國家工程研究中心、重慶藥物種植研究所、貴州省天然產物重點實驗室、貴州大學、貴陽中醫學院、貴州威門藥業股份有限公司、貴陽現代藥業研究院等單位建立了長期合作關係。

物種保存方面

植物園以貴州道地和珍稀瀕危藥用植物的引種保護及栽培、馴化等應用基礎研究為重點[2],先後引種保護了珙桐、石斛、頭花蓼天麻、淫羊藿、杜仲、黃柏、黃連、八角蓮、寬葉水韭、蘇鐵蕨、喜樹、竹葉蘭、蝦脊蘭、蘆薈、紅豆杉、岩桂等藥用植物2000餘種,其中珍稀瀕危植物40多種。


馴化栽培研究

植物園對金釵石斛、大馬士革玫瑰、何首烏、半夏、蘆薈、岩桂、淫羊藿、頭花蓼等100餘種有開發前景的藥用植物進行了馴化栽培研究,其中與貴州威門藥業合作進行的頭花蓼的野變家與規範化種植研究,於2007年通過國家藥監局的GAP 認證,成為我省第一個通過GAP認證的苗藥品種。

新藥研究開發

植物園研發的「潤燥止癢膠囊」、玫瑰、蘆薈系列產品等科研成果轉化給企業後,均實現規模化生產,創造了良好的經濟效益。

種苗繁育研究及產業化

圍繞我省中藥材種植業的發展需求,在市科技局的大力支持下,深入開展了中藥材優質種苗的組培快繁等研究,太子參脫毒優質種苗的繁育研究中試項目即將完成,與威門藥業合作的石斛種苗組培快繁已實現規模化生產,山豆根、珠子參、白芨等名貴珍稀中藥材的優質種苗快繁研究也正在進行中。我園從中藥資源保護、種子種苗繁育、種植技術研究到中藥新藥開發、藥物檢驗檢測、藥企技術服務等方面已初具系列化的科技優勢。

2005年以來,我園共完成重點科研項目30多項,其中:獲省級科技進步獎1項,市級科技進步將5項,在國家級核心期刊和省內、外重點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60餘篇,出版獨著或合著專業著作4本。

視頻

貴陽藥用植物園 相關視頻

貴陽藥用植物園 黔山放牧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