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醫學院基礎醫學院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貴州醫學院基礎醫學院現有教師16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3人,講師4人,助教[1]2人和教輔人員3人。 微生物學教研室1938年貴陽醫學院建校時建立了細菌學組,1954年轉製成為微生物學教研室。 微生物學教研室於1984年獲得微生物學及免疫學兩個碩士學位授予權,是貴陽醫學院最早獲得碩士學位授予權的教研室之一。
下屬機構
數學教研室建立於1979年,當時只有兩位教師,承擔藥學系「高等數學」的教學任務。發展至今,目前,我室有教師5名、其中,副教授3人,講師2人。學歷結構為:碩士2人,本科3人,所學專業均為數學。承擔了全院各系的「高等數學」、醫學系「醫學統計學」、藥學系「藥學數理統計」、檢驗系「實驗室統計」、生物工程系「線性代數」與「概率與數理統計」等課程。室教師在教學之餘,努力學習、刻苦鑽研,在國內外雜誌上發表了科研、教學論文數十篇。曾經編寫教學講義兩本、教材一本。1982年,我教研室被貴陽醫學院授予「五講四美」為人師表先進集體稱號,1998年我室被評為基礎部「優秀教研室」。同時,我教研室教師曾被評為「學院優秀教師」和貴州省「師德標兵」。
化學教研室是在1938年成立貴陽醫學院的同時建立起來的,屬於基礎醫學院,教研室現有一位主任、一位副主任,教師13人,高級職稱5人,中級職稱[2]6人,初級職稱2人。教研室人員在承擔的課程有:《基礎化學》、《有機化學》、《無機化學》、《分析化學》、《儀器分析》和《醫用化學》等,曾承擔的科研項目有:貴州省科委科技基金、貴州省衛生廳2000年度優秀醫學青年科技人才專項科研基金、貴陽市科技局科技基金及貴陽醫學院青年科研基金等的課題。教研室教師共論文約為60篇,其中核心期刊30篇,其中有8篇論文被SCI收錄,4篇被EI收錄。
計算機教研室成立於1985年,其前身為微機教研室,隸屬於科技處(原科研處),為科技處下的一個室,其職責是承擔一些教學科研工作,為全院教學和科研服務。1990年更名為計算機教研室,併入基礎醫學院(原基礎醫學部),為該部領導的一個教研室。
教師隊伍
1985年教研室成立之初,只有3名教師。教研室現有教師10名,其中副教授2人、講師7人、助教1人,所學專業均為計算機及相關專業。
教研室成立之初,每年學生不足100人,每學期72學時的教學計劃。隨着教育事業的發展與招生人數逐年增加,教研室承擔了繁重的教學任務,目前承擔全院本科、專科、預科、成教的計算機課的理論教學及實驗教學,開設《大學計算機基礎》、《數據庫應用基礎》、《計算機基礎》、《C語言程序設計》、《微機原理與接口技術》等課程,還承擔碩士研究生《計算機醫學應用》課程的教學任務。
在繁忙的教學之餘,全體教師積極申報科研項目,從科技、教育行政管理部門爭取項目和經費,先後主持和參加科研項目19項。其中獲省科技進步二等獎3項,省科技進步3等獎1項,省科技進步4等獎3項。獲國家科技成果完成單位1次。獲院級教學成果獎一等獎一項、二等獎一項。發表論文65篇。編寫教材4部,自編自用實驗指導書6本。
生物學教研室始建立於1938年貴陽醫學院建院之初,歷史悠久,治學嚴謹,教書育人,具有優良的學風和教學、科研傳統,形成了具有自身特點和優勢的教學、科研體系。在學科發展的不同時期,我室湧現出李貴真、孟慶華、梁志民、陳漢彬等優秀等許多優秀的專家和知名學者。1981年經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准獲細胞生物學專業碩士學位授予權,是貴陽醫學院第一批碩士學位授權點之一,先後招收碩士生研究生20餘屆共50名、博士生2名,畢業生分布於全國各地。
視頻
貴州醫學院基礎醫學院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助教丨教別人是最好的學習方式 ,搜狐,2018-08-07
- ↑ 中高級職稱晉升的三種途徑,沒有中級也可以直接晉升高級職稱 ,搜狐,2020-02-25